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zhuishulou.com,武夫当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初就把这件事办了。”袁肃表情很随意的说道。
“这……护军使变大都督,还要办仪式?大人,您刚才都说了这是明摆着降职,还搞仪式会不会有些不好看……”杜预有几分忧虑的说道。
“职衔只是小事,你看,总统府还不是让我继续治理之前的地方。更何况,越是不好看,越是要高调的宣扬,如此一来就能清楚会不会有人看不起咱们。这叫敲山震虎,懂吗?”袁肃带着一丝笑容说道。
“唉,既然是大人的吩咐,我也只能照办了。今后没了护军使,我们也只能称您为都督大人了。”杜预一脸无奈的说道。
“大都督比护军使威风多了,想想三国时期的大都督,那可是指点江山的大人物。不说了,你赶紧去吧。”袁肃谈笑似的说道。
第32章,新官上任
袁肃并没有料到吴立可会把山海关大都督就职仪式办得如此隆重,尽管他之前一直认为要高调、要敲山震虎、要立威,可真的到了这一天却发现现场的情况远远超乎想象。
就职仪式就在之前镇守使署衙,几天前刚刚更换了一面崭新的牌匾,上面是铜铸着“大都督府”四个字。署衙原本是在临榆县东郊,大门前是非常宽敞的马路,附近也没有太多密集的民居,可以说是一片很开阔的地区。
当袁肃乘坐特意装饰过的礼车从赈灾总司令行营赶到署衙时,整个署衙居然被人群围的水泄不通,这不光是正大门外宽敞的马路,而是署衙所座落的大院都被黑压压的人群包围了起来。礼车在距离署衙还有八百米左右的地方便已经寸步难行,折腾了十多分钟车队才算皮涛斩浪的抵达正大门口。
全场面的人群少说也有数万人之众,事后袁肃才知道洋河水库筹备处把那一万多民工全调了过来,但令人惊讶的是据说这一万多民工基本上都站在外围,根本挤不进去。事实上在这一天到场参观典礼的民众中,一大半是接受袁肃救助计划的本地百姓,另外一部分是跟着人群来凑热闹,也有一部分是慕名前来。
在署衙门庭里见到县长吴立可时,吴立可同样是一副满头大汗,他慌慌张张的解释自己只与洋河水库筹备处协商,抽调部分民工来捧场制造一下热烈的气氛,打死都没想到一下子会来这么多人。他还生怕这些人会发生挤压、踩踏,又或者是莫名其妙的暴x动,场面一旦混乱了,那可绝对是一发不可收拾。
面对如此盛大的典礼仪式,袁肃甚至有些不太适应,他原本嘱咐吴立可办的好一点是希望敲山震虎,没想到今天来了这么多,倒像是临榆县老百姓要对自己“敲山震虎”。不过总的来说,能有这么多人到场参加,也算是给足了面子,同时间接的证明了他本人在临榆县的威望人气有多么高。
平头老百姓们自然只能站在门外,甚至连稍微有身份的士绅地主也只能站在门口,只有一些名副其实的大官绅、大豪绅、大地主才能陪同在袁肃左右。整个场面就如同众星捧月,所有人都希望能跟袁肃凑的近一些,以彰显自己与新上任大都督的关系好。
一番前奏的仪式过去之后,袁肃登上署衙大门口搭建的礼台上,通过临时连接的扩音器向在场所有人做了一篇不长的就职演讲。尽管他的演讲与其他官僚一样,都是尽量说一些好话,再说一些希望和展望,毕竟新官上任能说的也只能是这些。然而他的演讲当中却故意用了一些有力量的词语,比如把“尽力”改为“一定”,又比如把“希望什么”改为“三年之内一定实现”等等。
演讲当中给了老百姓一个具体数量的等待,自然要比以往的官僚主义大有不同,更显出一种可以收买人心的公信力。
到了晌午时分,典礼正式结束,袁肃安排士兵有秩序的疏散围观的民众。
疏散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任何意外,虽然老百姓们情绪很高涨,对袁肃能够接替吴承禄来管理山海关大感欢迎。可正是因为对袁肃的欢迎,所以才愈发要给这位新上任的大都督面子,该配合的配合,该表现的表现,但是绝不应该无事生乱。
随后,袁肃就在大都督府上设宴接待了那些到场的官绅、地主、企业家和外国代表等人,因为后院吴府的官邸尚且在收拾之中,所以宴席只能摆在都督府的办公区。不过这段时间都督府正好在重新装修,不少以前的陈设都搬空了,地方有的是。宴席的供应一大半是借用吴府官邸的厨房,另外一部分则是从附近酒楼订做送来。
