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龙城传奇之安国盛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日这《剑震山岳》终于完本了,原本打算三千章节,花三年时间完成,可是事实是不可能的,因为我要吃喝拉撒!不得不向现实生活低头,从新开新书了,把后面故事内容在那本书继续,书名《道仙缘记》。
这本书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先在书旗混几个月,别人介绍过来这边,那句话真的没有错,总以为努力写作可以逆天,事实又一次无情的打脸,一路一个人安静行过来,这一个人写书的那份寂寞,谁人知啊?是心酸还是无奈,先祝大家018春节快乐!
体仁阁体仁阁位于太和殿前广场内东侧,面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明初称文楼,嘉靖时改称文昭阁,清初改称体仁阁。体仁阁高5米,座落于崇基之上,上下两层,黄色琉璃瓦庑殿顶。下层面阔9间,进深间。康熙年间,曾诏内外大臣举荐博学之士在体仁阁试诗比赋,清代各朝御容也曾收藏于此。乾隆年间重建后,此处作为清代内务府缎库,内设收贮缎绣木架14座。
弘义阁弘义阁高.8米,属前三殿区。黄琉璃瓦,庑殿顶,面阔9间,进深间,上下二层,四面出廊。弘义阁侍立于太和殿西南侧。初建于明永乐年,名为武楼,明嘉靖朝改称武成阁,清初改为今名,意为弘扬大义。清代的弘义阁长期用于收储宫廷使用的金银器具等。现辟为“皇朝礼乐展”展厅。
乾清门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乾清门面阔5间,进深间,高约16米,单檐歇山屋顶,座落在高1.5米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周围环以雕石栏杆。门前三出三阶,中为御路石,两侧列铜鎏金狮子一对,中开三门。乾清门东为内左门及九卿值房,西边内右门及军机处。门前广场东西两端为景运门、隆宗门。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清代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
乾清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自台面至正脊高0余米,檐角置脊9个。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代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清顺治、康熙也在此居住。雍正以后,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存放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康熙、乾隆两朝这里也曾举行过千叟宴。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交泰殿为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交泰殿平面为方形,深、广各间。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清代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每年正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设案开封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清世祖所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曾立于此殿。皇帝大婚时,皇后的册、宝安设殿内左右案上。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阅采桑的用具。
坤宁宫坤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顺治十二年(1655年)仿沈阳盛京清宁宫再次重修。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改原明间开门为东次间开门,门的西侧四间设南、北、西三面炕,作为祭神的场所。清康熙、同治、光绪皇帝在此大婚,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7]
御花园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全园南北纵8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1000㎡。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座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的松、柏、竹与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
御景亭御景亭位于御花园内东侧的假山顶上。原是明代观花殿的旧址,万历间改堆假山。山的东西山石间各有登道,拾级而上可达山顶御景亭。亭子平面方形,四柱,一斗二升交蔴叶斗栱,攒尖顶,上覆翠绿琉璃瓦,黄色琉璃瓦剪边,鎏金宝顶,四面设隔扇门。四周围绕着汉白玉石栏板。亭内天花藻井,面南设宝座。御景亭是皇帝、皇后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的地方。自亭上可俯瞰宫苑,远眺紫禁城、景山、
摛藻堂位于御花园内堆秀山东侧,依墙面南,面阔5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堂西墙辟有一小门,可通西耳房。堂前出廊,明间开门,次梢间为槛窗。室内放置书架,为宫中藏书之所。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后,《四库全书荟要》曾贮藏于此.
