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汉末皇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气,谈及颍川时,便说其“时奇节”。所谓“奇节”,即有仕宦结党和游侠风气的意思。
钟繇给伏泉将颍川的地理风情一一介绍,谈及颍川士族寒门之间的“剽悍”、“剽轻”的风气,却是一点儿也不避讳,倒是让伏泉又对着颍川士族之间有了更深的认识。
随后,便该是钟繇介绍颍川人杰了,在钟繇将一些如“荀氏八龙”这些老一辈的颍川才俊介绍之后,随后伏泉便听到了不少熟悉已经成名颍川的名字,如司马徽、荀彧、荀谌、荀攸、戏志才、辛评、郭图等等,皆乃名士能臣之辈。
对此,伏泉不由暗叹,这便是曹操和袁绍能够起家的基石,就是自己老家徐州和它的人才储备比起来,认真比较也是差了不少。
想到后来罗贯中借用司马徽之名,打广告的那句“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伏泉也是戳之以鼻,诚然二人有才能不假,可是如果只靠着一两个逆天才子,就想着夺天下,无疑是痴人说梦。
在伏泉看来,如果要打广告的话,倒不如说“若得颍川之士,天下可定”来的实在。虽然这也有夸大之嫌,但无疑,在党锢解除以后,以此时天下各州郡人才储备来看,颍川之士明显独居榜首。
“打起来了!”
“颍川竖子动剑了!”
……
远方,突然传来呼喝之声,惊动了正在商谈的两人,伏泉和钟繇皆是面露诧异,随后循声望去,却是那些赌博的兵卒人里,有两人在不知何故,在军中私斗了。
只见,一头戴庶巾,儒士打扮的年青男子,披头散发的手持长剑,对着伏泉麾下的板楯蛮兵挥剑,长剑挥舞之下,那手无兵器的板楯蛮兵只能四处躲闪。
好在板楯蛮人善于近身搏击,在那颍川儒士的进攻下,并未有多少损伤,不过那儒士剑术也很了得,若不阻止,说不得会出人命。
眼见那儒士剑挥得愈演愈烈,大有对方不死便不罢休的意思,伏泉连忙呼喝,命令麾下兵士,将那两人收押,下了儒士的剑,带到自己面前询问。军中严禁私斗,若是二人不给自己一个交代,不说那动剑的儒士,就是自己麾下那板楯蛮兵,也少不得被惩处。
待得二人被带上来时,那儒士披散的头发业已草草整理了下,看着倒是个俊秀的青年,只是却不知道何以动粗。
伏泉刚想问话,却冷不防听到身边的钟繇,忽然惊喝道“徐福!”
话语出口,也是生生把伏泉的问话给咽了下去,带着一丝考究的神情,愣愣的看着面前这徐福,暗道,这人不会真是他吧?
“元常识得此人?”
待伏泉话问完,钟繇回道“回禀平寇,此人乃繇之同乡徐元直,略有才学,却好侠义,殊为可惜……”
是他!
绝对没错!
一定是他!
前世的时候,伏泉犹记得几个可悲的人物,其中一个人叫徐庶,当然,在徐庶改名之前,他却叫徐福,颍川郡长社县人。
而随着钟繇介绍,伏泉可以确定,面前之人就是那徐庶没错,毕竟,现在这家伙可没有为人报仇后,改过自新而改名的。
当时,徐庶杀人后,用土白粉涂于脸上,披散着头发逃走,被官吏抓住。后来官吏问徐庶叫什么名字,徐庶一句话也不说,官吏于是把徐庶绑在柱子上作出准备肢解的样子,并击鼓下令周围市场里的人出来辨认,但都不敢说认识这个人。最后,徐庶的朋友出现,一起将徐庶救走,徐庶非常感激,并且痛定思过,于是不再舞枪弄棒,一改自己平时的剽轻奇节,转而改名,去学舍认真求学。
但是同舍的学生们都嫌弃徐庶先前做贼,凡事都不肯与徐庶一起。徐庶于是每天都起床的特别早,一个人打扫卫生,不管什么事都先问问别人的意见,认真学习儒学。渐渐的,徐庶对于儒家的经义学问都非常精通,这才有后来他“折节学问”的趣闻传播。
至于说徐庶可悲,原因自然十分简单,罗贯中那句“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就说明了一切?当然了,徐庶真正去曹操那里,原因可不是老罗说的那样,他去曹魏那里,完全是和刘备有关系。
那时曹操南下,大破新野,刘备不听劝非要带着百姓逃脱,拖慢了逃跑进度,徐庶与诸葛亮一起行至长板坡时被曹操击溃,这时候徐庶的母亲也被曹操抓了去。
然后,才有徐庶言“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来辞别刘备,为了母亲转投曹操,否则,这位颍川寒门名士,起码在蜀汉,也能官至高位。
当然,后世所谓“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却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徐庶非但不是一言不发,而是说了很多话。否则徐庶决不可能会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的,毕竟,除非是曹操傻了,不然才不用千石的官职,去养一个什么建议都不提的谋士的。
想到这里,伏泉顿觉这事情有意思得多了,毕竟,记忆里徐庶可是标准寒门士子,是十分适合自己拉拢的颍川人才,而且不说忠义的话,徐庶真是一个不错的谋士。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气,谈及颍川时,便说其“时奇节”。所谓“奇节”,即有仕宦结党和游侠风气的意思。
钟繇给伏泉将颍川的地理风情一一介绍,谈及颍川士族寒门之间的“剽悍”、“剽轻”的风气,却是一点儿也不避讳,倒是让伏泉又对着颍川士族之间有了更深的认识。
随后,便该是钟繇介绍颍川人杰了,在钟繇将一些如“荀氏八龙”这些老一辈的颍川才俊介绍之后,随后伏泉便听到了不少熟悉已经成名颍川的名字,如司马徽、荀彧、荀谌、荀攸、戏志才、辛评、郭图等等,皆乃名士能臣之辈。
对此,伏泉不由暗叹,这便是曹操和袁绍能够起家的基石,就是自己老家徐州和它的人才储备比起来,认真比较也是差了不少。
想到后来罗贯中借用司马徽之名,打广告的那句“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伏泉也是戳之以鼻,诚然二人有才能不假,可是如果只靠着一两个逆天才子,就想着夺天下,无疑是痴人说梦。
在伏泉看来,如果要打广告的话,倒不如说“若得颍川之士,天下可定”来的实在。虽然这也有夸大之嫌,但无疑,在党锢解除以后,以此时天下各州郡人才储备来看,颍川之士明显独居榜首。
“打起来了!”
