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zhuishulou.com,帝国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五十三章 倒计时
关于冯承乾在一九三九年底访问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后有很多传闻。比如有的人认为冯承乾的访德行动,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直接促成德意志第二帝国在一九四零年首先点燃了欧洲战火。还有人认为,冯承乾在访德期间,替德意志第二帝国制订了一套完整的战争计划,使德意志第二帝国率先攻打法国、再进攻俄国的战略规划的总设计师,决定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整体战争方案。
当然,这些传闻,大多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所做出的推论。
众所周知,早在冯承乾访德之前,甚至在威廉二世访华之前,德军总参谋部就按照鲁登道夫的授意,制订了一套完整的战争计划,其中就明确提到,德军将首先攻打法国,争取在数个月内击败法国,然后挥师进军红俄。显然,德军的战争计划与冯承乾没有多大关系,甚至可以说与冯承乾无关。
严格说来,德军的战争计划,实际上就是“施利芬计划”的翻版。
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进攻打得并不顺利,特别是在西线,并没能按计划在六个月内击败法国,但是错不在“施利芬计划”,而是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如果不是他大范围修改“施利芬计划”,德军即便没能在六个月内击败法国,也未必会在西线与英法联军苦战三年。
可以说,“施利芬计划”依然是可靠的战略进攻方案。
只是,与二十多年前不同,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德军对“施利芬计划”做了更大范围的修改。
所幸的是,主导者是鲁登道夫,而且在他手下,有一大帮才干出众的将领。
可以说,在冯承乾访德之前,德军的作战计划就非常成熟了。
至于说冯承乾访德促使德意志第二帝国发动了战争,更是无稽之谈。要知道,冯承乾访德之前,威廉二世就在访华的时候明确提到,战争将在一九四零年或者一九四一年爆发,提出让中国协助德意志第二帝国。也就是说,在冯承乾访德之前,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已经在战争问题上做出了决定。
事实上,当时最不希望战争爆发的就是冯承乾。
别忘了,中国还不够强大,甚至没有足够的把握迅速击败日本,而且中国海军的建设工作也没有完成。到一九三九年底,中国海军只有三艘“秦始皇”级舰队航母,日本已经拥有两艘新建的“苍龙”级在内的四艘舰队航母,美国则拥有五艘舰队航母,中国海军的劣势极为明显。
如果可以,冯承乾更希望在一九四二年、最好是一九四三年开打。
原因很简单,到一九四一年,中国海军将获得第二批三艘“秦始皇”级舰队航母,“南京”级防空巡洋舰也将大批量服役,规划中的远洋潜艇将达到五十四艘,其他各型战舰也会陆续服役。
也就是说,要到一九四二年,中国才有望在海军实力上追上日本。到时候,日本也将建成两艘“瑞鹤”级,使舰队航母总量达到八艘,而美国的“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要到一九四三年才能服役。
对中国海军来说,一九四二年下半年、或者一九四三年上半年是最佳开战时机。
冯承乾访德,主要就是与德军进行战前协调。
说白了,冯承乾是在尽最大努力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并非为德意志第二帝国服务。
一九四零年二月初,冯承乾结束了对德访问,率团回到国内。
这个时候,欧洲大陆上已经战云密布。
按照德皇的要求,鲁登道夫已经把德军总兵力扩充到了一百五十万,而且近三百万预备队将在两个月内组建完毕。在靠近法国的边境地区,德军已经集结了百万大军,调集了四千多辆坦克、三千多架作战飞机与两万多门火炮,储备的作战物资足够德军消耗三个月,德军总参谋部也开始制订细节的战术计划。
当时,德意志第二帝国有一个极佳的开战理由:法国陆军总兵力突破了五十万。
只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还欠缺一个开战的必要条件:稳住东边的红俄。
鲁登道夫的作战计划明确提到,德军必须在开战初期避免两线作战,即必须尽最大努力使红俄呆在战场外。虽然鲁登道夫也制订了备用计划,即在德军攻打法国的时候,红俄发动进攻,就得放弃东普鲁士,把战... -->>
