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大国航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歼七来自于米格21,这是一款典型的高空高速战斗机,这款飞机在设计的时候,目标是为了达到2马赫的最大速度,而不是为了做什么高机动的格斗动作,所以,这款飞机想要让它拥有F-16的机动性,那是相当困难的。
现在,西方已经开始大量地装备三代机,而国内只有用落后的二代机来和他们抗衡,在没有外界的援助的情况下,己方只能是利用现有的战机来改进了。
对歼七的改进,就是在这种思想下开始的,在各种的魔改方案里面,歼七E无疑是一款具有分水岭的机型。
这款飞机的最大改动,就是它的机翼,说起它的机翼来,就得说起眼前的沙教授。
其实,对歼七的机翼改进虽然是在几年前立项的,但是,沙教授和歼七的结缘,却要追溯得更早。
1982年,当时的沙教授已经是西工大的著名教师了,作为专门的航空专业的导师,他带着自己的学生到了132厂实习,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发现了歼七战机的很多无奈,比如说,这款战机的机头虽然换装了新的航电,但是因为没有把握,还是在机头增加了一百多千克的配重,同时,战机的性能并不高,尤其是中低空亚跨音速机动性差、航程短和起飞着陆性能差等缺陷,严重地制约着这款战机的性能的发挥。
作为一名航空教育工作者,沙教授对战机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并不是正统的科班出身,他是从军队上来的,以前曾经在海航呆过,就是进行飞机机务保障的,在那里,他不断地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最终成为了西工大的教授,正是因为有这种经历,他也知道对战斗机部队来说,他们期待着更好的飞机的那种迫切心情。
所以,沙教授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介入了歼七的研究,当然,最初是没有任何的科研经费的,他的研究,就是带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时候,就把提高歼七机动性作为一个课题。
沙教授经过几年的研究,也就逐渐地汇聚到了改进飞机的机翼形状来提升飞机性能的这样一种思路上来,西工大对此进行了肯定,而且开始进入了系统的研究之中。
一直到后来,132厂也在对外军机贸易中赚了不少的钱,于是,就进行了一条龙的合作,132厂提供资金,进行厂校的联合,对歼七的改进进行预研。
其中当然也经过了不少的挫折,但是到后来,1987年的时候,这个改动终于立项了,而且成为了空军重点关注的项目。
改机翼、改发动机的这些方案,可以改善飞机中低空机动性、航程和起降性能,提高飞机的作战效能,同时还保持歼7的“轻小灵活”和价格便宜的优势。
当时,项目成功立项之后,成为了国内的一次典范,这是国内第一次将企业与高校成功结合在一起。科研、生产优势的结合与互补,同时,按照研发的惯例,这种项目的研发,还是以总师制为研制方案... -->>
歼七来自于米格21,这是一款典型的高空高速战斗机,这款飞机在设计的时候,目标是为了达到2马赫的最大速度,而不是为了做什么高机动的格斗动作,所以,这款飞机想要让它拥有F-16的机动性,那是相当困难的。
现在,西方已经开始大量地装备三代机,而国内只有用落后的二代机来和他们抗衡,在没有外界的援助的情况下,己方只能是利用现有的战机来改进了。
对歼七的改进,就是在这种思想下开始的,在各种的魔改方案里面,歼七E无疑是一款具有分水岭的机型。
这款飞机的最大改动,就是它的机翼,说起它的机翼来,就得说起眼前的沙教授。
其实,对歼七的机翼改进虽然是在几年前立项的,但是,沙教授和歼七的结缘,却要追溯得更早。
1982年,当时的沙教授已经是西工大的著名教师了,作为专门的航空专业的导师,他带着自己的学生到了132厂实习,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发现了歼七战机的很多无奈,比如说,这款战机的机头虽然换装了新的航电,但是因为没有把握,还是在机头增加了一百多千克的配重,同时,战机的性能并不高,尤其是中低空亚跨音速机动性差、航程短和起飞着陆性能差等缺陷,严重地制约着这款战机的性能的发挥。
作为一名航空教育工作者,沙教授对战机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并不是正统的科班出身,他是从军队上来的,以前曾经在海航呆过,就是进行飞机机务保障的,在那里,他不断地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最终成为了西工大的教授,正是因为有这种经历,他也知道对战斗机部队来说,他们期待着更好的飞机的那种迫切心情。
所以,沙教授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介入了歼七的研究,当然,最初是没有任何的科研经费的,他的研究,就是带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时候,就把提高歼七机动性作为一个课题。
沙教授经过几年的研究,也就逐渐地汇聚到了改进飞机的机翼形状来提升飞机性能的这样一种思路上来,西工大对此进行了肯定,而且开始进入了系统的研究之中。
一直到后来,132厂也在对外军机贸易中赚了不少的钱,于是,就进行了一条龙的合作,132厂提供资金,进行厂校的联合,对歼七的改进进行预研。
其中当然也经过了不少的挫折,但是到后来,1987年的时候,这个改动终于立项了,而且成为了空军重点关注的项目。
改机翼、改发动机的这些方案,可以改善飞机中低空机动性、航程和起降性能,提高飞机的作战效能,同时还保持歼7的“轻小灵活”和价格便宜的优势。
当时,项目成功立项之后,成为了国内的一次典范,这是国内第一次将企业与高校成功结合在一起。科研、生产优势的结合与互补,同时,按照研发的惯例,这种项目的研发,还是以总师制为研制方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