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zhuishulou.com,帝国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五十六章 利令智昏
进入六月,欧洲再度被战争阴云笼罩。
六月一日上午,法国当局宣布进行军事动员,八十万法军将在两天之内集结完毕,准备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开战。
必须承认,法军的动员能力得到大幅度增强。
问题是,动员军人是军事动员中最容易的一环,而最麻烦的是军队部署、以及物资的调运与储备。
别说法国,即便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也需要花一个月以上,才能完成全部备战工作。
事实上,这也是德皇为什么给了法国一个月期限的主要原因。
说得简单一些,在德皇下达了最后通牒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军事动员,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不会引起法国警觉,最多被看成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向法国施压的手段,因此法国不大可能同时进行军事动员。事实也确实如此,即在五月份,特别是在美国总统出面斡旋之后,法国并没有进行军事动员,甚至没有为即将开始的战争做准备。在这一个月内,德军已经完成了全部备战工作,而法军到六月一日才开始行动,已经比德军晚了一个月,显然失去了先机。
当然,政治家与外交家并没有放弃争取和平的努力。
六月一日,罗斯福给威廉二世发了一封电报,提到他将亲自出面,促成法国接受德皇发出的最后通牒,即把正规军裁减到五十万、拆毁边境地区的军事设施,但是希望德皇能够在时间上宽容一些,毕竟法国不可能在几天之内裁减掉数十万军人,更不可能拆毁所有军事设施。
威廉二世界给罗斯福回了电报,提出已经给了法国一个月,没有理由给更多的时间。
六月二日,美国驻德大使前往波茨坦,结果被德皇的侍卫挡在了皇宫外面,仅在当天下午见到了帝国外交大臣赫尔岑多夫。有趣的是,赫尔岑多夫告诉美国大使,德皇已经去了东普鲁士的皇家庄园,也许去了别的地方,没有在柏林,他现在联系不上德皇,甚至找不到德皇的近身侍从。
在巴黎,美国外交官也在进行积极努力。
不同的是,美国外交官并没劝说法国做出让步,也没劝说法国停止军事动员,而是让法国无论如何也不能打第一枪。
显然,美国外交官在巴黎的活动取得了成功。
这个时候,法国最不能失去的就是美国的支持,也就不能与美国对着干,自然得对美国言听计从。
六月三日,冯承乾在青岛收到了鲁登道夫发来的电报。
德军将在六月六日凌晨发起进攻。
当天下午,冯承乾给派往那霸港进行训练的特混舰队下了一道命令,让三艘舰队航母与随行的护航战舰返回胶州湾。
此举,主要就是为了集中海军兵力,准备与日本开战。
问题是,冯承乾忽略了部署在那霸的主力舰。
中日战争结束之后,琉球王国把那霸港、连同周围的数十平方公里土地租借给了中国海军。经过五年的紧张建设,在一九三九年初,那霸成为规模仅次于青岛的、中国海军的第二大军港。更重要的是,那霸港直接面向西太平洋,而且位于日本南面,所以在当年就成为特混舰队母港。
一九四零年二月,冯承乾访德回国之后,特混舰队正式进驻那霸港。
把特混舰队部署到那霸港,正是冯承乾的主意,而他的意图也很明确,即在开战后立即采取攻势,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打垮日本海军,夺取西太平洋的制海权,然后集中兵力对付远道而来的美国海军。
显然,冯承乾高估了美国的参战决心。
事实上,当时美国根本没有理由参战,而且美国国会与美国民众也没有太过强烈的参战**。
说白了,就算中国把日本打残了,美国都不见得会参战。
当然,这不能怪冯承乾犯了错,毕竟现在的世界格局与冯承乾熟知的历史完全不同,他的预见性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
在军事上,冯承乾最应该防范的是美国,而不是日本。
别的不说,日本是一个没有战略纵深的国家,而且离中国并不远,因此只需要几次胜利就能打垮日本。美国却不一样,美国不但有着广袤的国土、还有太平洋做屏障,以及拥有全球第一的工业实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几个月内战败,甚至不会因为输掉了制海权而迅速战败。
打日本,就是一场突然袭击。
打美国,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苦战。
