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zhuishulou.com,武夫当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82章,临危受命

    得到了莱因哈特的肯定之后,袁世凯缓缓的点了点头,继而转向段祺瑞问道:“芝泉,如果要收回青岛,你打算如何采取行动?”

    这几乎是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第一次在正式场合向段祺瑞征询国事意见。之前因为各种矛盾和冲突,袁世凯和段祺瑞的关系陷入低谷,不仅相互之间各有所持不肯让退,甚至在私底下的交情也变得十分冷淡。

    早在德国方面主动提出归还青岛主权时,段祺瑞便带领陆军部开始策划出兵青岛接受主权的详细方案,而随着国际形势的骤然变化,日本与英国的介入其中。尤其是日本昭然若揭的打算侵占青岛,陆军部的方案也适时的做出了一系列变动。

    段祺瑞稍微坐直了身子,不动声色的回答道:“回大总统,陆军部已有确切的军事行动方案。目前我们已经在山东集合了三个师的兵力,分别是山东陆军第一师、第二师和陆军二十八师,不仅如此,在未来的十天时间里,我们还能再从安徽、山西调集三个师的兵力。”

    这时,参议处的一名军官忍不住打断的说道:“单单调集部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英国方面已经再三强调前提,我们是不可能与日本发生军事冲突。即便兵力再多也无济于事,更何况还区区只有六个师的兵力。”

    日军两个师团的兵力大约有四万人,中国陆军编制六个师最多只有六万人,当然也有空额的情况,说不定实际情况只有三、四万人。但即便是满打满算的六万人,从武器装备到人员素质都远远不是日本士兵的对手,更何况日本还有强大的海军舰队提供掩护,正面作战显然是没有任何可比性。

    袁世凯同样很关注这个问题,既然下定决心要拒绝日本人提出的要求,那势必要考虑到发生最坏的情况。段祺瑞虽然这段时间一直在做准备,可才调集区区六个师的兵力显然是有些让人失望。

    要想真正不与日本开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军事上有足够的震慑力,让日本知难而退。

    相反,如果在军事上不能展现出足够的实力,日本或许还真会下决心来赌上一把。到时候一旦中日正式开战,不仅无法获得英国军方的支持,甚至还会引发一连串更坏的结果。

    段祺瑞没有理会参议处的军官,也没有在乎袁世凯脸色的变化,继续说道:“此次收复青岛,关键并不在山东一线,而是在辽沈一线。目前日本两个师团的兵力全部集合在旅顺基地,我们收复青岛必然是要在日军出兵之前进驻青岛,到时候日本的威胁只会来自旅顺。所以这段时间陆军部更改了之前的方案,已经将主要兵力部署集中在辽沈。”

    听完这番话,在场众人这才渐渐释然开来。就连袁世凯的脸色也稍有好看,微微的点了点头表示对这样的安排很认同。

    “辽沈一带目前已经部署了多少兵力?”袁世凯问道。

    “陆军第十九师、二十师和二十一师全部已经进入备战状态,但是这三个师是东三省仅有的地方驻军,根据初步的讨论并不适合担任应对旅顺日军威胁的主战部队。”段祺瑞正色补充的说道。

    “那你可有什么其他的安排?”袁世凯继续追问道。

    “就在前天我们陆军部已经想好了详细对策,一则是为了紧急应对来自旅顺的威胁,二则也是出于辽东安全长远的考虑。陆军部决定即刻设立都督东三省军务总署,由徐次长出任此职,负责筹措东三省新增军务大小事宜,并立刻着手编练东三省边防军,加大中央对东三省的军务控制和支持。”段祺瑞郑重其事的说道。

    “临时扩编军队可不利于眼下局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扩编部队不是一朝一日能见成效,正所谓远水不救近火,实非万全之策。”有人忧心忡忡的说道。

    “我自是知道远水不救近火,但是国防之策原本就是长治方能久安的道理,东三省与俄朝接壤,又兼之有满清遗族死而不僵,势力错综复杂。既是要针对旅顺的日本,索性就趁此机会,一步到位,让中央政府的影响力直接深入其中。至于眼前之困难,同样不容小视,陆军部自认为应该尽快从邻近地区抽调兵力曾驻辽沈,直接面对面应付旅顺的威胁。”段祺瑞镇定自若的说道,说完这番话时,他还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坐在下座的袁肃。

    不仅袁肃心中明白,在场大部分人也都很清楚段祺瑞是什么意思。

    在青岛问题上,袁肃确实打算插上一手,可问题是他的盘算是趁机浑水摸鱼,见好就收,而不是成为真正与日本军队正面交锋的部队。尽管看上去是被中央政府寄予厚望,是人民的英雄,又是颠覆近代中国历史的大功臣。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中日之间不会发生真正的武装冲突,最好就是日本知道中国的决心从而知难而退。

    如果日本不肯退让,一旦双方交起手来,那与日军正面相对的部队必然就要承受极大的战争压力。袁肃好歹是有自知之明,他的部队虽然是经过精锐的训练,也保持着日常训练,其战斗力绝对算得上是全北洋军中最好的,可问题是麾下的部队建制不齐全,完全没有任何炮兵单位,同时也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绝对不是装备齐全又有实战经验的日军的对手。

    硬要与日军进行死拼,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用人头来换时间。或许可以将战争拖延到一个月、两个月之后,到时候日军多少也是吃不消,而且因为战事大大超出预期,来自国内的压力也是极大,很可能会选择退兵。

    的的确确是赢得了这场战争,可手里的好不容易攒起来的这点资本则全部赔的干干净净,主力部队大换血,搞不好还会连为数不多的一些将领也搭进去了。获得了中国近百年难得一遇的殊荣,成为民族英雄、国民偶像,可却再也无力参加接下来的北洋大博弈,更别说协助叔父袁世凯巩固帝制。

    第83章,着手行动

    元气大伤,少不了要好几年才能慢慢调养过来。最担心的倒不是时间,而是其他异势力不会给自己调养的时间!

