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淄川复兴计划(三) (2/2)
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钢铁鲜血烈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惨叫,半大孩子的惨叫,撕心裂肺的惨叫!虽然明知道那半大小子是投毒的贼人,罪该万死,可叫成这样酸秀才听起来还是毛骨悚然。等等……这样的叫声绝不是用鞭子蘸盐水抽就能发出来的,一定是某种惨烈无比的酷刑!难……难道是……
东厂、锦衣卫种种被严重妖魔化的酷刑在范中举脑袋里过了一遍,作为一个读书人,他的想象力比较丰富,相应的胆子也比较小,于是乎酸秀才基本上是自己把自己忽悠瘸了,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可一想到自己以后的生计问题,他不又得又产生了“姑且给凶暴之人效力”的哀叹。
在范中举的心目中,那个周王府的郡君已经沦为心狠手辣、暴虐无情的代名词,她有各种刑法撬开贼人之口,并以此为乐……屋子里传来的阵阵哭声更是证明了这一点,那个半大小子肯定是扛不住,全招了!
“全招了”的半大小子的哭声最终也低了下去,脑补无极限的范中举心里咯噔一声——怕是死了!虽然击毙一个胆敢投毒的贼人没什么错,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谁也管不了,可活活虐死间直是……最毒妇人心啊!
正当酸秀才心中郡君的形象黑化程度又增添一份之时,赫然看到投毒的半大小子在一个侍女带领下走出门来,他换了一身衣服,身上似乎干净了许多,有细心包扎过的痕迹,还散发这一股药味儿,这情形让酸秀才大惑不解——莫非方才的响动根本不是拷打,而是救治?
一个年轻的女声从屋中传来:“喜乐,你带六子去海越树那里念红毛经,如果有人想打他的主意,格杀勿论。嗯哪,范先生请进。”
洛英以和蔼的目光打量着面前的这位秀才,心里轻叹道:果然古时候的读书人都自以为高人一等,与众不同。
方才那个甚至不知道自己姓啥的“六子”,是典型的属于社会最底层,根本就没被别人当人,自己也没把自己当人的存在。帮派的头目对他并无恩情,维系忠诚的唯一手段就是恐惧,只要自己显露出远比那个头目更强的势力,并对他显示出乱世中稀有的仁慈,那么驱使他吐露真情甚至彻底收服,并不困难,而面前这位“智识阶层”则困难的多。
智识阶层?没错,别看范中举现在混的又穷又惨,但细细想来,能读的起书的,怎么说也是百里挑一的家底,而已经有了功名不是童生的存在,或许能算是千里挑一的精英?
范中举的态度也证实了他“精英”自我认定,他对郡君可谓尊敬,但远没有六子那种根本不把自己当人的程度,用现代的话来形容,他是来应聘高管的,不是来应聘普通员工的。
“高管么?”洛英心说道,“那让我看看你有没有这个资格吧?”
“甲申国难,先帝殉国,西寇未平,东虏弥炽,白骨盈野,生灵涂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洛英一字一句地说着,同时观察着范中举的表情活动,当她确认不是完全一脸懵逼后,抛出了最后一句,“范先生可有兴国安邦之策?”
酸秀才的表情简直是买了几十年彩票的人忽然被告知中了头奖,被拎到讲台上发表感想——一半是受宠若惊,一半是如履薄冰。洛英满怀期待地洗耳恭听范中举的高见,结果上来就被“仁义”糊了一脸。
“……大军秋毫无犯,仁也,施粥救助万民,义也,以仁伐不仁,以义讨不义,岂能不胜?……”
说的好,但没有意义!这就是洛英心里对范中举长篇大论的评价,为了结束这种毫无意义的嘴炮,她急忙把话题转入实际——“大军未到,粮草先行,奈何战乱频仍,淄川境内十室九空,无粮则无兵,无兵何以为战?”
范中举一副运筹帷幄的高冷状:“学生以为,我军乃仁义之师,切不可横征暴敛,让百姓遭殃,学生恳请郡君以大义为号,号召百姓为讨贼募捐军费……”
脑洞甚大,但没有卵用!这就是洛英现在的感受,话说范中举是怎么得出老百姓没有缴税的能力却有募捐的能力的结论的?这厮的“大义”是黄金白银生产机么?
在瞅了沉醉于“募捐讨贼”的完美计划的范中举,确定这厮和自己不属于同一位面之后,洛英本着破罐子破摔的原则,又问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对付敌军的骑兵,二是兵卒着甲有何建议。
范中举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非常符合生物学基本原理——敌军战马多为公马,见到母马必然寻思苟且之事,敌阵大乱,可一举剿灭,而且就算母马不够,母驴、母骡子凑数也行啊!
