69中文网 zhuishulou.com,重生之红星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四八章 徂徕之春(二)
罗荣桓率山东局和军区机关挺进沂蒙山腹地后,刘一民和蔡中率领警卫一营转移到了徂徕村。
徂徕村虽然地处深山,却大大有名。
村东南两公里地,是宋代大学者石介、孙复创办的书馆作书房,金代文坛领袖党怀英在此著有《竹溪集》。不过党怀英此人虽然文学、书法成就极高,官声也好,做到了金朝翰林学士承旨,但因为他与辛弃疾是同窗,辛弃疾发动起义抵抗侵略者,起义后归宋,而他却屈身事仇,两个人选择的道路不通,作品中的境界自然也不同。辛弃疾成了南宋代表词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而艺术修养与辛弃疾不相上下、书法作品更胜一筹、官做的更大的党怀英,则很少有人知道。
此时,作书房建筑多已坍塌,仅留玉帝阁和和茅草顶的偏房。
作书房南的玲珑山上,有走神洞,也叫野人洞。此洞洞口在悬崖峭壁上,很隐蔽。洞内有上下两条道。上层道穿山而过,下层道深部见底,还没有人走到尽头过。传说这里是太上老君修道的地方,也是唐代王希夷隐居的地方。太上老君的事迹属神话,不可考,但王希夷90岁受唐玄宗接见、封为博士的事情,则史有明载。
历史上,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就曾经在走神洞驻扎,村里的妇委会主任于秀泉挪动着一双小脚为八路军站岗放哨、传递情报、筹措军粮,补洗军衣,给伤员喂汤喂药,成了沂蒙人民支援子弟兵和抗日政权的一个缩影。
这徂徕村虽然有名,可名气不能当饭吃。小村子三面环山一面临河,风景很美。但这个时候的中国人,吃糠咽菜还填不饱肚子,哪里会有人去欣赏风景。有那功夫还想去挑担柴到山下大户人家或大汶口去换点口粮,因为山村不缺风景,缺地缺粮食,村民们一年四季倒有三季是靠山里的野菜、野果度日的。
在徂徕村,刘一民静下心来,写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问题》。文章分几部分,第一部分依据缴获的资料和他后世查阅过的资料,对山东全省的银行业、工业、手工业、矿山资源、农业、水利、交通等进行了概略分析。第二部分专门论述了建立根据地财税体系、抓经济建设对坚持持久抗战的意义。第三部分是如何隐蔽开发矿产资源,重点是煤炭、钢铁、黄金的开采。第四部分是如何建立财税体系,提出创办渤海银行,成立各级税务机构。第四部分专门论述发展农业生产问题,把兴修水利、良种培育、推行一年两熟、育肥施肥、改进农作工具、植树造林、扩大蔬菜生产等都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五部分专题论述如何开通商路。
这篇文章,刘一民很用心,一直写了三天才算脱稿。蔡中看后,拉着刘一民的手直摸,说是也不见手上有老茧,怎么还懂农业和林业生产呢?