    让袁肃最担心的还不是这些,虽说在临近辽沈的精锐部队只有他在东直隶这一支,总不至于让热河的那些乌合之众开赴到金州。但是段祺瑞摆明是要培植徐树铮执掌东三省,单单这一点就让人认为是有私心。既然是有私心,那么一边是培植嫡系亲信徐树铮,一边打击袁氏唯一带兵的势力,似乎是有言之不尽的用意。

    当然,国难当头,民族大义为先,即便段祺瑞是真的有心打压,他现在也不可能有任何反对的余地。在面对外侮的立场上,自己还是有很清楚的原则和立场,不可避免之时那就勇于去承担责任。抱着侥幸的心理而言,日本也未必敢真的在辽沈与中国开战。

    “芝泉,你莫不是要从直隶抽调部队进驻辽沈吧?那你的意思就是指让袁克礼和朱子芹两个师负责正面应对日本?”袁世凯不动声色的问道,事实上就连他都在考虑段祺瑞的这个安排是否另有内幕。

    “不止是袁会办和朱子芹的两路人马,包括北京和热河两地的部队也都要进入备战。我预计要在辽沈投入至少六个师的兵力,其中要有三个中央师担任主力。”段祺瑞语气笃定,气定神闲的说道。

    “抽调京师卫队,那京师怎么办?”又有人提出了质疑。

    “南苑北苑之前有四个警备师,现如今已经被整编成两个中央师。抽调一个师奔赴辽沈,留下一个师警卫京城,并无不妥。更何况北京乃我民国国都,我国目前与日本是局部地域矛盾冲突,料定日本也不敢派遣舰队直入渤海逼近天津。这不仅是将局部地域的冲突上升到国战冲突,更是对西方诸国在天津势力的直接威胁。日本胆子再大也不至于有这样四面树敌的下策之举。”段祺瑞胸有成竹的说道。

    这一席话是有道理的,在场众人也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袁世凯在稍微沉思了片刻之后,转向下座的袁肃,极其认真的问道:“克礼,你部人马可能胜任此次重任?这可是关系国家主权的大事,能便能,不能便不能,切不可打肿脸充胖子。稍有差池,即便你是我的侄子也难逃其责。”

    表面上来看似乎这是袁世凯在给袁肃最后选择的机会,也是似是而非的在暗示袁肃量力而为,但事实上当袁世凯说出这番话时,袁肃已然是毫无退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这个中央军的灵魂人物能敢说一个“不”字吗?

    深深吸了一口气之后,袁肃霍然起身,挺直胸膛郑重其事的答复道:“国家大义,袁肃义不容辞。我部中央军第十师与中央陆军第一兵团,愿为辽沈前沿,誓与东瀛小贼对阵到底。东瀛小贼胆敢犯境,来一贼杀一贼,寸土必争。”

    反正都要被逼到前线去了,他现在也顾不上兵团制还没有得到正式批复,索性就趁着这个机会把话先放出去。早先袁世凯答应让自己先行筹备第一兵团,现在当着这么多高级幕僚的面,就是先在他们这些人心里报一个备案,省的到时候拖出去一大堆人马会让中央这边弄得措手不及。

    袁世凯面露欣慰的点了点头,鼓气的说道:“好,很好。克礼你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从现在开始,我便任命袁克礼为东三省防卫统x战总司令,全权负责辽东半岛前敌军务。徐又铮为东三省军务总督办,全权负责组建边防军、省级地方预备役和三省扩编整顿军务事宜。”

    徐树铮站起身来,肃然立正,声如洪钟一般应道:“是,绝不辜负大总统期望。”

    授命罢了,袁肃与徐树铮又齐齐落座下来。

    这时,袁世凯表情愈发显得一丝不苟的严厉,他缓缓站起身来,环顾在场所有人,似感叹又有坚毅的说道:“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中华民族对抗外侮屡战屡败。今日与诸君会晤与此,商议的是改写我中华八十年耻辱之历史。收回青岛主权,是让国民重拾民族信心,是向环宇彰显我中华国威。此一役许胜不许败。势要让日寇知道,我中华岂是无人乎?”

    会议桌围坐的众人纷纷站起身来,尽管仍然有个别几个同床异梦或者胆小怕事者,可更多的人还是感到热血沸腾、激动不已。对于许多北洋军人来说,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庚子国难都不算是什么深刻的奇耻大辱。唯独不能释怀的就是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败给日本,这一深仇大恨久藏于心。今日因青岛问题而又与日本剑拔弩张,哪怕明知道国家贫弱、军事力量悬殊,可北洋军人宁可血染沙场也要拼尽所有力量来博一次一雪前耻的机会。

    更何况哪怕国力和军力有明显差距,可眼下重在国际局势和国内局势的影响。很明显日本是不敢在这个时候与中国真正一战,因此中国还是很有机会以极小的代价保住青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