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汉末皇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大堂内,几人随后闲聊,伏泉随后在等钟繇的时候,向那几名钟氏的长辈询问钟氏如今的情况,无外乎是钟氏在如今黄巾乱起,党锢解除后,准备如何安排族中精英的情况。
言语之中,伏泉还十分热切的透露自己虚心纳才,不吝渴望钟氏人才来他麾下,只是很显然,伏泉的这话被钟氏这些老家伙无视了,他们抬出自己与曾经的当然领袖李膺有亲,暂时不需要伏泉的照顾。
听后,伏泉不以为意,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能够这么轻而易举的就让颍川这些党人士族,改变对自己的敌对立场,向自己靠拢的话,那除非自己能和后来的曹操遇到的良机一样,才有可能。
否则,如果袁绍不是立足河北后,扶持河北士族,而打压随他起家的汝颍士族的话,也不会造成袁绍的河南老底子集体出走,以至于后来袁绍麾下的颍川士族集体在袁绍的眼皮子底下,投向曹操。
或许这其中有一开始袁绍为了照顾曹操这个小弟,而送人才给曹操使用的原因,但若非颍川士族感觉不到自己在河北受到打压,又怎么会最终倾力帮助曹操呢?实在是当时的情况下,天下的势力早已形成多数,不少诸侯麾下都有自己的精英班底,他们这些颍川士族再想压宝无疑很难,也很没有什么能够让他们选择的了,最终无疑曹操这个尚处困难中的潜力股十分合适他们。
毕竟,初期的曹操麾下,除了自己的曹氏、夏侯氏宗族亲信外,外姓的文武很少,对于颍川这些自古便喜欢跻身政治的士族来说,无疑是非常好的选择,起码比起去其他早就有不少班底的诸侯那里来说,选择曹操明显不会让他们再耗费太多争权夺利的精力。
而且,不止是汝颍士族,就是其他各地投机得晚,没有从一开始压宝的士族,多数不都是看清楚曹操麾下的政治人才匮乏而去的吗?
可是,很明显,他们的算盘打得也不好,虽然身处逆境,但是曹操可并不接招。曹操自幼心智早熟,总是因为阉宦后人而备受世族歧视,而且对于这些世族的心思也十分明白,特别是这些士族之间,互通有无的关系,使得曹操一直忌惮。
想想看,颍川荀氏可是曹操麾下最重要的政治方面的人才支撑,仅仅荀彧一个人,就给曹操推荐了荀攸、郭嘉、钟繇、陈群、司马懿、杜袭、戏志才等士族人才,可见士族之间互通有无的关系。
这里面,虽然有袁绍占据河北后,为了控制北方,大力提拔北方士族,造成他麾下北方人才鼎盛,而河南等地士族人才,因为并非出身北方,不能立足于河北,在河北出不了头,只能另投他人的缘故,但也充分可见士族之间的人脉影响力。
后来曹操得到了颍川士族的大力支持,但他对士族始终是心存防备的,他知道士族之间互通有无,如果放任不管,会尾大不掉,所以他对士族的信任始终是有限的。
而原本一直歧视他的颍川士族,竟然如此大力支持他,明显让曹操这个多疑的“神经质”十分忌惮,所以始终曹操都没有让士族掌握兵权。如荀彧、荀攸、陈群、司马懿等,始终都只是谋士,而掌握兵权的,始终都是曹氏、夏侯氏等亲信,或者是张辽、徐晃等非士族将领。
因此,曹操时代,士族势力始终没有过分出头,只能在政治领域出彩。而且,对于士族,曹操是既利用,同时也在打压。比如边让、孔融、荀彧、崔琰、杨修等士族名士,都死于曹操之手,这其中,虽然也有着其他原因,但多数还是因为曹操个人出色的政治手段。
然而,到了曹丕继位后,或许因为自己出身,以及夺位时士族出力多,使得曹丕对士族却过分信任了,改变了曹操一直限制士族的初衷。
最简单明了的,便是司马懿、陈群在曹操时代,职位都不高,更没有染指兵权,但在曹丕继位后,二人都位极人臣,且都开始掌握兵权。比如陈群在曹操时代,仅仅是侍中,曹丕继位几年后,他官至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司马懿在曹操时代,只是军司马,曹丕继位后,司马懿官至抚军、假节,加给事中、录尚书事。曹丕临死前,还任命司马懿、陈群、曹真为顾命大臣,并高诉曹叡,三人可完全信任。
