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zhuishulou.com,元初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书生吴均享一想起岳飞的惊天冤屈,便愤怒难耐,喘了两口粗气,又接着言道:“老聃(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吾思之,此“道”本意指涵盖天地万物之至理。就治国之术而言,这“道”便是那安邦定国之道,生出的这“一”是指那持国之君;君下生“二”便是说这文武两极;两极共处便生出“三”,两极相衡则国稳,两极相济则国强,两极若是不合,则国崩也!是以,“三”生万物,而这生出的万物便是其中诸多的客因了。
唉,世人只知论眼前之事,却少有追根朔源深究其事者,而小生苦思再三,方知这万般的变化却皆是由此“文武”二字而来也。”
书生咬文嚼字地滔滔不绝,旁人皆若有所思,唯剩那可怜王挫却是满头雾水的好不烦恼,到了最后,这家伙实在是按耐不住了,便突然插口问道:“喂,我说小书生,这‘文武’二字在你嘴里怎么又变成两只鸡了啊?还说什么两鸡共处便生出了伞……?这怎么可能嘛!两鸡共处生出来的怎么也应该是小鸡啊!哦,不对,是蛋!没错,就是蛋才对!”
噗~~!
噗噗~~!
此言落地,卓飞、李结、张跑三人立马口喷鲜血,倒地暴毙…….。
当然了,血不是那么容易喷出来的,倒地暴毙也不至于,这只是一种夸张的形容方式罢了。不过,此刻这三人心中的确是不约而同地想要将王挫那个夯货给踹到喷血暴毙,而且死了还要踹,最好能先给踹活了,然后再踹死,如此往复多次,方可消心头之恨也……
卓飞暗自哀鸣了一声,又有气无力地撇了王挫一眼,心说你这夯货还真是有够丢人显眼的,哥的形象这次可算是全都被你给毁了啊!唉,我说你不懂就站在一旁装哑巴嘛,偏偏还有那么多的废话……这下可好,你小子狗嘴一张,这两极就变成了两鸡,而且还共处生出了蛋!我晕,你小子的想象力倒真是够丰富的啊!
书生吴均享听了王挫的话之后,先是一愣,接着又想笑,但却怕失了礼数,只好强忍着,直将一张本是苍白的小脸给憋成了紫茄子色儿……
十秒时间经过,小书生总算是将笑的欲望给硬憋了回去,便面色一正,又开始解释道:“这位兄台怕是误会了,此两极并非鸡也,唔,是极致的极,而非禽畜也……咳咳,其实小生的意思是说,这文武二字,便如天地两极,天塌则地无皮,地陷则天无骨,此二极相斥相生,实是缺一不可也。”
“哦……”王挫听得似懂非懂,但总算也搞明白了人家说的并不是公鸡母鸡了。不过这小子嘴上却犹自不服地胡咧咧道:“得了,甭管这是什么鸡,也甭管这鸡是缺皮还是缺骨头了,总之依我看来,这打仗就不该让你们这些穷酸文人来掺和,动刀动枪的活儿终究还是得咱武人来担着才可靠些!
嘿嘿,像你这种小胳膊小腿儿的家伙,就算真的上了战阵,那又济得何事哦……”
“非也,非也,这位兄台怕是又搞错了,须知此武非彼武,此文武之武实非武勇之武也…...!
武者,驭兵之人也!习兵书,善谋略,惯演战阵之术,顺势而为,知势而断,能辨真伪,可窥敌心,此方为武者之本矣!
吾自幼多病,乡间劳作尚且不得,实无气力再去修习那技击之术,咳咳……这身子也确是孱弱了些……
然,两军交战,千军万马,矢石漫天,徒仗一人勇力又能济得甚事,就算尔有西楚霸王之勇,那一千蚁兵也足以将尔困死于阵中了吧!”
书生吴均享说到此处,顿了顿,偷瞅了一眼满脸不服气的王挫,见对方似乎有要暴走的迹象,不免气势一弱,连忙放缓了语气,又说道:“唉,思我大宋一朝,地不可谓不阔也,民不可谓不多也,械不可谓不利也,兵不可谓不勇也;而那蒙元鞑虏,苦寒之地发迹,皮甲锈刀迎敌,辖下之民皆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无定所,无坚城,若单以国力论,其族与我朝实是天差地别……
试问,莫非徒逞骏马之力便能纵横天下乎?莫非骏马之力可毁磐石之城乎?莫非骏马之力可崩天下人心乎?
呜呼,如若不然,而我朝终不敌于鞑虏,此又当何解也?观今日国已近沦,吾辈又当以何救之哉!”
