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重回80当大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王安大致提纲挈领地说了一番,以他的身份,自然没有人反驳。
科学家们不懂产业界的事情。管产业战略的行政人员,也没什么底气。
毕竟人家是实打实市场经济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经验,你行你上啊!哔哔个啥?
人家公司一年卖出去三四十亿美元销售额的电脑、在全美个人电脑市场的占有率比IBM还强,而且是“办公电脑”这个细分领域的绝对霸主,行业内其他品牌加起来都没王安卖得多,这个成绩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注:王安这个牌子,当时在全部“个人电脑”的总领域内,是达不到50%市场占有率的,因为光北美就有苹果的APPLE-II,还有Commodore和Spectrum,都是当年自有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欧洲还有法国人的一些牌子,曰本人的NEC在80年代也有跟其他几个公司联合研发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
这些牌子在其他方面都比王安强,王安的优势是“文档处理最便捷专业,而且便宜,去掉了其他非办公功能”。不过当时电脑很贵,除了用来科研的,基本上都是用来办公的,几乎没人拿电脑打游戏,所以办公电脑在个人电脑里占比很高)
王安一开始发言的时候,还力求姿态公允一些,免得让人觉得他是跟IBM同行相轻。
此刻一看中方人员都不反驳,心态就又好了一些。
他给儿子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儿子继续往下展开,说说“开放式系统存在的兼容性弊端”等详细技术问题。
刚才他本人说的那些,是说给行政人员听的。他让儿子说的那些,就是说给技术人员听的了。
刚使完眼色,他还忍不住瞥了一眼会议室一角那两个在拍照的人——今天的座谈会,也是要有照片留档的,万一什么时候要上新闻呢,或者以后要编纂行业发展史呢。会议室注席台上,还挂着横幅。
王安揣摩着,一会儿说不得要拉下老脸,问科委宣传口子的工作人员,要一点照片收藏一下。
回去之后,也好让卡宁汉和约翰.钱伯斯看看:我儿子可是到了国外,也能跟外国的产业科技主管部门的人谈笑自若、并且受他们重视的!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服他接我的班!
嗯,至于是参加了什么座谈会,可以含糊过去。
八六三什么的,美国人肯定没听说过,哪怕你解释清楚了他们也会轻视。
那就跟卡宁汉他们说,这是一次“不亚于‘尤里卡计划’——也就是欧洲人对标‘星球大战计划’的计划的座谈会”!
蹭名计划这种事情,大家都会干。
王列被父亲鼓舞,也就洋洋洒洒说起技术细节来。他这人没什么开拓性,但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备好了功课来有的放矢,着实忽悠得人一愣一愣,以为“虎父无犬子”呢。
大伙儿非常礼貌地花了15分钟听王列说技术细节,说完之后,刚才提问的行政人员扫视了一圈全场,似乎在询问大家有没有什么看法,尤其目光在顾骜那儿停留了一下。
“张先生,小顾同志,我们对美国的产业界情况不太了解,不知你们二位有什么要补充的?”
“我是做半导体的,只为电脑集成商提供最好的芯片,这些不是很了解。”张仲谋率先置身事外。
“我觉得王先生说的技术细节,都对,非常精辟,对我也很有启发——个人电脑,乃至小型机、服务器,其操作系统在从封闭式系统向开放式系统转化的过程中,所容易出现的技术风险,王先生几乎都说对了。”顾骜中肯地点评了一句。
不过,王安和王列听了,却一点都不觉得放松。
顾骜这语气,明显是后面马上要跟“但是”啊。
连委里的那名行政人员都听出来了,主动追问:“但是呢?”
顾骜轻轻一笑:“也谈不上但是,我倒是想到了一个笑话——王总,这个笑话您一定不陌生,因为是发生在你的老对手IBM身上的,IBM当年要不是因为这个笑话,也不会有王安电脑了。”
顾骜一句话就压制了王安的插话。
毕竟他直接挑明了这是IBM的笑话,而王安电脑就是靠着IBM无视的市场崛起的。
而其他所有听众,一下子都激起了兴趣。
如今传媒闭塞,并没有什么行业励志故事能听,国内企业家都在拿《松下幸之助传》和《亨利福特传》作为管理学教材呢,顾骜能说出一个IBM的干货黑料,大家也好引以为戒啊。
“40年前,IBM的老板托马斯.沃森说:世界上只需要5台计算机就够了。当时他的算法错了么?其实也没错,因为那时候的计算机,都是最尖端国家科研机构才需要的。
他觉得,同盟国四大国每个国家的首都放一台巨型机,整个国家的科研体系都搬到这台巨型机附近,需要算力的时候就申请机时,不就行了么?这么昂贵的东西,造太多不是浪费?