写完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问题》,刘一民一鼓作气,又写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建设概要》、《如何开展扫盲教育》、《根据地各类学校建设办法》、《山东抗日根据地县区武装建设指导意见》、《民兵是胜利之本》五篇文章,让蔡中派专人将文稿送交罗荣桓和黎玉,请他们认真研究修改,逐项组织实施。
这六篇文章成了根据地建设的指导性文章,也是山东各根据地培训干部的主要教材,后来中央专门转发各地参考学习。当然,这是后话。
这天晚上,李小帅和黄文虎有点扭扭捏捏地向刘一民报告,说是警卫一连今天晚上要组织徂徕村的乡亲们选举村长、民兵队长、妇委会主任,请他去指导。
警卫团这段时间部队调动比较频繁,先是张海涛组建东进支队时抽走了二营和补充营,从编练司令部补充了部分战士才保证了警卫团三个营的建制。接着王南湖组建鲁东南支队又抽走了警卫三营,干部抽走的更多。现在警卫团只有两个营,李小帅和黄文虎已经提拔为警卫一连的连长和指导员了。
刘一民看了看两个人,知道他们虽然都是老红军战士,但在自己身边工作,提拔慢了点,也有心看看两个人的进步情况,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月色融融,春风习习。
在八路军干部战士的组织下,徂徕村的村民们第一次集合起来开会,许多老乡都感到很新鲜。孩子们更是撒了欢儿,疯玩捉迷藏,比过年还开心。
李小帅和黄文虎两个跟着刘一民学的多了,会议竟然组织的有板有眼。
黄文虎这家伙性格诙谐,上来就说:“老乡们,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就是原先闹红的红军,是我们穷人的队伍。我们到徂徕山区是为了打鬼子,前一段时间在大汶口把小鬼子揍得寻不着爹妈的英雄好汉就是我们。我们要把乡亲们组织起来,带领大家一起打鬼子,把小鬼子赶回东洋到他妈妈怀里吃奶去。”
这话一说,男人们都是哈哈大笑,妇女们却低着头小声嘀咕不知羞臊。
黄文虎只听见了男人们的笑声,没有听见妇女们的嘀咕,继续说道:“要想把鬼子赶出中国去,光靠我们的队伍还不行,必须得大家伙团结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起和鬼子斗才行。”
其实,黄文虎根本就不用讲这些大道理,徂徕山起义后,四支队就驻在这徂徕山区,村子里还有后生参军,老乡们早就知道抗日救国的道理了。加上这几天刘一民埋头写文章,蔡中抓住机会组织战士们在周围的几个村子挨家挨户发动群众,道理讲了一箩筐。
果然,一个小伙站起来喊道:“黄指导,你别讲大道理了,这些我们都懂。赶紧选村长吧,选出村长好领着我们打鬼子!”
坐着的老乡们马上就是一阵乱哄哄的议论。
黄文虎一看,觉得自己罗嗦了,直接就喊战士们在桌子上摆了三个碗,每个碗下面压着一张纸... -->>
第三四八章 徂徕之春(二)
罗荣桓率山东局和军区机关挺进沂蒙山腹地后,刘一民和蔡中率领警卫一营转移到了徂徕村。
徂徕村虽然地处深山,却大大有名。
村东南两公里地,是宋代大学者石介、孙复创办的书馆作书房,金代文坛领袖党怀英在此著有《竹溪集》。不过党怀英此人虽然文学、书法成就极高,官声也好,做到了金朝翰林学士承旨,但因为他与辛弃疾是同窗,辛弃疾发动起义抵抗侵略者,起义后归宋,而他却屈身事仇,两个人选择的道路不通,作品中的境界自然也不同。辛弃疾成了南宋代表词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而艺术修养与辛弃疾不相上下、书法作品更胜一筹、官做的更大的党怀英,则很少有人知道。
此时,作书房建筑多已坍塌,仅留玉帝阁和和茅草顶的偏房。
作书房南的玲珑山上,有走神洞,也叫野人洞。此洞洞口在悬崖峭壁上,很隐蔽。洞内有上下两条道。上层道穿山而过,下层道深部见底,还没有人走到尽头过。传说这里是太上老君修道的地方,也是唐代王希夷隐居的地方。太上老君的事迹属神话,不可考,但王希夷90岁受唐玄宗接见、封为博士的事情,则史有明载。
历史上,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就曾经在走神洞驻扎,村里的妇委会主任于秀泉挪动着一双小脚为八路军站岗放哨、传递情报、筹措军粮,补洗军衣,给伤员喂汤喂药,成了沂蒙人民支援子弟兵和抗日政权的一个缩影。
这徂徕村虽然有名,可名气不能当饭吃。小村子三面环山一面临河,风景很美。但这个时候的中国人,吃糠咽菜还填不饱肚子,哪里会有人去欣赏风景。有那功夫还想去挑担柴到山下大户人家或大汶口去换点口粮,因为山村不缺风景,缺地缺粮食,村民们一年四季倒有三季是靠山里的野菜、野果度日的。
在徂徕村,刘一民静下心来,写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问题》。文章分几部分,第一部分依据缴获的资料和他后世查阅过的资料,对山东全省的银行业、工业、手工业、矿山资源、农业、水利、交通等进行了概略分析。第二部分专门论述了建立根据地财税体系、抓经济建设对坚持持久抗战的意义。第三部分是如何隐蔽开发矿产资源,重点是煤炭、钢铁、黄金的开采。第四部分是如何建立财税体系,提出创办渤海银行,成立各级税务机构。第四部分专门论述发展农业生产问题,把兴修水利、良种培育、推行一年两熟、育肥施肥、改进农作工具、植树造林、扩大蔬菜生产等都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五部分专题论述如何开通商路。
这篇文章,刘一民很用心,一直写了三天才算脱稿。蔡中看后,拉着刘一民的手直摸,说是也不见手上有老茧,怎么还懂农业和林业生产呢?