宴席上觥筹交错,袁肃不仅对前来敬酒者都客客气气的应酒,还专门起身挨着酒桌一桌一桌的回礼,一点新官上任的架子都没有,反而还显出热情的拉拢地方士绅的姿态。
宴席直至下午两点钟方才完全散场,袁肃虽然有五分醉意,不过他酒量向来很好,这点情况完全能够掌控。他没有打算去休息,而是趁着本地重要的官僚都在场,直接请这些人到都督府会议室召开了一次会议,公布今后由自己主政时期的山海关政治制度。
山海关辖区两个县,抚宁县和临榆县,县政府的情况照旧,并不做任何太大的改动,不过两县的谘议局统一合并为山海关谘议局,谘议局议员的席位固定为三十六人。此外完全取消之前镇守使的制度,今后两县的政治工作汇报直接呈递到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做为山海关地区的常设机构,但袁肃本人并不会时常在这里,他的治所依旧设置在滦州的旅部司令部。大都督府委派一名秘书长,秘书长全权负责袁肃不在期间的政务工作,至于军务工作不管袁肃在哪里,都必须经过汇报签署之后方可执行。
前几日刚刚完成整改的两个关防团,第一团驻守临榆县,第二团则调往抚宁县。两个团军官的任命袁肃会另外进行安排。
除了这些全新的建制安排之外,袁肃顺便也提出了几个新的工作要求。
其一是他将推行全新的交通政策,翻修连接山海关至滦州的官道以及官道途中的驿站,规范这条贯穿自己整个辖区的陆面交通线的经营,包括取消不合规矩、杂乱无章的路费制度,只保留一些用以基础建设的收费。
其二则是以滦榆官道为基础,加强官道周边地区的治安,保障商路的安全,提高交通的效率。此举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扩大辖区内部的商业经济发展,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商业活动最基础的必备条件之一。若是辖区之外的商业活动,通过铁路或者海运即可,而辖区之内这八个县城之间的来往,官道是最方便和低廉的交通选择。
袁肃深知路费一直是压迫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下,所以他在规范道路运营方面是下定决心。除此之外,翻修官道一方面是为了使这条官道得意连接,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使用的效率。辖区之外的交通他管不了那么多,但辖区之内却一定要做到最好。
其三他要求临榆县和抚宁县的税政与滦州等地统一,为此大都督府还会开设税务部,由税务部统一管理辖区八县的税政。所谓税政统一,最重要的当然是地方税务与省级税务的区分,毕竟直隶省是近畿,税金还得往上面交。
在地方税务当中自然还包括直接上缴到大都督府的军费,各县所分摊的比例一致,当然若出现特殊情况,比如天灾人祸,则可以另行再议。
到场参加这次会议的官员们虽然大多醉乎乎,可任谁都不敢掉以轻心,实在精神恍惚的官员也会吩咐自己的随从一字不漏的记下袁肃的话。这可是袁肃上任一来第一次施令布政,哪怕是给要给袁肃留下第一个好印象,也得把这些事都办的清清楚楚才是。
第33章,学堂同窗
午后刚过,秋日阳光干燥又刺眼,临榆县火车站站台前面,从北京开来到的火车车头喷射出一股浓郁的水蒸气,在最后一声清长的汽笛声中总算停稳下来。袁肃在几名县政府官员与警卫员的陪同之下,站在站台中央的位置,等候着火车上走下来的人。
各节车厢陆续打开,这列开往关外的火车并没有多少旅客是到临榆县,只有零零散散个别几个旅客。很快,在靠近列车后半截的一节车厢里走出了三名身穿军装的青年,站在袁肃身边的杜预最先看到,随即立刻向袁肃示意了一下。
袁肃看了过去,转而带着热情的笑容快步向那三名身穿军装的青年迎了上去。
“一卿,赞熏,你们啊,这都拖延了多少个月才肯到来,真是想煞我也。”
这三名身穿军装的青年其中二人不是别人,正是陆军预备大学堂与袁肃同期的袁绩熙、董政国二人,至于另外一名虽然尚且不知道名字,可从对方与袁绩熙、董政国穿着一样学员军装来看,显然也是陆军预备大学堂毕业的学员。
袁绩熙、董政国等三人各自提着行李,看到袁肃亲自到火车站站台来迎接,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动。要知道虽然大家是同期毕业生,可袁肃一则是大总统袁世凯的侄子,二则现在又是堂堂的山海关大都督,身份地位的差别是不可能没有的。然而即便如此,袁肃还能如此这般的礼贤下士,怎能不引人感慨万千。