我们中国人或许对这种情景更不陌生了,因为我们穷嘛,直... -->>
王安大致提纲挈领地说了一番,以他的身份,自然没有人反驳。
科学家们不懂产业界的事情。管产业战略的行政人员,也没什么底气。
毕竟人家是实打实市场经济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经验,你行你上啊!哔哔个啥?
人家公司一年卖出去三四十亿美元销售额的电脑、在全美个人电脑市场的占有率比IBM还强,而且是“办公电脑”这个细分领域的绝对霸主,行业内其他品牌加起来都没王安卖得多,这个成绩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注:王安这个牌子,当时在全部“个人电脑”的总领域内,是达不到50%市场占有率的,因为光北美就有苹果的APPLE-II,还有Commodore和Spectrum,都是当年自有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欧洲还有法国人的一些牌子,曰本人的NEC在80年代也有跟其他几个公司联合研发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
这些牌子在其他方面都比王安强,王安的优势是“文档处理最便捷专业,而且便宜,去掉了其他非办公功能”。不过当时电脑很贵,除了用来科研的,基本上都是用来办公的,几乎没人拿电脑打游戏,所以办公电脑在个人电脑里占比很高)
王安一开始发言的时候,还力求姿态公允一些,免得让人觉得他是跟IBM同行相轻。
此刻一看中方人员都不反驳,心态就又好了一些。
他给儿子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儿子继续往下展开,说说“开放式系统存在的兼容性弊端”等详细技术问题。
刚才他本人说的那些,是说给行政人员听的。他让儿子说的那些,就是说给技术人员听的了。
刚使完眼色,他还忍不住瞥了一眼会议室一角那两个在拍照的人——今天的座谈会,也是要有照片留档的,万一什么时候要上新闻呢,或者以后要编纂行业发展史呢。会议室注席台上,还挂着横幅。
王安揣摩着,一会儿说不得要拉下老脸,问科委宣传口子的工作人员,要一点照片收藏一下。
回去之后,也好让卡宁汉和约翰.钱伯斯看看:我儿子可是到了国外,也能跟外国的产业科技主管部门的人谈笑自若、并且受他们重视的!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服他接我的班!
嗯,至于是参加了什么座谈会,可以含糊过去。
八六三什么的,美国人肯定没听说过,哪怕你解释清楚了他们也会轻视。
那就跟卡宁汉他们说,这是一次“不亚于‘尤里卡计划’——也就是欧洲人对标‘星球大战计划’的计划的座谈会”!
蹭名计划这种事情,大家都会干。
王列被父亲鼓舞,也就洋洋洒洒说起技术细节来。他这人没什么开拓性,但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备好了功课来有的放矢,着实忽悠得人一愣一愣,以为“虎父无犬子”呢。
大伙儿非常礼貌地花了15分钟听王列说技术细节,说完之后,刚才提问的行政人员扫视了一圈全场,似乎在询问大家有没有什么看法,尤其目光在顾骜那儿停留了一下。
“张先生,小顾同志,我们对美国的产业界情况不太了解,不知你们二位有什么要补充的?”
“我是做半导体的,只为电脑集成商提供最好的芯片,这些不是很了解。”张仲谋率先置身事外。
“我觉得王先生说的技术细节,都对,非常精辟,对我也很有启发——个人电脑,乃至小型机、服务器,其操作系统在从封闭式系统向开放式系统转化的过程中,所容易出现的技术风险,王先生几乎都说对了。”顾骜中肯地点评了一句。
不过,王安和王列听了,却一点都不觉得放松。
顾骜这语气,明显是后面马上要跟“但是”啊。
连委里的那名行政人员都听出来了,主动追问:“但是呢?”
顾骜轻轻一笑:“也谈不上但是,我倒是想到了一个笑话——王总,这个笑话您一定不陌生,因为是发生在你的老对手IBM身上的,IBM当年要不是因为这个笑话,也不会有王安电脑了。”
顾骜一句话就压制了王安的插话。
毕竟他直接挑明了这是IBM的笑话,而王安电脑就是靠着IBM无视的市场崛起的。
而其他所有听众,一下子都激起了兴趣。
如今传媒闭塞,并没有什么行业励志故事能听,国内企业家都在拿《松下幸之助传》和《亨利福特传》作为管理学教材呢,顾骜能说出一个IBM的干货黑料,大家也好引以为戒啊。
“40年前,IBM的老板托马斯.沃森说:世界上只需要5台计算机就够了。当时他的算法错了么?其实也没错,因为那时候的计算机,都是最尖端国家科研机构才需要的。
他觉得,同盟国四大国每个国家的首都放一台巨型机,整个国家的科研体系都搬到这台巨型机附近,需要算力的时候就申请机时,不就行了么?这么昂贵的东西,造太多不是浪费?
我们中国人或许对这种情景更不陌生了,因为我们穷嘛,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