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zhuishulou.com,18岁后靠自己,你必须懂点经济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于是,我们得出这么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有些东西被毫无意义地毁灭,社会丧失了价值。”我们必然会同意这么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公理:破坏、损坏和浪费,并不能增加国民劳动力,或者简单地说,“破坏并不是利润”。
教授最后说道:按照你们的理论,还会有人认为如果烧毁巴黎,那将有那么多房子要重建,会带来多少生意啊。这都是荒谬的!
事实上,在生活中,这种千篇一律的“安慰”或多或少地发生着,并且有时还在指导着我们绝大多数的经济制度。
1998年,我国遭遇特大洪灾,一些经济学者就有一番鼓舞人心的论断,即特大洪灾虽给中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灾后庞大的重建工程会对中国整体经济有一个强有力的拉动作用,而且重建不会是在原来低水平上的再建,而是一个更高水平上的新建设,因此经济效率将比原来更高。他们更测算出灾后重建对经济总量的拉动可使经济增长提高0.3~0.5个百分点。
灾后重建工作,耗费的资源极大,必然会在短时间内形成一股很强的弥补性需求,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但这通常只对某些特定的行业有利,如建筑业、钢铁行业等,而对其他与重建相关程度少的行业则有严重的抑制作用。不难想象,高档家电行业在受灾地区将面临严重的销售困难。灾区百姓的日用品消费欲望肯定会严重萎缩。
重建家园需要庞大的资金,这些资金无非来自于企业投资、政府财政支持。来自企业的资金,将使企业原本扩大生产的计划暂停,技术改造的项目搁置,不利企业发展生产;来自政府财政的资金,加大了政府财政的负担。国家虽然可以发行国债来减少财政赤字,但是财政政策对百姓消费和企业投资的“挤出效应”会使扩张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打折扣。加上政府投资行为的低效性,甚至会使扩张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消失。
从长远来看,其负面影响真是其弊无穷。
可见,“破窗”并不能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原本就是一损皆损的,“坏事变好事”并不是像一些经济学者幻想的那么容易。
经济学家提醒你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的“破窗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资源等于富有吗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多人拥有财富但不懂得善加利用,最终反而因为财富受到了惩罚。例如,某些买彩票中大奖的得主,在拥有巨额财富之后,生活反而一塌糊涂,对于飞来横财大肆挥霍,等到分文不留才悔不当初;有些豪门子弟,奢华无度,凭借着祖辈们积累的财富花天酒地,最终成为“富不过三代”的失败者。
其实,生活和经济的道理是相同的。在20世纪50年代,荷兰发现自己的海岸线蕴藏着巨量的天然气,于是将其他工业逐渐萎缩,迅速发展成为以天然气出口为主的国家。与此同时,资源为荷兰带来的财富使荷兰国内的其他行业的创新动力日益萎缩,国内的其他生产部门也渐渐失去了国际竞争力。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荷兰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
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发展经济学所谓的“荷兰病”,它指的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的丰富反而拖累了经济正常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经济学家们也常常用“荷兰病”警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分依赖某种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危险性。后来的经济学家对资源充裕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一个重要而有影响力的研究结果:在控制了初始人均收入、贸易政策、政府效率和投资率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多种变量之后,自然资源的充裕程度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反比关系。这个结果引发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最终这个观点在经济界得到了证实,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资源诅咒”。
“荷兰病”出现后引发了荷兰人民的反思,很多人认为,假如当初没有发展天然气,那么现在的国力可能会更加强盛。其实类似的例子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并且,往往发生在那些某种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提到石油,大家都会想当然地认为,那些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该是多么富裕啊。石油资源会给这些国家带来多少财富,然而,我们通过媒介所获得的信息却是,往往石油资源越丰富的地区,贫困程度越大。
“资源诅咒”几乎成为发展经济学中一个不可颠覆的命题,它对为什么丰富的自然资源却对经济的长期发展起到了极强的抑制作用作了很好的解释,这种抑制作用使资源丰裕的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反而慢于资源贫乏的经济体,日本和现在的非洲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实“资源诅咒”发生的机制很浅显,那些资源贫乏的经济体面对严酷的竞争压力,只有放弃传统的“流汗式”的增长方式,采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走新型的经济发展道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而资源丰裕的经济体,凭借有利的自然资源,过度依赖简单的“采掘式”增长模式,于是就进入了资源陷阱,自我套牢,而一旦资源被采掘完,其他的行业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没有能力担负起拯救国家经济的责任。
在现实的社会经济中,受到“资源诅咒”的资源产业不仅仅局限于石油,而是所有的资源产业。从非洲的“血钻”到我国山西的煤,无一例外地不能逃脱这个诅咒的范围。
按照一般的逻辑来理解,山西是一个产煤大省,应该是非常富裕的,但是连续数年对全国各省的经济增长关系作出分析后却发现,自然资源丰裕的辽宁、山西、安徽等省的经济增长率在大部分时间内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就是“资源诅咒”的作用。
而且,“资源诅咒”还给山西带来了自然环境恶化、投资环境恶化的苦果。看起来,山西的煤炭资源创造出了高数额的GDP,但很多钱并没有用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上,大部分都流出了山西,没有资本的力量作为支撑,它无法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
宝贵的资源本是上天馈赠给人类的“礼物”,为什么会变成“诅咒”呢?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拥有资源应该是好事,为何资源生出的不是财富反而是人民困苦... -->>
于是,我们得出这么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有些东西被毫无意义地毁灭,社会丧失了价值。”我们必然会同意这么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公理:破坏、损坏和浪费,并不能增加国民劳动力,或者简单地说,“破坏并不是利润”。
教授最后说道:按照你们的理论,还会有人认为如果烧毁巴黎,那将有那么多房子要重建,会带来多少生意啊。这都是荒谬的!