“袁都督公事繁忙还亲自到站台迎接,实在叫我等诚惶诚恐。”袁绩熙很客气的说道。
“是呀是呀,梓镜兄完全不必如此,我们正准备叫车去大都督府呢。”董政国性子粗狂,倒是没像袁绩熙那样称呼袁肃为都督。
“瞧你们说,你们可不知道,我是天天盼着你们能早些到,倒是你们偏偏还这么迟才到。别的不说,大家同期同窗,你们又肯屈尊降贵来我麾下,我岂能不尽地主之谊?先不说那么多了,马车就在外面,上了车再说。”袁肃笑着说道,随即示意警卫员去帮忙提行李。
一行人在往车站外走去的时候,袁肃顺便向袁绩熙、董政国介绍了陪同在旁的几位临榆县官员,捎带的也把临榆县目前的情况说了一下。袁绩熙则把跟着自己与董政国一起来的另外一位学员做了介绍,对方姓纪,名伏义,表字凌普,并非是陆军预备大学出身,而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辎科二期毕业生,之前一直在陆军预备大学留校助教,如今结伴同行而来。
袁肃对纪伏义的名字倒是一点也不熟悉,历史上似乎并没有这一号人物。他仔细打量了一下对方,此人身材拔高、身形并不算壮实,不过无论是从站姿还是走姿上,都能看出一股刚刚正正的气势,十足的是一个严于律己的军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管是军官学校还是预备学堂,大家都是保定军校出身,不分离我。既然这位纪兄弟不嫌来投,我自然是无比欢迎也无比荣幸。今后大家就是自己人,千万不要客气。”袁肃爽快的笑着说道。
“承蒙袁都督不弃,伏义今后甘为袁都督前驱。”纪伏义很郑重的说道。
“哈哈,瞧瞧,才说不要客气,你还这么客气,太见外了。来来来,上车上车。”
在前往大都督府的路上,袁肃询问三人为何会迟了这么久才来。袁绩熙本打算说的委婉一些,不过话才说了一半,一旁的董政国却在一旁冷声冷气的埋怨起来。整件事要分为两个部分,一开始二人已经安排好行程预备在九月初就动身前往滦州,却没想到吴光新暗中捣乱,让学堂留他们又瞎忙活了一阵。
初就把这件事办了。”袁肃表情很随意的说道。
“这……护军使变大都督,还要办仪式?大人,您刚才都说了这是明摆着降职,还搞仪式会不会有些不好看……”杜预有几分忧虑的说道。
“职衔只是小事,你看,总统府还不是让我继续治理之前的地方。更何况,越是不好看,越是要高调的宣扬,如此一来就能清楚会不会有人看不起咱们。这叫敲山震虎,懂吗?”袁肃带着一丝笑容说道。
“唉,既然是大人的吩咐,我也只能照办了。今后没了护军使,我们也只能称您为都督大人了。”杜预一脸无奈的说道。
“大都督比护军使威风多了,想想三国时期的大都督,那可是指点江山的大人物。不说了,你赶紧去吧。”袁肃谈笑似的说道。
第32章,新官上任
袁肃并没有料到吴立可会把山海关大都督就职仪式办得如此隆重,尽管他之前一直认为要高调、要敲山震虎、要立威,可真的到了这一天却发现现场的情况远远超乎想象。
就职仪式就在之前镇守使署衙,几天前刚刚更换了一面崭新的牌匾,上面是铜铸着“大都督府”四个字。署衙原本是在临榆县东郊,大门前是非常宽敞的马路,附近也没有太多密集的民居,可以说是一片很开阔的地区。
当袁肃乘坐特意装饰过的礼车从赈灾总司令行营赶到署衙时,整个署衙居然被人群围的水泄不通,这不光是正大门外宽敞的马路,而是署衙所座落的大院都被黑压压的人群包围了起来。礼车在距离署衙还有八百米左右的地方便已经寸步难行,折腾了十多分钟车队才算皮涛斩浪的抵达正大门口。
全场面的人群少说也有数万人之众,事后袁肃才知道洋河水库筹备处把那一万多民工全调了过来,但令人惊讶的是据说这一万多民工基本上都站在外围,根本挤不进去。事实上在这一天到场参观典礼的民众中,一大半是接受袁肃救助计划的本地百姓,另外一部分是跟着人群来凑热闹,也有一部分是慕名前来。
在署衙门庭里见到县长吴立可时,吴立可同样是一副满头大汗,他慌慌张张的解释自己只与洋河水库筹备处协商,抽调部分民工来捧场制造一下热烈的气氛,打死都没想到一下子会来这么多人。他还生怕这些人会发生挤压、踩踏,又或者是莫名其妙的暴x动,场面一旦混乱了,那可绝对是一发不可收拾。