书生吴均享一篇大论不但给王挫解释了此武非彼武的道理,更是顺势抛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话头儿有了,若依着这时代文人之间的交流方式,那此刻就该大家围坐一堆,煮酒品茶,就着此问来个畅所欲言,来个高谈阔论了……
只可惜那王挫不是文人,所以完全不解文人的风情与爱好。他只知道小书生这番之乎者也的废话,若没人给解释的话,那他这辈子基本上是没啥希望能搞明白了。于是,王挫越听越是无趣,不由得昏昏欲睡也……
不过,好在还有人懂得凑趣,书生吴均享的“救国问”很是引起了勉强算是读书人的李结的兴趣,这小子忍不住地问道:“不瞒先生说,吾等虽有心拯救天下百姓,却还知应从何处入手,还望先生有以教我。”
书生吴均享本还以为自己这一番俏媚眼是白白地做给那个矮瞎子看了,不免有些心情郁郁。后又听见李结发问,登时暗喜,心说这群人里面总算还有个家伙是懂得凑趣的。
书生吴均享的心态很奇特,其实他本也不是好显摆之人,只不过他平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蜗居在这穷乡僻壤之中,去过最远之地也就是那梅州城了。因此接触的人的机会本就不多,而能接触到有共同语言的文人士子,那更是少的可怜了,因此一直也没有什么人欣赏过他的才学。
可这吴均享虽说年纪不大,但心气儿却颇高,一向自负己才,觉得自己文能定国,武可安邦,只可惜空有满腹的治世之策,却一直没有什么机会和旁人论道,亦无晋升之阶,而如今天下烽烟,国将不保,吴均享更是觉得人生没了希望,只道自己这一身的才学就要随他一道埋骨在这穷乡僻壤了……
可如今,却忽然有人想听他的高论了,而且还甚是虚心的在向他求教,虽说对方看上去并不像是什么斯文的读书人,也没有半点明主的风范儿,左看右看,都只是一个落魄的丘八罢了……
咳咳,不管怎样,能有机会可以一述胸中之所学所想,那也是好的嘛!毕竟这种机会也是不常有的,怎么样儿都得把握住了不是么?
“咳咳…”
书生吴均享抖擞了下精神,又清了清自己的嗓子,这才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般地朗声言道:“呜呼,世局糜烂至此,若思救,则富国其一,强兵其二。千言万语,皆不外乎此两点也!
富国者,主明臣直,平衡文武,积蓄民力,伺机缓起,徐徐图之……
强兵者,文主钱粮,武主战防。以民力养兵,求精兵以省民力。造利器坚甲以壮兵胆,明大道至理以铸军魂……
…….此二者同行,方能抚国创、强国力、驱鞑虏、拯万民。”
书生吴均享又一篇大论说完之后,拱了拱手对李结问道:“小生这番思虑,兄台不知以为然否?”
李结还在思索书生的论点,没来的及回答,可没想到王挫却开始不满了。因为书生的这番强国论,他在细听之下也总算是听懂了那么一点儿。而以王挫的性格来说,既然好不容易听懂了一点儿,那若是不插口说上两句... -->>
书生吴均享一想起岳飞的惊天冤屈,便愤怒难耐,喘了两口粗气,又接着言道:“老聃(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吾思之,此“道”本意指涵盖天地万物之至理。就治国之术而言,这“道”便是那安邦定国之道,生出的这“一”是指那持国之君;君下生“二”便是说这文武两极;两极共处便生出“三”,两极相衡则国稳,两极相济则国强,两极若是不合,则国崩也!是以,“三”生万物,而这生出的万物便是其中诸多的客因了。
唉,世人只知论眼前之事,却少有追根朔源深究其事者,而小生苦思再三,方知这万般的变化却皆是由此“文武”二字而来也。”
书生咬文嚼字地滔滔不绝,旁人皆若有所思,唯剩那可怜王挫却是满头雾水的好不烦恼,到了最后,这家伙实在是按耐不住了,便突然插口问道:“喂,我说小书生,这‘文武’二字在你嘴里怎么又变成两只鸡了啊?还说什么两鸡共处便生出了伞……?这怎么可能嘛!两鸡共处生出来的怎么也应该是小鸡啊!哦,不对,是蛋!没错,就是蛋才对!”
噗~~!
噗噗~~!
此言落地,卓飞、李结、张跑三人立马口喷鲜血,倒地暴毙…….。
当然了,血不是那么容易喷出来的,倒地暴毙也不至于,这只是一种夸张的形容方式罢了。不过,此刻这三人心中的确是不约而同地想要将王挫那个夯货给踹到喷血暴毙,而且死了还要踹,最好能先给踹活了,然后再踹死,如此往复多次,方可消心头之恨也……
卓飞暗自哀鸣了一声,又有气无力地撇了王挫一眼,心说你这夯货还真是有够丢人显眼的,哥的形象这次可算是全都被你给毁了啊!唉,我说你不懂就站在一旁装哑巴嘛,偏偏还有那么多的废话……这下可好,你小子狗嘴一张,这两极就变成了两鸡,而且还共处生出了蛋!我晕,你小子的想象力倒真是够丰富的啊!
