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zhuishulou.com,帝国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帝国的战时管制措施。

    在大战时期,虽然帝国没有征收所有企业,但是施行了极为严格的国家管理,即所有帝国企业都得按照帝国政府的安排进行生产,而德意志第二帝国也由此爆发出了极为强大的战争潜力。

    有趣的是,提出这套管理办法的,正是冯承乾。

    也就是说,宋靖国的认识与冯承乾的想法不谋而合,即〖中〗国要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就得由国家推动,由政府出面集中社会资源,优先发展重点工业,私营资本只是辅助力量。

    当然,宋靖国出面,也就不需要冯承乾来强调这个问题了。

    只是,冯承乾看到了一个宋靖国没有看到的问题。这就是,实现工业化,将伴随产生巨大的工业生产力,而消化掉工业生产力,才是推动工业化的关键所在。说得简单一些,如果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销路,那么工厂的产能就提不起来,也就不可能以再投资的方式扩大生产规模。

    为此,就得创造一个市场来推动生产。

    仅仅依靠市场的自然发展,显然办不到。

    事实上,在工业化初期,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且都找到了有效的、或者收缩行得通的解决办法。比如,英国在工业化初期就通过扩大殖民地、向海外倾销产品来推动发展,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则是通过巨大的国内基础建设来推动工业发展,〖日〗本是利用军事建设来推动工业生产。

    以当时的情况,应该向〖日〗本学习。

    别忘了,冯承乾一开始就提出,三十年之内的发展目标都是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因此增强军事力量应该与同业化同步进行。

    只是,冯承乾没有向〖日〗本学习。

    原因也很简单,〖日〗本的国情与〖中〗国完全不一样。

    做为岛国,〖日〗本几乎不用考虑基础设施建设。

    拿国内运输来说,〖日〗本完全、或者说重点依靠海运,对陆地运输的需求并不高。问题是,〖中〗国不是岛国,而是典型的大陆国家,不管是海运与水运,都不可能取代陆运。

    显然,〖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国情比较相似。

    正是如此,冯承乾选择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发展模式,即通过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来推动工业发展。

    这方面,重点又在交通设施上。

    当然,这么做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好处,即可以让国家现代化深入民间,让所有人都感受到工业化带来的好处。更重要的是,当火车、

    汽车、轮船等出现在全国各地,更能让所有人感受到国家正在变得强大。

    对于已经沉沦了数十年的中华民族来说,对国家强大产生的自信比什么都重要。

    〖中〗央政府改组之后,宋靖国首先提出以钢铁、机械、重装备制造、

    化工、船舶、机车与车辆制造为核心的工业发展计划。随后,在冯承乾的推动下,〖中〗央政府通过了全国铁路发展规划。

    当然,这还只是规划。

    至少在这个时候,只能在〖中〗央政府控制的范围内加以实施。

    要想推广到全国,首先就得铲除割据军阆。

    正是如此,〖中〗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必然与统一战争一同前进,而战争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工业产品消耗市场。

    只是,在如何实现统一的问题上,冯承乾与吴铁生产生了分歧。

    吴铁生认为,必须首先攻占东北,打败东北军阀,才能把最具威胁的外来干涉力量挡在国门之外,也才能顺利铲除其他军阀。事实上,这也是冯承乾回国之前,吴铁生一直坚持的统一方针。

    冯承乾没有反驳吴铁生的观点,只是认为应该首先平定南方。冯承乾的观点很简单,即进军东北,必然与〖日〗本为敌,即便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支持下,胜算不会太小,但是也不能防止〖日〗本不会直接出兵干预。如果在东北耽搁的时间太多,除了耗费军力国力,还会动摇〖中〗央政权的地位,使其他军阀更加难以收拾。更重要的是,仅以山东、

    直隶、河北等地,收复东北十分困难。在扫荡了南部地区,统一了大部分国土之后,再集中力量进军东北,自然事半功倍。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进军南方,〖中〗国海军能够做出贡献,而进军东北,海军的作用将非常有限。

    最终,吴铁生做了让步,冯承乾也做了让步。

    按照两人协商的结果,在一九二一年年底之前,不重点放在南下上。如果到一九二一年仍然没有能够统一南方,就必须挥师北上,不然东北军阀张作霖肯定会在〖日〗本的暗中支持下坐大。

    一九一八年七月一日,南征军成立,南征战争开始。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