第五十三章 倒计时
关于冯承乾在一九三九年底访问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后有很多传闻。比如有的人认为冯承乾的访德行动,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直接促成德意志第二帝国在一九四零年首先点燃了欧洲战火。还有人认为,冯承乾在访德期间,替德意志第二帝国制订了一套完整的战争计划,使德意志第二帝国率先攻打法国、再进攻俄国的战略规划的总设计师,决定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整体战争方案。
当然,这些传闻,大多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所做出的推论。
众所周知,早在冯承乾访德之前,甚至在威廉二世访华之前,德军总参谋部就按照鲁登道夫的授意,制订了一套完整的战争计划,其中就明确提到,德军将首先攻打法国,争取在数个月内击败法国,然后挥师进军红俄。显然,德军的战争计划与冯承乾没有多大关系,甚至可以说与冯承乾无关。
严格说来,德军的战争计划,实际上就是“施利芬计划”的翻版。
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进攻打得并不顺利,特别是在西线,并没能按计划在六个月内击败法国,但是错不在“施利芬计划”,而是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如果不是他大范围修改“施利芬计划”,德军即便没能在六个月内击败法国,也未必会在西线与英法联军苦战三年。
可以说,“施利芬计划”依然是可靠的战略进攻方案。
只是,与二十多年前不同,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德军对“施利芬计划”做了更大范围的修改。
所幸的是,主导者是鲁登道夫,而且在他手下,有一大帮才干出众的将领。
可以说,在冯承乾访德之前,德军的作战计划就非常成熟了。
至于说冯承乾访德促使德意志第二帝国发动了战争,更是无稽之谈。要知道,冯承乾访德之前,威廉二世就在访华的时候明确提到,战争将在一九四零年或者一九四一年爆发,提出让中国协助德意志第二帝国。也就是说,在冯承乾访德之前,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已经在战争问题上做出了决定。
事实上,当时最不希望战争爆发的就是冯承乾。
别忘了,中国还不够强大,甚至没有足够的把握迅速击败日本,而且中国海军的建设工作也没有完成。到一九三九年底,中国海军只有三艘“秦始皇”级舰队航母,日本已经拥有两艘新建的“苍龙”级在内的四艘舰队航母,美国则拥有五艘舰队航母,中国海军的劣势极为明显。
如果可以,冯承乾更希望在一九四二年、最好是一九四三年开打。
原因很简单,到一九四一年,中国海军将获得第二批三艘“秦始皇”级舰队航母,“南京”级防空巡洋舰也将大批量服役,规划中的远洋潜艇将达到五十四艘,其他各型战舰也会陆续服役。
也就是说,要到一九四二年,中国才有望在海军实力上追上日本。到时候,日本也将建成两艘“瑞鹤”级,使舰队航母总量达到八艘,而美国的“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要到一九四三年才能服役。
对中国海军来说,一九四二年下半年、或者一九四三年上半年是最佳开战时机。
冯承乾访德,主要就是与德军进行战前协调。
说白了,冯承乾是在尽最大努力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并非为德意志第二帝国服务。
一九四零年二月初,冯承乾结束了对德访问,率团回到国内。
这个时候,欧洲大陆上已经战云密布。
按照德皇的要求,鲁登道夫已经把德军总兵力扩充到了一百五十万,而且近三百万预备队将在两个月内组建完毕。在靠近法国的边境地区,德军已经集结了百万大军,调集了四千多辆坦克、三千多架作战飞机与两万多门火炮,储备的作战物资足够德军消耗三个月,德军总参谋部也开始制订细节的战术计划。
当时,德意志第二帝国有一个极佳的开战理由:法国陆军总兵力突破了五十万。
只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还欠缺一个开战的必要条件:稳住东边的红俄。
鲁登道夫的作战计划明确提到,德军必须在开战初期避免两线作战,即必须尽最大努力使红俄呆在战场外。虽然鲁登道夫也制订了备用计划,即在德军攻打法国的时候,红俄发动进攻,就得放弃东普鲁士,把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