“颍川竖子动剑了!”
……
远方,突然传来呼喝之声,惊动了正在商谈的两人,伏泉和钟繇皆是面露诧异,随后循声望去,却是那些赌博的兵卒人里,有两人在不知何故,在军中私斗了。
只见,一头戴庶巾,儒士打扮的年青男子,披头散发的手持长剑,对着伏泉麾下的板楯蛮兵挥剑,长剑挥舞之下,那手无兵器的板楯蛮兵只能四处躲闪。
好在板楯蛮人善于近身搏击,在那颍川儒士的进攻下,并未有多少损伤,不过那儒士剑术也很了得,若不阻止,说不得会出人命。
眼见那儒士剑挥得愈演愈烈,大有对方不死便不罢休的意思,伏泉连忙呼喝,命令麾下兵士,将那两人收押,下了儒士的剑,带到自己面前询问。军中严禁私斗,若是二人不给自己一个交代,不说那动剑的儒士,就是自己麾下那板楯蛮兵,也少不得被惩处。
待得二人被带上来时,那儒士披散的头发业已草草整理了下,看着倒是个俊秀的青年,只是却不知道何以动粗。
伏泉刚想问话,却冷不防听到身边的钟繇,忽然惊喝道“徐福!”
话语出口,也是生生把伏泉的问话给咽了下去,带着一丝考究的神情,愣愣的看着面前这徐福,暗道,这人不会真是他吧?
“元常识得此人?”
待伏泉话问完,钟繇回道“回禀平寇,此人乃繇之同乡徐元直,略有才学,却好侠义,殊为可惜……”
是他!
绝对没错!
一定是他!
前世的时候,伏泉犹记得几个可悲的人物,其中一个人叫徐庶,当然,在徐庶改名之前,他却叫徐福,颍川郡长社县人。
而随着钟繇介绍,伏泉可以确定,面前之人就是那徐庶没错,毕竟,现在这家伙可没有为人报仇后,改过自新而改名的。
当时,徐庶杀人后,用土白粉涂于脸上,披散着头发逃走,被官吏抓住。后来官吏问徐庶叫什么名字,徐庶一句话也不说,官吏于是把徐庶绑在柱子上作出准备肢解的样子,并击鼓下令周围市场里的人出来辨认,但都不敢说认识这个人。最后,徐庶的朋友出现,一起将徐庶救走,徐庶非常感激,并且痛定思过,于是不再舞枪弄棒,一改自己平时的剽轻奇节,转而改名,去学舍认真求学。
但是同舍的学生们都嫌弃徐庶先前做贼,凡事都不肯与徐庶一起。徐庶于是每天都起床的特别早,一个人打扫卫生,不管什么事都先问问别人的意见,认真学习儒学。渐渐的,徐庶对于儒家的经义学问都非常精通,这才有后来他“折节学问”的趣闻传播。
至于说徐庶可悲,原因自然十分简单,罗贯中那句“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就说明了一切?当然了,徐庶真正去曹操那里,原因可不是老罗说的那样,他去曹魏那里,完全是和刘备有关系。
那时曹操南下,大破新野,刘备不听劝非要带着百姓逃脱,拖慢了逃跑进度,徐庶与诸葛亮一起行至长板坡时被曹操击溃,这时候徐庶的母亲也被曹操抓了去。
然后,才有徐庶言“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来辞别刘备,为了母亲转投曹操,否则,这位颍川寒门名士,起码在蜀汉,也能官至高位。
当然,后世所谓“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却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徐庶非但不是一言不发,而是说了很多话。否则徐庶决不可能会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的,毕竟,除非是曹操傻了,不然才不用千石的官职,去养一个什么建议都不提的谋士的。
想到这里,伏泉顿觉这事情有意思得多了,毕竟,记忆里徐庶可是标准寒门士子,是十分适合自己拉拢的颍川人才,而且不说忠义的话,徐庶真是一个不错的谋士。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