养心殿养心殿位于内廷后三宫的西侧,西六宫的南面。初建于明嘉靖年间(16世纪中),一直做为皇帝的便殿。自从清雍正朝开始,这里做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理政之处,遂成清代皇帝实际上的正寝。“养心”意为涵养心性。养心殿在宫中的位置比较便利,殿内空间布局丰富而功能集中,厅堂、书房、寝室以及分别用来批阅奏折、密谈、休憩、礼佛的小室等一应俱全,比大殿宇更宜于宵衣旰食的君主周旋其间,是清代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更适宜皇帝起居活动的场所。养心殿中最著名的是雍正皇帝的“勤政亲贤”室、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以及东暖阁的晚清垂帘听政处。
长春宫长春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0年)建成,清康熙二十二年(168年)重修,后又多次修整。咸丰九年(1859年)拆除长春宫的宫门长春门,并将启祥宫后殿改为穿堂殿,咸丰帝题额曰“体元殿”。长春宫、启祥宫两宫院由此连通。长春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殿前左右设铜龟、铜鹤各1对。东配殿曰绥寿殿,西配殿曰承禧殿,各间,前出廊,与转角廊相连,可通各殿。
翊坤宫翊坤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居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原为二进院,清晚期将翊坤宫后殿改成穿堂殿曰体和殿,东西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使翊坤宫与储秀宫相连,形成四进院的格局。正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檐下施斗拱,梁枋饰以苏式彩画。殿前设“光明盛昌”屏门,台基下陈设铜凤、铜鹤、铜炉各一对。东西有配殿曰延洪殿、元和殿,均为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建筑。
储秀宫储秀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所居。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光绪十年(1884年)为庆祝慈禧五十寿辰,耗费白银6万两进行大规模整修,现存建筑为光绪十年重修后的形制。储秀宫原为二进院,清晚期拆除了储秀门及围墙,并将翊坤宫后殿改为穿堂殿,称体和殿,连通储秀宫与翊坤宫,形成相通的四进院落。
太极殿太极殿,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原名未央宫,因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生于此,故于嘉靖十四年(155年)更名启祥宫,清代晚期改称太极殿。清代曾多次修葺。太极殿原为二进院,清后期改修长春宫时,将太极殿后殿辟为穿堂殿,后檐接出抱厦,并与长春宫及其东西配殿以转角游廊相连,形成回廊,东西耳房各开一间为通道,使太极殿与长春宫连接成相互贯通的四进院。
永寿宫永寿宫为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初名长乐宫。永寿宫为两进院,前院正殿永寿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殿内高悬乾隆皇帝御笔匾额“令德淑仪”,东壁悬乾隆《圣制班姬辞辇赞》,西壁悬《班姬辞辇图》。
重华宫重华宫位于内廷西路西六宫以北,原为明代乾西五所之二所。重华宫沿用乾西二所的三进院落格局。前院正殿为崇敬殿。
咸福宫咸福宫为内廷西六宫之一。为两进院,正门咸福门为琉璃门,面阔间,黄琉璃瓦庑殿顶,形制高于西六宫中其它五宫,与东六宫相对称位置的景阳宫形制相同。后院正殿名“同道堂”,室内设落地罩隔断,顶棚为海墁天花。咸福宫为后妃所居,前殿为行礼升座之处,后殿为寝宫。
漱芳斋漱芳斋原为乾西五所之头所。漱芳斋为工字形殿,前殿与南房、东西配殿围成独立的小院,其间有游廊相连。乾隆年间,逢万寿节、圣寿节、中元节、除夕等重要节日,常侍奉皇太后在后殿进膳、看戏,
奉先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东侧,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初。清沿明制,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后又多次修缮。奉先殿建筑面积15.00㎡。黄色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檐下彩绘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凡遇朔望、万寿圣节、元旦及国家大庆等,大祭于前殿;遇列圣列后圣诞、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岁除等日,于后殿上香行礼;凡上徽... -->>
今日这《剑震山岳》终于完本了,原本打算三千章节,花三年时间完成,可是事实是不可能的,因为我要吃喝拉撒!不得不向现实生活低头,从新开新书了,把后面故事内容在那本书继续,书名《道仙缘记》。
这本书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先在书旗混几个月,别人介绍过来这边,那句话真的没有错,总以为努力写作可以逆天,事实又一次无情的打脸,一路一个人安静行过来,这一个人写书的那份寂寞,谁人知啊?是心酸还是无奈,先祝大家018春节快乐!
体仁阁体仁阁位于太和殿前广场内东侧,面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明初称文楼,嘉靖时改称文昭阁,清初改称体仁阁。体仁阁高5米,座落于崇基之上,上下两层,黄色琉璃瓦庑殿顶。下层面阔9间,进深间。康熙年间,曾诏内外大臣举荐博学之士在体仁阁试诗比赋,清代各朝御容也曾收藏于此。乾隆年间重建后,此处作为清代内务府缎库,内设收贮缎绣木架14座。
弘义阁弘义阁高.8米,属前三殿区。黄琉璃瓦,庑殿顶,面阔9间,进深间,上下二层,四面出廊。弘义阁侍立于太和殿西南侧。初建于明永乐年,名为武楼,明嘉靖朝改称武成阁,清初改为今名,意为弘扬大义。清代的弘义阁长期用于收储宫廷使用的金银器具等。现辟为“皇朝礼乐展”展厅。
乾清门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乾清门面阔5间,进深间,高约16米,单檐歇山屋顶,座落在高1.5米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周围环以雕石栏杆。门前三出三阶,中为御路石,两侧列铜鎏金狮子一对,中开三门。乾清门东为内左门及九卿值房,西边内右门及军机处。门前广场东西两端为景运门、隆宗门。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清代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
乾清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自台面至正脊高0余米,檐角置脊9个。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代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清顺治、康熙也在此居住。雍正以后,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存放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康熙、乾隆两朝这里也曾举行过千叟宴。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交泰殿为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交泰殿平面为方形,深、广各间。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清代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每年正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设案开封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清世祖所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曾立于此殿。皇帝大婚时,皇后的册、宝安设殿内左右案上。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阅采桑的用具。
坤宁宫坤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顺治十二年(1655年)仿沈阳盛京清宁宫再次重修。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改原明间开门为东次间开门,门的西侧四间设南、北、西三面炕,作为祭神的场所。清康熙、同治、光绪皇帝在此大婚,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7]
御花园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全园南北纵8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1000㎡。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座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的松、柏、竹与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
御景亭御景亭位于御花园内东侧的假山顶上。原是明代观花殿的旧址,万历间改堆假山。山的东西山石间各有登道,拾级而上可达山顶御景亭。亭子平面方形,四柱,一斗二升交蔴叶斗栱,攒尖顶,上覆翠绿琉璃瓦,黄色琉璃瓦剪边,鎏金宝顶,四面设隔扇门。四周围绕着汉白玉石栏板。亭内天花藻井,面南设宝座。御景亭是皇帝、皇后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的地方。自亭上可俯瞰宫苑,远眺紫禁城、景山、
摛藻堂位于御花园内堆秀山东侧,依墙面南,面阔5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堂西墙辟有一小门,可通西耳房。堂前出廊,明间开门,次梢间为槛窗。室内放置书架,为宫中藏书之所。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后,《四库全书荟要》曾贮藏于此.