面对如此盛大的典礼仪式,袁肃甚至有些不太适应,他原本嘱咐吴立可办的好一点是希望敲山震虎,没想到今天来了这么多,倒像是临榆县老百姓要对自己“敲山震虎”。不过总的来说,能有这么多人到场参加,也算是给足了面子,同时间接的证明了他本人在临榆县的威望人气有多么高。
平头老百姓们自然只能站在门外,甚至连稍微有身份的士绅地主也只能站在门口,只有一些名副其实的大官绅、大豪绅、大地主才能陪同在袁肃左右。整个场面就如同众星捧月,所有人都希望能跟袁肃凑的近一些,以彰显自己与新上任大都督的关系好。
一番前奏的仪式过去之后,袁肃登上署衙大门口搭建的礼台上,通过临时连接的扩音器向在场所有人做了一篇不长的就职演讲。尽管他的演讲与其他官僚一样,都是尽量说一些好话,再说一些希望和展望,毕竟新官上任能说的也只能是这些。然而他的演讲当中却故意用了一些有力量的词语,比如把“尽力”改为“一定”,又比如把“希望什么”改为“三年之内一定实现”等等。
演讲当中给了老百姓一个具体数量的等待,自然要比以往的官僚主义大有不同,更显出一种可以收买人心的公信力。
到了晌午时分,典礼正式结束,袁肃安排士兵有秩序的疏散围观的民众。
疏散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任何意外,虽然老百姓们情绪很高涨,对袁肃能够接替吴承禄来管理山海关大感欢迎。可正是因为对袁肃的欢迎,所以才愈发要给这位新上任的大都督面子,该配合的配合,该表现的表现,但是绝不应该无事生乱。
随后,袁肃就在大都督府上设宴接待了那些到场的官绅、地主、企业家和外国代表等人,因为后院吴府的官邸尚且在收拾之中,所以宴席只能摆在都督府的办公区。不过这段时间都督府正好在重新装修,不少以前的陈设都搬空了,地方有的是。宴席的供应一大半是借用吴府官邸的厨房,另外一部分则是从附近酒楼订做送来。
宴席上觥筹交错,袁肃不仅对前来敬酒者都客客气气的应酒,还专门起身挨着酒桌一桌一桌的回礼,一点新官上任的架子都没有,反而还显出热情的拉拢地方士绅的姿态。
宴席直至下午两点钟方才完全散场,袁肃虽然有五分醉意,不过他酒量向来很好,这点情况完全能够掌控。他没有打算去休息,而是趁着本地重要的官僚都在场,直接请这些人到都督府会议室召开了一次会议,公布今后由自己主政时期的山海关政治制度。
山海关辖区两个县,抚宁县和临榆县,县政府的情况照旧,并不做任何太大的改动,不过两县的谘议局统一合并为山海关谘议局,谘议局议员的席位固定为三十六人。此外完全取消之前镇守使的制度,今后两县的政治工作汇报直接呈递到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做为山海关地区的常设机构,但袁肃本人并不会时常在这里,他的治所依旧设置在滦州的旅部司令部。大都督府委派一名秘书长,秘书长全权负责袁肃不在期间的政务工作,至于军务工作不管袁肃在哪里,都必须经过汇报签署之后方可执行。
前几日刚刚完成整改的两个关防团,第一团驻守临榆县,第二团则调往抚宁县。两个团军官的任命袁肃会另外进行安排。
除了这些全新的建制安排之外,袁肃顺便也提出了几个新的工作要求。
其一是他将推行全新的交通政策,翻修连接山海关至滦州的官道以及官道途中的驿站,规范这条贯穿自己整个辖区的陆面交通线的经营,包括取消不合规矩、杂乱无章的路费制度,只保留一些用以基础建设的收费。
其二则是以滦榆官道为基础,加强官道周边地区的治安,保障商路的安全,提高交通的效率。此举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扩大辖区内部的商业经济发展,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商业活动最基础的必备条件之一。若是辖区之外的商业活动,通过铁路或者海运即可,而辖区之内这八个县城之间的来往,官道是最方便和低廉的交通选择。
袁肃深知路费一直是压迫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下,所以他在规范道路运营方面是下定决心。除此之外,翻修官道一方面是为了使这条官道得意连接,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使用的效率。辖区之外的交通他管不了那么多,但辖区之内却一定要做到最好。