这种格局... -->>
第五十六章 利令智昏
进入六月,欧洲再度被战争阴云笼罩。
六月一日上午,法国当局宣布进行军事动员,八十万法军将在两天之内集结完毕,准备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开战。
必须承认,法军的动员能力得到大幅度增强。
问题是,动员军人是军事动员中最容易的一环,而最麻烦的是军队部署、以及物资的调运与储备。
别说法国,即便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也需要花一个月以上,才能完成全部备战工作。
事实上,这也是德皇为什么给了法国一个月期限的主要原因。
说得简单一些,在德皇下达了最后通牒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军事动员,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不会引起法国警觉,最多被看成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向法国施压的手段,因此法国不大可能同时进行军事动员。事实也确实如此,即在五月份,特别是在美国总统出面斡旋之后,法国并没有进行军事动员,甚至没有为即将开始的战争做准备。在这一个月内,德军已经完成了全部备战工作,而法军到六月一日才开始行动,已经比德军晚了一个月,显然失去了先机。
当然,政治家与外交家并没有放弃争取和平的努力。
六月一日,罗斯福给威廉二世发了一封电报,提到他将亲自出面,促成法国接受德皇发出的最后通牒,即把正规军裁减到五十万、拆毁边境地区的军事设施,但是希望德皇能够在时间上宽容一些,毕竟法国不可能在几天之内裁减掉数十万军人,更不可能拆毁所有军事设施。
威廉二世界给罗斯福回了电报,提出已经给了法国一个月,没有理由给更多的时间。
六月二日,美国驻德大使前往波茨坦,结果被德皇的侍卫挡在了皇宫外面,仅在当天下午见到了帝国外交大臣赫尔岑多夫。有趣的是,赫尔岑多夫告诉美国大使,德皇已经去了东普鲁士的皇家庄园,也许去了别的地方,没有在柏林,他现在联系不上德皇,甚至找不到德皇的近身侍从。
在巴黎,美国外交官也在进行积极努力。
不同的是,美国外交官并没劝说法国做出让步,也没劝说法国停止军事动员,而是让法国无论如何也不能打第一枪。
显然,美国外交官在巴黎的活动取得了成功。
这个时候,法国最不能失去的就是美国的支持,也就不能与美国对着干,自然得对美国言听计从。
六月三日,冯承乾在青岛收到了鲁登道夫发来的电报。
德军将在六月六日凌晨发起进攻。
当天下午,冯承乾给派往那霸港进行训练的特混舰队下了一道命令,让三艘舰队航母与随行的护航战舰返回胶州湾。
此举,主要就是为了集中海军兵力,准备与日本开战。
问题是,冯承乾忽略了部署在那霸的主力舰。
中日战争结束之后,琉球王国把那霸港、连同周围的数十平方公里土地租借给了中国海军。经过五年的紧张建设,在一九三九年初,那霸成为规模仅次于青岛的、中国海军的第二大军港。更重要的是,那霸港直接面向西太平洋,而且位于日本南面,所以在当年就成为特混舰队母港。
一九四零年二月,冯承乾访德回国之后,特混舰队正式进驻那霸港。
把特混舰队部署到那霸港,正是冯承乾的主意,而他的意图也很明确,即在开战后立即采取攻势,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打垮日本海军,夺取西太平洋的制海权,然后集中兵力对付远道而来的美国海军。
显然,冯承乾高估了美国的参战决心。
事实上,当时美国根本没有理由参战,而且美国国会与美国民众也没有太过强烈的参战**。
说白了,就算中国把日本打残了,美国都不见得会参战。
当然,这不能怪冯承乾犯了错,毕竟现在的世界格局与冯承乾熟知的历史完全不同,他的预见性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
在军事上,冯承乾最应该防范的是美国,而不是日本。
别的不说,日本是一个没有战略纵深的国家,而且离中国并不远,因此只需要几次胜利就能打垮日本。美国却不一样,美国不但有着广袤的国土、还有太平洋做屏障,以及拥有全球第一的工业实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几个月内战败,甚至不会因为输掉了制海权而迅速战败。
打日本,就是一场突然袭击。
打美国,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苦战。
这种格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