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zhuishulou.com,大唐极品闲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监察御史马周就曾在上疏中指出:“今所营为者,颇多不急之务,百姓因供官徭役,道路相继,春夏秋冬,略无息时而咸有怨言”
太宗却说:“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
现在的太宗皇帝和原本历史当中的一样,在前些年也不再像过去那样高兴地接受下级的意见了,如贞观十一年,太宗巡游洛阳宫,泛舟积翠池,看到隋炀帝挥霍民脂民膏修建的亭台楼阁,便大发议论说:“将行幸不息,民怨不堪,遂使天下怨叛,身死国灭”
看起来太宗似乎应该以隋为鉴了,但最后他却洋洋得意地说:“今其宫苑尽为我有”并且照样地行幸不息起来
又如要选拔人才,太宗收到许多有用的建议,可是没有像样的行动魏征曾上疏说:“国家思欲进忠良,退不肖,十有余载矣,徒闻其语,不见其人,何哉?盖言之是也,行之非也”
就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情况下,魏征却在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到七月这五个月中,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
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文章引用自然之理推及人治之理,鲜明地提出了为君的准则和操守,太宗猛大为赞赏,还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魏征“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
太宗此后把此疏放置案头,以资警惕由于魏征的积极谏言,朝堂为之一,政令畅通,魏征因为尽忠无私心,为人正直,深得太宗的赏识
可以说,如果没有魏征的话,太宗或许就会如同他的曾孙李隆基一般,渐渐的安于享乐,不思进取,那对大唐来说的话,无异于是一场极大的灾难
杜睿想到此处,不禁感佩道:“大人一心为国,定当名标青史圣上以大人为肱骨,一日不可相离”
魏征笑着摇了摇头,道:“莫要说这些话,既然你今日来了,老夫有件事想要求你,不知你愿不愿意办?”
杜睿忙道:“大人只管说,小侄无有不从”
魏征点了点头,从枕头底下翻出了一份奏折来,递给了杜睿,道:“老夫行将就木,恐怕不能在时时的规劝圣上,临终之际只剩下了这一道疏,便请贤侄转交给圣上今后无论是圣上还是太子,便有劳贤侄了”
有劳自己?
杜睿闻言,不禁一怔,突然起身,一辑到地,他虽然满腹才学,得天下人的无数赞赏,可是任何赞赏也及不上魏征这一句
魏征说出这样的话,显然是将杜睿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了,能被魏征这样的忠臣,直臣,诤臣这般看重,杜睿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离开了郑国公府,杜睿将魏征的奏折翻看了一遍,见上面写的居然是在后世赫赫有名的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在原本的历史上,魏征上这道奏疏是在贞观十一年,那个时候,正处在贞观中期,人民生活逐渐富裕,边防日益巩固,国威远扬,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惹得民怨沸腾,为让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戒奢以俭,于是,魏征上此疏以警示太宗
在此疏中,魏征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思想,为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其主题在于提醒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努力去积聚德义具体提出了戒奢侈、恤百姓、戒焦躁、不自满、不放纵、不懈怠、纳忠言、远小人、克喜怒、明赏罚等数十个建议
只是没想到,如今这篇谏太宗十思疏居然成了魏征的遗作,最让杜睿感佩的是,魏征明知命不久矣,居然都没有为自己的后辈儿孙谋求什么,还是一如既往的一心为公,杜睿自问,假使是他的话,他也绝做不到这般
将奏疏上呈给太宗,太宗看过之后,也不禁涕下,半晌才道:“玄成何必如此苦了自己”
当即便下令让衡山公主与魏书玉几日完婚,为魏征冲喜,也好让衡山公主在公公门前尽孝
在原本的历史上,魏征死后,太宗便毫不犹豫的毁掉了婚约,将衡山公主另嫁他人,可是如今太宗显然是被魏征的大公无私感动了,让那件使太宗身上沾染了巨大污点的事没有再次发生
可是一切的努力,都没能挽救魏征的性命,在魏叔玉和衡山公主大婚之后,魏征最终还是没能熬到春暖花开,与世长辞