其三他要求临榆县和抚宁县的税政与滦州等地统一,为此大都督府还会开设税务部,由税务部统一管理辖区八县的税政。所谓税政统一,最重要的当然是地方税务与省级税务的区分,毕竟直隶省是近畿,税金还得往上面交。
在地方税务当中自然还包括直接上缴到大都督府的军费,各县所分摊的比例一致,当然若出现特殊情况,比如天灾人祸,则可以另行再议。
到场参加这次会议的官员们虽然大多醉乎乎,可任谁都不敢掉以轻心,实在精神恍惚的官员也会吩咐自己的随从一字不漏的记下袁肃的话。这可是袁肃上任一来第一次施令布政,哪怕是给要给袁肃留下第一个好印象,也得把这些事都办的清清楚楚才是。
第33章,学堂同窗
午后刚过,秋日阳光干燥又刺眼,临榆县火车站站台前面,从北京开来到的火车车头喷射出一股浓郁的水蒸气,在最后一声清长的汽笛声中总算停稳下来。袁肃在几名县政府官员与警卫员的陪同之下,站在站台中央的位置,等候着火车上走下来的人。
各节车厢陆续打开,这列开往关外的火车并没有多少旅客是到临榆县,只有零零散散个别几个旅客。很快,在靠近列车后半截的一节车厢里走出了三名身穿军装的青年,站在袁肃身边的杜预最先看到,随即立刻向袁肃示意了一下。
袁肃看了过去,转而带着热情的笑容快步向那三名身穿军装的青年迎了上去。
“一卿,赞熏,你们啊,这都拖延了多少个月才肯到来,真是想煞我也。”
这三名身穿军装的青年其中二人不是别人,正是陆军预备大学堂与袁肃同期的袁绩熙、董政国二人,至于另外一名虽然尚且不知道名字,可从对方与袁绩熙、董政国穿着一样学员军装来看,显然也是陆军预备大学堂毕业的学员。
袁绩熙、董政国等三人各自提着行李,看到袁肃亲自到火车站站台来迎接,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动。要知道虽然大家是同期毕业生,可袁肃一则是大总统袁世凯的侄子,二则现在又是堂堂的山海关大都督,身份地位的差别是不可能没有的。然而即便如此,袁肃还能如此这般的礼贤下士,怎能不引人感慨万千。
“袁都督公事繁忙还亲自到站台迎接,实在叫我等诚惶诚恐。”袁绩熙很客气的说道。
“是呀是呀,梓镜兄完全不必如此,我们正准备叫车去大都督府呢。”董政国性子粗狂,倒是没像袁绩熙那样称呼袁肃为都督。
“瞧你们说,你们可不知道,我是天天盼着你们能早些到,倒是你们偏偏还这么迟才到。别的不说,大家同期同窗,你们又肯屈尊降贵来我麾下,我岂能不尽地主之谊?先不说那么多了,马车就在外面,上了车再说。”袁肃笑着说道,随即示意警卫员去帮忙提行李。
一行人在往车站外走去的时候,袁肃顺便向袁绩熙、董政国介绍了陪同在旁的几位临榆县官员,捎带的也把临榆县目前的情况说了一下。袁绩熙则把跟着自己与董政国一起来的另外一位学员做了介绍,对方姓纪,名伏义,表字凌普,并非是陆军预备大学出身,而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辎科二期毕业生,之前一直在陆军预备大学留校助教,如今结伴同行而来。
袁肃对纪伏义的名字倒是一点也不熟悉,历史上似乎并没有这一号人物。他仔细打量了一下对方,此人身材拔高、身形并不算壮实,不过无论是从站姿还是走姿上,都能看出一股刚刚正正的气势,十足的是一个严于律己的军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管是军官学校还是预备学堂,大家都是保定军校出身,不分离我。既然这位纪兄弟不嫌来投,我自然是无比欢迎也无比荣幸。今后大家就是自己人,千万不要客气。”袁肃爽快的笑着说道。
“承蒙袁都督不弃,伏义今后甘为袁都督前驱。”纪伏义很郑重的说道。
“哈哈,瞧瞧,才说不要客气,你还这么客气,太见外了。来来来,上车上车。”
在前往大都督府的路上,袁肃询问三人为何会迟了这么久才来。袁绩熙本打算说的委婉一些,不过话才说了一半,一旁的董政国却在一旁冷声冷气的埋怨起来。整件事要分为两个部分,一开始二人已经安排好行程预备在九月初就动身前往滦州,却没想到吴光新暗中捣乱,让学堂留他们又瞎忙活了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