范中举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异常切合物理学基本原理——兵贵神速,普通兵卒尽可能轻装上阵,至于第一排的开路先锋,反正敌军箭矢只会从前面过来,前半面披甲即可,这样不仅节省了成本,还有一个妙处,就是谁也不敢临阵脱逃……
洛英听罢,心中一百万头羊驼跑过,扯淡不可怕,就怕扯淡者有文化,和范中举陨石坑级别的脑洞相比,张全蛋真算是老实本分人,而在这些偏科严重,对战争一无所知,完全靠脑洞想象来“指挥”的书生文人面前,背锅侠赵括同学绝对能算是标准、专业、强横无比的军事天才!谁信了这群眼高手低的人的瞎忽悠,谁就必败无疑,然而范中举毕竟是第一个主动来投军的读书人,直接轰走也是不太合适的。细细想来,适合酸秀才的工作只有一份,那就是——你不是自称当过私塾先生么?老老实实地给我教书去!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惨叫,半大孩子的惨叫,撕心裂肺的惨叫!虽然明知道那半大小子是投毒的贼人,罪该万死,可叫成这样酸秀才听起来还是毛骨悚然。等等……这样的叫声绝不是用鞭子蘸盐水抽就能发出来的,一定是某种惨烈无比的酷刑!难……难道是……
东厂、锦衣卫种种被严重妖魔化的酷刑在范中举脑袋里过了一遍,作为一个读书人,他的想象力比较丰富,相应的胆子也比较小,于是乎酸秀才基本上是自己把自己忽悠瘸了,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可一想到自己以后的生计问题,他不又得又产生了“姑且给凶暴之人效力”的哀叹。
在范中举的心目中,那个周王府的郡君已经沦为心狠手辣、暴虐无情的代名词,她有各种刑法撬开贼人之口,并以此为乐……屋子里传来的阵阵哭声更是证明了这一点,那个半大小子肯定是扛不住,全招了!
“全招了”的半大小子的哭声最终也低了下去,脑补无极限的范中举心里咯噔一声——怕是死了!虽然击毙一个胆敢投毒的贼人没什么错,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谁也管不了,可活活虐死间直是……最毒妇人心啊!
正当酸秀才心中郡君的形象黑化程度又增添一份之时,赫然看到投毒的半大小子在一个侍女带领下走出门来,他换了一身衣服,身上似乎干净了许多,有细心包扎过的痕迹,还散发这一股药味儿,这情形让酸秀才大惑不解——莫非方才的响动根本不是拷打,而是救治?
一个年轻的女声从屋中传来:“喜乐,你带六子去海越树那里念红毛经,如果有人想打他的主意,格杀勿论。嗯哪,范先生请进。”
洛英以和蔼的目光打量着面前的这位秀才,心里轻叹道:果然古时候的读书人都自以为高人一等,与众不同。
方才那个甚至不知道自己姓啥的“六子”,是典型的属于社会最底层,根本就没被别人当人,自己也没把自己当人的存在。帮派的头目对他并无恩情,维系忠诚的唯一手段就是恐惧,只要自己显露出远比那个头目更强的势力,并对他显示出乱世中稀有的仁慈,那么驱使他吐露真情甚至彻底收服,并不困难,而面前这位“智识阶层”则困难的多。
智识阶层?没错,别看范中举现在混的又穷又惨,但细细想来,能读的起书的,怎么说也是百里挑一的家底,而已经有了功名不是童生的存在,或许能算是千里挑一的精英?
范中举的态度也证实了他“精英”自我认定,他对郡君可谓尊敬,但远没有六子那种根本不把自己当人的程度,用现代的话来形容,他是来应聘高管的,不是来应聘普通员工的。
“高管么?”洛英心说道,“那让我看看你有没有这个资格吧?”
“甲申国难,先帝殉国,西寇未平,东虏弥炽,白骨盈野,生灵涂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洛英一字一句地说着,同时观察着范中举的表情活动,当她确认不是完全一脸懵逼后,抛出了最后一句,“范先生可有兴国安邦之策?”
酸秀才的表情简直是买了几十年彩票的人忽然被告知中了头奖,被拎到讲台上发表感想——一半是受宠若惊,一半是如履薄冰。洛英满怀期待地洗耳恭听范中举的高见,结果上来就被“仁义”糊了一脸。
“……大军秋毫无犯,仁也,施粥救助万民,义也,以仁伐不仁,以义讨不义,岂能不胜?……”
说的好,但没有意义!这就是洛英心里对范中举长篇大论的评价,为了结束这种毫无意义的嘴炮,她急忙把话题转入实际——“大军未到,粮草先行,奈何战乱频仍,淄川境内十室九空,无粮则无兵,无兵何以为战?”
范中举一副运筹帷幄的高冷状:“学生以为,我军乃仁义之师,切不可横征暴敛,让百姓遭殃,学生恳请郡君以大义为号,号召百姓为讨贼募捐军费……”
脑洞甚大,但没有卵用!这就是洛英现在的感受,话说范中举是怎么得出老百姓没有缴税的能力却有募捐的能力的结论的?这厮的“大义”是黄金白银生产机么?
在瞅了沉醉于“募捐讨贼”的完美计划的范中举,确定这厮和自己不属于同一位面之后,洛英本着破罐子破摔的原则,又问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对付敌军的骑兵,二是兵卒着甲有何建议。
范中举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非常符合生物学基本原理——敌军战马多为公马,见到母马必然寻思苟且之事,敌阵大乱,可一举剿灭,而且就算母马不够,母驴、母骡子凑数也行啊!
范中举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异常切合物理学基本原理——兵贵神速,普通兵卒尽可能轻装上阵,至于第一排的开路先锋,反正敌军箭矢只会从前面过来,前半面披甲即可,这样不仅节省了成本,还有一个妙处,就是谁也不敢临阵脱逃……
洛英听罢,心中一百万头羊驼跑过,扯淡不可怕,就怕扯淡者有文化,和范中举陨石坑级别的脑洞相比,张全蛋真算是老实本分人,而在这些偏科严重,对战争一无所知,完全靠脑洞想象来“指挥”的书生文人面前,背锅侠赵括同学绝对能算是标准、专业、强横无比的军事天才!谁信了这群眼高手低的人的瞎忽悠,谁就必败无疑,然而范中举毕竟是第一个主动来投军的读书人,直接轰走也是不太合适的。细细想来,适合酸秀才的工作只有一份,那就是——你不是自称当过私塾先生么?老老实实地给我教书去!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