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大明海图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作问世,取得实绩,方可令人信服。然眼下此种诗作实在太少,难以形成风气,也难令人信服。”
张灵素尚在沉吟之时,郑冲顿了顿续道:“而且钱阁老此论,极易引出唐宋诗之争,扬唐抑宋或扬宋抑唐。前有七子派和竟陵派先后纵横天下,诗必盛唐挟裹文士,反其道而黜唐崇宋,难免会成为另一种偏颇,而从本朝诗文之道来看,当提倡唐宋并重,兼宗双修,方才能成本朝新的诗文之道。”
张灵素听了之后,秀眉微蹙道:“夫君以为当如何推行此道呢?”
郑冲道:“要行此道,当回到起初,对唐诗之识,当从盛唐之诗,阔至全唐。本朝诗必盛唐,不但目光狭隘,未看全唐诗文之道起落,如何能认知其后继起的宋诗?宋之严羽的《沧浪诗话》对本朝影响深远,盛唐与宋诗之争实源于此。自严羽之说行,本朝奉以为律令,谈诗者必学杜,必汉魏、盛唐,而诗道之榛芜弥甚。其实,本朝诗道,只论盛唐,不识古学之从来,不知古人之用心,不明初、盛、中、晚,四唐诗文源起流变,唐人一代之诗,实则各有神髓,各有气候。诗文不当以时分界定格,而既然唐代之诗不必如汉魏,那么宋代之诗何必专门祖祧盛唐呢?”
张灵素听了后陷入沉思,施福也在思索,而殷贤、吴侈则大眼瞪小眼,不知少爷所云。
郑冲说得兴起,接着续道:“此刻要想变革独尊盛唐之痼疾,当摧陷旧垒,荡涤迷雾,当鼓励文人士子尽学全唐诗文,继而才能引入宋诗之风。扭转独尊盛唐诗文之风,使天下文士明白,古今之诗总萃于唐而畅遂于宋。总萃乃是境界,宋之畅遂则是格局,境界要高,格局要大,故二者不但不可轩轾,而且应兼宗兼尚,结合互补。唐诗为根底,宋诗为枝叶,参互唐宋,甚至综贯宋元,开阔诗学识见,不拘一格,契合愈深,揄扬愈激,方能厚积薄发。若钱阁老只局限引入宋诗,而未能有大家气派,纵贯唐宋元诗文承续,或难有大成。”
说到这里时,只听门外一人鼓掌喝彩而至:“好个唐诗为根底,宋诗为枝叶,参互唐宋,综贯宋元,不拘一格,契合愈深,揄扬愈激,厚积薄发。老夫刚到石井书院,便得听如此高谈雄论,真乃不虚此行。”
循声望去,只见厅门外进来几人,当中有认识的黄汝良、沈崇阳、徐光启,而说话的却是一位不认识的青袍老者。这几人当中,除了不认识的青袍老者外,居然还跟了一位高鼻深目的洋人。
黄汝良捻着胡须笑道:“博文,快来见过季弢先生!”郑冲微微一愣,季弢先生是谁啊,脑海中也没印象,但还是依言上前行礼。
身后张灵素、施福两个却毕恭毕敬的跟上行礼,看来两人是认识这老者的。
那青袍老者笑着扶起郑冲道:“小友不必多礼,老夫黄文照,泉州人氏,今趟赴石井书院相会教友,不想听得小友高论,一时激赏,出言打扰了。”
郑冲连忙道:“能得黄老先生赞誉,小子与有荣焉。”黄文照?郑冲这才回想起来,原来季弢先生说的是此人啊。
这黄文照也是泉州名士,明末理学大家,字丽甫,号季弢,又因终生不仕,时人称为黄布衣,泉州府同安人。所著有《道南一脉》、《孝经》、《仁诠》、《太极图》、《理学经纬》诸书。
与黄文照见礼后,徐光启又笑着引见那洋人道:“博文,快来见过这位泰西贤者,艾儒略先生。”
艾儒略?郑冲也表示记忆资料库中没有,但也依言上前见礼。
徐光启笑道:“博文,你别看这位艾儒略先生是泰西传教士,他可是熟知咱们中华文化的。天启年间,他便已经到了福建,在福建十余年之久,足迹遍及八闽。与泉州地方官吏、士大夫、教徒广泛交游。艾儒略先生尊重我国文化,得到福建诸多名士赞许,闽中名流聚集福州与他论道的多不胜数。艾儒略先生学识渊博,对天文、历学均有研究,且精通汉学,有西来孔子之称。”
郑冲听徐光启介绍了之后,才知道这传教士艾儒略这么牛啊。
那艾儒略也回了一礼,居然是汉礼,而且用纯正的闽语笑着说道:“子先兄不必介绍,我和他很熟的。”
众人皆是微微一惊,郑冲暗暗叫苦,谁来告诉我,这洋人和自己怎么认识的啊!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作问世,取得实绩,方可令人信服。然眼下此种诗作实在太少,难以形成风气,也难令人信服。”
张灵素尚在沉吟之时,郑冲顿了顿续道:“而且钱阁老此论,极易引出唐宋诗之争,扬唐抑宋或扬宋抑唐。前有七子派和竟陵派先后纵横天下,诗必盛唐挟裹文士,反其道而黜唐崇宋,难免会成为另一种偏颇,而从本朝诗文之道来看,当提倡唐宋并重,兼宗双修,方才能成本朝新的诗文之道。”
张灵素听了之后,秀眉微蹙道:“夫君以为当如何推行此道呢?”