养心殿养心殿位于内廷后三宫的西侧,西六宫的南面。初建于明嘉靖年间(16世纪中),一直做为皇帝的便殿。自从清雍正朝开始,这里做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理政之处,遂成清代皇帝实际上的正寝。“养心”意为涵养心性。养心殿在宫中的位置比较便利,殿内空间布局丰富而功能集中,厅堂、书房、寝室以及分别用来批阅奏折、密谈、休憩、礼佛的小室等一应俱全,比大殿宇更宜于宵衣旰食的君主周旋其间,是清代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更适宜皇帝起居活动的场所。养心殿中最著名的是雍正皇帝的“勤政亲贤”室、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以及东暖阁的晚清垂帘听政处。
长春宫长春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0年)建成,清康熙二十二年(168年)重修,后又多次修整。咸丰九年(1859年)拆除长春宫的宫门长春门,并将启祥宫后殿改为穿堂殿,咸丰帝题额曰“体元殿”。长春宫、启祥宫两宫院由此连通。长春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殿前左右设铜龟、铜鹤各1对。东配殿曰绥寿殿,西配殿曰承禧殿,各间,前出廊,与转角廊相连,可通各殿。
翊坤宫翊坤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居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原为二进院,清晚期将翊坤宫后殿改成穿堂殿曰体和殿,东西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使翊坤宫与储秀宫相连,形成四进院的格局。正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檐下施斗拱,梁枋饰以苏式彩画。殿前设“光明盛昌”屏门,台基下陈设铜凤、铜鹤、铜炉各一对。东西有配殿曰延洪殿、元和殿,均为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建筑。
储秀宫储秀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所居。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光绪十年(1884年)为庆祝慈禧五十寿辰,耗费白银6万两进行大规模整修,现存建筑为光绪十年重修后的形制。储秀宫原为二进院,清晚期拆除了储秀门及围墙,并将翊坤宫后殿改为穿堂殿,称体和殿,连通储秀宫与翊坤宫,形成相通的四进院落。
太极殿太极殿,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原名未央宫,因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生于此,故于嘉靖十四年(155年)更名启祥宫,清代晚期改称太极殿。清代曾多次修葺。太极殿原为二进院,清后期改修长春宫时,将太极殿后殿辟为穿堂殿,后檐接出抱厦,并与长春宫及其东西配殿以转角游廊相连,形成回廊,东西耳房各开一间为通道,使太极殿与长春宫连接成相互贯通的四进院。
永寿宫永寿宫为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初名长乐宫。永寿宫为两进院,前院正殿永寿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殿内高悬乾隆皇帝御笔匾额“令德淑仪”,东壁悬乾隆《圣制班姬辞辇赞》,西壁悬《班姬辞辇图》。
重华宫重华宫位于内廷西路西六宫以北,原为明代乾西五所之二所。重华宫沿用乾西二所的三进院落格局。前院正殿为崇敬殿。
咸福宫咸福宫为内廷西六宫之一。为两进院,正门咸福门为琉璃门,面阔间,黄琉璃瓦庑殿顶,形制高于西六宫中其它五宫,与东六宫相对称位置的景阳宫形制相同。后院正殿名“同道堂”,室内设落地罩隔断,顶棚为海墁天花。咸福宫为后妃所居,前殿为行礼升座之处,后殿为寝宫。
漱芳斋漱芳斋原为乾西五所之头所。漱芳斋为工字形殿,前殿与南房、东西配殿围成独立的小院,其间有游廊相连。乾隆年间,逢万寿节、圣寿节、中元节、除夕等重要节日,常侍奉皇太后在后殿进膳、看戏,
奉先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东侧,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初。清沿明制,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后又多次修缮。奉先殿建筑面积15.00㎡。黄色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檐下彩绘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凡遇朔望、万寿圣节、元旦及国家大庆等,大祭于前殿;遇列圣列后圣诞、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岁除等日,于后殿上香行礼;凡上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