书生吴均享听了王挫的话之后,先是一愣,接着又想笑,但却怕失了礼数,只好强忍着,直将一张本是苍白的小脸给憋成了紫茄子色儿……
十秒时间经过,小书生总算是将笑的欲望给硬憋了回去,便面色一正,又开始解释道:“这位兄台怕是误会了,此两极并非鸡也,唔,是极致的极,而非禽畜也……咳咳,其实小生的意思是说,这文武二字,便如天地两极,天塌则地无皮,地陷则天无骨,此二极相斥相生,实是缺一不可也。”
“哦……”王挫听得似懂非懂,但总算也搞明白了人家说的并不是公鸡母鸡了。不过这小子嘴上却犹自不服地胡咧咧道:“得了,甭管这是什么鸡,也甭管这鸡是缺皮还是缺骨头了,总之依我看来,这打仗就不该让你们这些穷酸文人来掺和,动刀动枪的活儿终究还是得咱武人来担着才可靠些!
嘿嘿,像你这种小胳膊小腿儿的家伙,就算真的上了战阵,那又济得何事哦……”
“非也,非也,这位兄台怕是又搞错了,须知此武非彼武,此文武之武实非武勇之武也…...!
武者,驭兵之人也!习兵书,善谋略,惯演战阵之术,顺势而为,知势而断,能辨真伪,可窥敌心,此方为武者之本矣!
吾自幼多病,乡间劳作尚且不得,实无气力再去修习那技击之术,咳咳……这身子也确是孱弱了些……
然,两军交战,千军万马,矢石漫天,徒仗一人勇力又能济得甚事,就算尔有西楚霸王之勇,那一千蚁兵也足以将尔困死于阵中了吧!”
书生吴均享说到此处,顿了顿,偷瞅了一眼满脸不服气的王挫,见对方似乎有要暴走的迹象,不免气势一弱,连忙放缓了语气,又说道:“唉,思我大宋一朝,地不可谓不阔也,民不可谓不多也,械不可谓不利也,兵不可谓不勇也;而那蒙元鞑虏,苦寒之地发迹,皮甲锈刀迎敌,辖下之民皆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无定所,无坚城,若单以国力论,其族与我朝实是天差地别……
试问,莫非徒逞骏马之力便能纵横天下乎?莫非骏马之力可毁磐石之城乎?莫非骏马之力可崩天下人心乎?
呜呼,如若不然,而我朝终不敌于鞑虏,此又当何解也?观今日国已近沦,吾辈又当以何救之哉!”
书生吴均享一篇大论不但给王挫解释了此武非彼武的道理,更是顺势抛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话头儿有了,若依着这时代文人之间的交流方式,那此刻就该大家围坐一堆,煮酒品茶,就着此问来个畅所欲言,来个高谈阔论了……
只可惜那王挫不是文人,所以完全不解文人的风情与爱好。他只知道小书生这番之乎者也的废话,若没人给解释的话,那他这辈子基本上是没啥希望能搞明白了。于是,王挫越听越是无趣,不由得昏昏欲睡也……
不过,好在还有人懂得凑趣,书生吴均享的“救国问”很是引起了勉强算是读书人的李结的兴趣,这小子忍不住地问道:“不瞒先生说,吾等虽有心拯救天下百姓,却还知应从何处入手,还望先生有以教我。”
书生吴均享本还以为自己这一番俏媚眼是白白地做给那个矮瞎子看了,不免有些心情郁郁。后又听见李结发问,登时暗喜,心说这群人里面总算还有个家伙是懂得凑趣的。
书生吴均享的心态很奇特,其实他本也不是好显摆之人,只不过他平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蜗居在这穷乡僻壤之中,去过最远之地也就是那梅州城了。因此接触的人的机会本就不多,而能接触到有共同语言的文人士子,那更是少的可怜了,因此一直也没有什么人欣赏过他的才学。
可这吴均享虽说年纪不大,但心气儿却颇高,一向自负己才,觉得自己文能定国,武可安邦,只可惜空有满腹的治世之策,却一直没有什么机会和旁人论道,亦无晋升之阶,而如今天下烽烟,国将不保,吴均享更是觉得人生没了希望,只道自己这一身的才学就要随他一道埋骨在这穷乡僻壤了……
可如今,却忽然有人想听他的高论了,而且还甚是虚心的在向他求教,虽说对方看上去并不像是什么斯文的读书人,也没有半点明主的风范儿,左看右看,都只是一个落魄的丘八罢了……
咳咳,不管怎样,能有机会可以一述胸中之所学所想,那也是好的嘛!毕竟这种机会也是不常有的,怎么样儿都得把握住了不是么?
“咳咳…”
书生吴均享抖擞了下精神,又清了清自己的嗓子,这才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般地朗声言道:“呜呼,世局糜烂至此,若思救,则富国其一,强兵其二。千言万语,皆不外乎此两点也!
富国者,主明臣直,平衡文武,积蓄民力,伺机缓起,徐徐图之……
强兵者,文主钱粮,武主战防。以民力养兵,求精兵以省民力。造利器坚甲以壮兵胆,明大道至理以铸军魂……
…….此二者同行,方能抚国创、强国力、驱鞑虏、拯万民。”
书生吴均享又一篇大论说完之后,拱了拱手对李结问道:“小生这番思虑,兄台不知以为然否?”
李结还在思索书生的论点,没来的及回答,可没想到王挫却开始不满了。因为书生的这番强国论,他在细听之下也总算是听懂了那么一点儿。而以王挫的性格来说,既然好不容易听懂了一点儿,那若是不插口说上两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