写完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问题》,刘一民一鼓作气,又写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建设概要》、《如何开展扫盲教育》、《根据地各类学校建设办法》、《山东抗日根据地县区武装建设指导意见》、《民兵是胜利之本》五篇文章,让蔡中派专人将文稿送交罗荣桓和黎玉,请他们认真研究修改,逐项组织实施。
这六篇文章成了根据地建设的指导性文章,也是山东各根据地培训干部的主要教材,后来中央专门转发各地参考学习。当然,这是后话。
这天晚上,李小帅和黄文虎有点扭扭捏捏地向刘一民报告,说是警卫一连今天晚上要组织徂徕村的乡亲们选举村长、民兵队长、妇委会主任,请他去指导。
警卫团这段时间部队调动比较频繁,先是张海涛组建东进支队时抽走了二营和补充营,从编练司令部补充了部分战士才保证了警卫团三个营的建制。接着王南湖组建鲁东南支队又抽走了警卫三营,干部抽走的更多。现在警卫团只有两个营,李小帅和黄文虎已经提拔为警卫一连的连长和指导员了。
刘一民看了看两个人,知道他们虽然都是老红军战士,但在自己身边工作,提拔慢了点,也有心看看两个人的进步情况,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月色融融,春风习习。
在八路军干部战士的组织下,徂徕村的村民们第一次集合起来开会,许多老乡都感到很新鲜。孩子们更是撒了欢儿,疯玩捉迷藏,比过年还开心。
李小帅和黄文虎两个跟着刘一民学的多了,会议竟然组织的有板有眼。
黄文虎这家伙性格诙谐,上来就说:“老乡们,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就是原先闹红的红军,是我们穷人的队伍。我们到徂徕山区是为了打鬼子,前一段时间在大汶口把小鬼子揍得寻不着爹妈的英雄好汉就是我们。我们要把乡亲们组织起来,带领大家一起打鬼子,把小鬼子赶回东洋到他妈妈怀里吃奶去。”
这话一说,男人们都是哈哈大笑,妇女们却低着头小声嘀咕不知羞臊。
黄文虎只听见了男人们的笑声,没有听见妇女们的嘀咕,继续说道:“要想把鬼子赶出中国去,光靠我们的队伍还不行,必须得大家伙团结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起和鬼子斗才行。”
其实,黄文虎根本就不用讲这些大道理,徂徕山起义后,四支队就驻在这徂徕山区,村子里还有后生参军,老乡们早就知道抗日救国的道理了。加上这几天刘一民埋头写文章,蔡中抓住机会组织战士们在周围的几个村子挨家挨户发动群众,道理讲了一箩筐。
果然,一个小伙站起来喊道:“黄指导,你别讲大道理了,这些我们都懂。赶紧选村长吧,选出村长好领着我们打鬼子!”
坐着的老乡们马上就是一阵乱哄哄的议论。
黄文虎一看,觉得自己罗嗦了,直接就喊战士们在桌子上摆了三个碗,每个碗下面压着一张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