郑冲道:“要行此道,当回到起初,对唐诗之识,当从盛唐之诗,阔至全唐。本朝诗必盛唐,不但目光狭隘,未看全唐诗文之道起落,如何能认知其后继起的宋诗?宋之严羽的《沧浪诗话》对本朝影响深远,盛唐与宋诗之争实源于此。自严羽之说行,本朝奉以为律令,谈诗者必学杜,必汉魏、盛唐,而诗道之榛芜弥甚。其实,本朝诗道,只论盛唐,不识古学之从来,不知古人之用心,不明初、盛、中、晚,四唐诗文源起流变,唐人一代之诗,实则各有神髓,各有气候。诗文不当以时分界定格,而既然唐代之诗不必如汉魏,那么宋代之诗何必专门祖祧盛唐呢?”
张灵素听了后陷入沉思,施福也在思索,而殷贤、吴侈则大眼瞪小眼,不知少爷所云。
郑冲说得兴起,接着续道:“此刻要想变革独尊盛唐之痼疾,当摧陷旧垒,荡涤迷雾,当鼓励文人士子尽学全唐诗文,继而才能引入宋诗之风。扭转独尊盛唐诗文之风,使天下文士明白,古今之诗总萃于唐而畅遂于宋。总萃乃是境界,宋之畅遂则是格局,境界要高,格局要大,故二者不但不可轩轾,而且应兼宗兼尚,结合互补。唐诗为根底,宋诗为枝叶,参互唐宋,甚至综贯宋元,开阔诗学识见,不拘一格,契合愈深,揄扬愈激,方能厚积薄发。若钱阁老只局限引入宋诗,而未能有大家气派,纵贯唐宋元诗文承续,或难有大成。”
说到这里时,只听门外一人鼓掌喝彩而至:“好个唐诗为根底,宋诗为枝叶,参互唐宋,综贯宋元,不拘一格,契合愈深,揄扬愈激,厚积薄发。老夫刚到石井书院,便得听如此高谈雄论,真乃不虚此行。”
循声望去,只见厅门外进来几人,当中有认识的黄汝良、沈崇阳、徐光启,而说话的却是一位不认识的青袍老者。这几人当中,除了不认识的青袍老者外,居然还跟了一位高鼻深目的洋人。
黄汝良捻着胡须笑道:“博文,快来见过季弢先生!”郑冲微微一愣,季弢先生是谁啊,脑海中也没印象,但还是依言上前行礼。
身后张灵素、施福两个却毕恭毕敬的跟上行礼,看来两人是认识这老者的。
那青袍老者笑着扶起郑冲道:“小友不必多礼,老夫黄文照,泉州人氏,今趟赴石井书院相会教友,不想听得小友高论,一时激赏,出言打扰了。”
郑冲连忙道:“能得黄老先生赞誉,小子与有荣焉。”黄文照?郑冲这才回想起来,原来季弢先生说的是此人啊。
这黄文照也是泉州名士,明末理学大家,字丽甫,号季弢,又因终生不仕,时人称为黄布衣,泉州府同安人。所著有《道南一脉》、《孝经》、《仁诠》、《太极图》、《理学经纬》诸书。
与黄文照见礼后,徐光启又笑着引见那洋人道:“博文,快来见过这位泰西贤者,艾儒略先生。”
艾儒略?郑冲也表示记忆资料库中没有,但也依言上前见礼。
徐光启笑道:“博文,你别看这位艾儒略先生是泰西传教士,他可是熟知咱们中华文化的。天启年间,他便已经到了福建,在福建十余年之久,足迹遍及八闽。与泉州地方官吏、士大夫、教徒广泛交游。艾儒略先生尊重我国文化,得到福建诸多名士赞许,闽中名流聚集福州与他论道的多不胜数。艾儒略先生学识渊博,对天文、历学均有研究,且精通汉学,有西来孔子之称。”
郑冲听徐光启介绍了之后,才知道这传教士艾儒略这么牛啊。
那艾儒略也回了一礼,居然是汉礼,而且用纯正的闽语笑着说道:“子先兄不必介绍,我和他很熟的。”
众人皆是微微一惊,郑冲暗暗叫苦,谁来告诉我,这洋人和自己怎么认识的啊!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