太宗听闻魏征过逝,泣道:“今魏征俎逝,遂亡一镜矣”
如监察御史马周就曾在上疏中指出:“今所营为者,颇多不急之务,百姓因供官徭役,道路相继,春夏秋冬,略无息时而咸有怨言”
太宗却说:“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
现在的太宗皇帝和原本历史当中的一样,在前些年也不再像过去那样高兴地接受下级的意见了,如贞观十一年,太宗巡游洛阳宫,泛舟积翠池,看到隋炀帝挥霍民脂民膏修建的亭台楼阁,便大发议论说:“将行幸不息,民怨不堪,遂使天下怨叛,身死国灭”
看起来太宗似乎应该以隋为鉴了,但最后他却洋洋得意地说:“今其宫苑尽为我有”并且照样地行幸不息起来
又如要选拔人才,太宗收到许多有用的建议,可是没有像样的行动魏征曾上疏说:“国家思欲进忠良,退不肖,十有余载矣,徒闻其语,不见其人,何哉?盖言之是也,行之非也”
就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情况下,魏征却在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到七月这五个月中,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
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文章引用自然之理推及人治之理,鲜明地提出了为君的准则和操守,太宗猛大为赞赏,还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魏征“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
太宗此后把此疏放置案头,以资警惕由于魏征的积极谏言,朝堂为之一,政令畅通,魏征因为尽忠无私心,为人正直,深得太宗的赏识
可以说,如果没有魏征的话,太宗或许就会如同他的曾孙李隆基一般,渐渐的安于享乐,不思进取,那对大唐来说的话,无异于是一场极大的灾难
杜睿想到此处,不禁感佩道:“大人一心为国,定当名标青史圣上以大人为肱骨,一日不可相离”
魏征笑着摇了摇头,道:“莫要说这些话,既然你今日来了,老夫有件事想要求你,不知你愿不愿意办?”
杜睿忙道:“大人只管说,小侄无有不从”
魏征点了点头,从枕头底下翻出了一份奏折来,递给了杜睿,道:“老夫行将就木,恐怕不能在时时的规劝圣上,临终之际只剩下了这一道疏,便请贤侄转交给圣上今后无论是圣上还是太子,便有劳贤侄了”
有劳自己?
杜睿闻言,不禁一怔,突然起身,一辑到地,他虽然满腹才学,得天下人的无数赞赏,可是任何赞赏也及不上魏征这一句
魏征说出这样的话,显然是将杜睿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了,能被魏征这样的忠臣,直臣,诤臣这般看重,杜睿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离开了郑国公府,杜睿将魏征的奏折翻看了一遍,见上面写的居然是在后世赫赫有名的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在原本的历史上,魏征上这道奏疏是在贞观十一年,那个时候,正处在贞观中期,人民生活逐渐富裕,边防日益巩固,国威远扬,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惹得民怨沸腾,为让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戒奢以俭,于是,魏征上此疏以警示太宗
在此疏中,魏征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思想,为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其主题在于提醒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努力去积聚德义具体提出了戒奢侈、恤百姓、戒焦躁、不自满、不放纵、不懈怠、纳忠言、远小人、克喜怒、明赏罚等数十个建议
只是没想到,如今这篇谏太宗十思疏居然成了魏征的遗作,最让杜睿感佩的是,魏征明知命不久矣,居然都没有为自己的后辈儿孙谋求什么,还是一如既往的一心为公,杜睿自问,假使是他的话,他也绝做不到这般
将奏疏上呈给太宗,太宗看过之后,也不禁涕下,半晌才道:“玄成何必如此苦了自己”
当即便下令让衡山公主与魏书玉几日完婚,为魏征冲喜,也好让衡山公主在公公门前尽孝
在原本的历史上,魏征死后,太宗便毫不犹豫的毁掉了婚约,将衡山公主另嫁他人,可是如今太宗显然是被魏征的大公无私感动了,让那件使太宗身上沾染了巨大污点的事没有再次发生
可是一切的努力,都没能挽救魏征的性命,在魏叔玉和衡山公主大婚之后,魏征最终还是没能熬到春暖花开,与世长辞
太宗听闻魏征过逝,泣道:“今魏征俎逝,遂亡一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