事实上,在生活中,这种千篇一律的“安慰”或多或少地发生着,并且有时还在指导着我们绝大多数的经济制度。
1998年,我国遭遇特大洪灾,一些经济学者就有一番鼓舞人心的论断,即特大洪灾虽给中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灾后庞大的重建工程会对中国整体经济有一个强有力的拉动作用,而且重建不会是在原来低水平上的再建,而是一个更高水平上的新建设,因此经济效率将比原来更高。他们更测算出灾后重建对经济总量的拉动可使经济增长提高0.3~0.5个百分点。
灾后重建工作,耗费的资源极大,必然会在短时间内形成一股很强的弥补性需求,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但这通常只对某些特定的行业有利,如建筑业、钢铁行业等,而对其他与重建相关程度少的行业则有严重的抑制作用。不难想象,高档家电行业在受灾地区将面临严重的销售困难。灾区百姓的日用品消费欲望肯定会严重萎缩。
重建家园需要庞大的资金,这些资金无非来自于企业投资、政府财政支持。来自企业的资金,将使企业原本扩大生产的计划暂停,技术改造的项目搁置,不利企业发展生产;来自政府财政的资金,加大了政府财政的负担。国家虽然可以发行国债来减少财政赤字,但是财政政策对百姓消费和企业投资的“挤出效应”会使扩张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打折扣。加上政府投资行为的低效性,甚至会使扩张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消失。
从长远来看,其负面影响真是其弊无穷。
可见,“破窗”并不能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原本就是一损皆损的,“坏事变好事”并不是像一些经济学者幻想的那么容易。
经济学家提醒你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的“破窗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资源等于富有吗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多人拥有财富但不懂得善加利用,最终反而因为财富受到了惩罚。例如,某些买彩票中大奖的得主,在拥有巨额财富之后,生活反而一塌糊涂,对于飞来横财大肆挥霍,等到分文不留才悔不当初;有些豪门子弟,奢华无度,凭借着祖辈们积累的财富花天酒地,最终成为“富不过三代”的失败者。
其实,生活和经济的道理是相同的。在20世纪50年代,荷兰发现自己的海岸线蕴藏着巨量的天然气,于是将其他工业逐渐萎缩,迅速发展成为以天然气出口为主的国家。与此同时,资源为荷兰带来的财富使荷兰国内的其他行业的创新动力日益萎缩,国内的其他生产部门也渐渐失去了国际竞争力。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荷兰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
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发展经济学所谓的“荷兰病”,它指的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的丰富反而拖累了经济正常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经济学家们也常常用“荷兰病”警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分依赖某种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危险性。后来的经济学家对资源充裕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一个重要而有影响力的研究结果:在控制了初始人均收入、贸易政策、政府效率和投资率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多种变量之后,自然资源的充裕程度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反比关系。这个结果引发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最终这个观点在经济界得到了证实,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资源诅咒”。
“荷兰病”出现后引发了荷兰人民的反思,很多人认为,假如当初没有发展天然气,那么现在的国力可能会更加强盛。其实类似的例子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并且,往往发生在那些某种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提到石油,大家都会想当然地认为,那些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该是多么富裕啊。石油资源会给这些国家带来多少财富,然而,我们通过媒介所获得的信息却是,往往石油资源越丰富的地区,贫困程度越大。
“资源诅咒”几乎成为发展经济学中一个不可颠覆的命题,它对为什么丰富的自然资源却对经济的长期发展起到了极强的抑制作用作了很好的解释,这种抑制作用使资源丰裕的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反而慢于资源贫乏的经济体,日本和现在的非洲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实“资源诅咒”发生的机制很浅显,那些资源贫乏的经济体面对严酷的竞争压力,只有放弃传统的“流汗式”的增长方式,采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走新型的经济发展道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而资源丰裕的经济体,凭借有利的自然资源,过度依赖简单的“采掘式”增长模式,于是就进入了资源陷阱,自我套牢,而一旦资源被采掘完,其他的行业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没有能力担负起拯救国家经济的责任。
在现实的社会经济中,受到“资源诅咒”的资源产业不仅仅局限于石油,而是所有的资源产业。从非洲的“血钻”到我国山西的煤,无一例外地不能逃脱这个诅咒的范围。
按照一般的逻辑来理解,山西是一个产煤大省,应该是非常富裕的,但是连续数年对全国各省的经济增长关系作出分析后却发现,自然资源丰裕的辽宁、山西、安徽等省的经济增长率在大部分时间内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就是“资源诅咒”的作用。
而且,“资源诅咒”还给山西带来了自然环境恶化、投资环境恶化的苦果。看起来,山西的煤炭资源创造出了高数额的GDP,但很多钱并没有用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上,大部分都流出了山西,没有资本的力量作为支撑,它无法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
宝贵的资源本是上天馈赠给人类的“礼物”,为什么会变成“诅咒”呢?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拥有资源应该是好事,为何资源生出的不是财富反而是人民困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