当然,如果仅仅是重视士族,这还不会完全影响曹魏皇权对于朝堂和地方的掌控,而曹丕更疯狂的是,他不仅仅是重用士族,而且还同时打压和限制宗族势力。
对于曹氏和夏侯氏宗族,曹操一直非常信任,如曹洪、曹仁、曹真、曹休、夏侯渊、夏侯惇等,都是曹操麾下手握重兵的大将。
只是曹丕继位后,大概是出于他夺位后的艰辛缘故,曹丕对自家兄弟甚是防备,使得曹魏的宗族势力,一改曹操时期的鼎盛。比如曹彰的离奇死亡,曹植被严厉看管,而曹丕的其他兄弟,也都同样被严格看管,如囚犯一般。当然如曹真、曹休这些非亲兄弟将领,虽然也被曹丕重用,但受信任程度却不如陈群、司马懿这些士族人才。
并且,在国家的选官政策上,曹丕也改变了曹操原本重用寒门人士的政策,而重用士族之人。毕竟在用人方面,曹操是坚持“唯才是举”的原则,不看出身,如五子良将、李典、许褚、典韦等人,都不是出身大族的人脉,可是却都得到曹操的重用。
然而到了曹丕,他对于寒门士人,却是极其不重视,甚至他还通过了陈群提出的对于士族而言是福音的九品中正制,选人上完全向士族倾斜。
从此之后,曹魏选人才,比汉选人才方式更加明确。主要看出身为主,原本就势力巨大的门阀士族势力,一下子又进入了质的飞跃发...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大堂内,几人随后闲聊,伏泉随后在等钟繇的时候,向那几名钟氏的长辈询问钟氏如今的情况,无外乎是钟氏在如今黄巾乱起,党锢解除后,准备如何安排族中精英的情况。
言语之中,伏泉还十分热切的透露自己虚心纳才,不吝渴望钟氏人才来他麾下,只是很显然,伏泉的这话被钟氏这些老家伙无视了,他们抬出自己与曾经的当然领袖李膺有亲,暂时不需要伏泉的照顾。
听后,伏泉不以为意,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能够这么轻而易举的就让颍川这些党人士族,改变对自己的敌对立场,向自己靠拢的话,那除非自己能和后来的曹操遇到的良机一样,才有可能。
否则,如果袁绍不是立足河北后,扶持河北士族,而打压随他起家的汝颍士族的话,也不会造成袁绍的河南老底子集体出走,以至于后来袁绍麾下的颍川士族集体在袁绍的眼皮子底下,投向曹操。
或许这其中有一开始袁绍为了照顾曹操这个小弟,而送人才给曹操使用的原因,但若非颍川士族感觉不到自己在河北受到打压,又怎么会最终倾力帮助曹操呢?实在是当时的情况下,天下的势力早已形成多数,不少诸侯麾下都有自己的精英班底,他们这些颍川士族再想压宝无疑很难,也很没有什么能够让他们选择的了,最终无疑曹操这个尚处困难中的潜力股十分合适他们。
毕竟,初期的曹操麾下,除了自己的曹氏、夏侯氏宗族亲信外,外姓的文武很少,对于颍川这些自古便喜欢跻身政治的士族来说,无疑是非常好的选择,起码比起去其他早就有不少班底的诸侯那里来说,选择曹操明显不会让他们再耗费太多争权夺利的精力。
而且,不止是汝颍士族,就是其他各地投机得晚,没有从一开始压宝的士族,多数不都是看清楚曹操麾下的政治人才匮乏而去的吗?
可是,很明显,他们的算盘打得也不好,虽然身处逆境,但是曹操可并不接招。曹操自幼心智早熟,总是因为阉宦后人而备受世族歧视,而且对于这些世族的心思也十分明白,特别是这些士族之间,互通有无的关系,使得曹操一直忌惮。
想想看,颍川荀氏可是曹操麾下最重要的政治方面的人才支撑,仅仅荀彧一个人,就给曹操推荐了荀攸、郭嘉、钟繇、陈群、司马懿、杜袭、戏志才等士族人才,可见士族之间互通有无的关系。
这里面,虽然有袁绍占据河北后,为了控制北方,大力提拔北方士族,造成他麾下北方人才鼎盛,而河南等地士族人才,因为并非出身北方,不能立足于河北,在河北出不了头,只能另投他人的缘故,但也充分可见士族之间的人脉影响力。
后来曹操得到了颍川士族的大力支持,但他对士族始终是心存防备的,他知道士族之间互通有无,如果放任不管,会尾大不掉,所以他对士族的信任始终是有限的。
而原本一直歧视他的颍川士族,竟然如此大力支持他,明显让曹操这个多疑的“神经质”十分忌惮,所以始终曹操都没有让士族掌握兵权。如荀彧、荀攸、陈群、司马懿等,始终都只是谋士,而掌握兵权的,始终都是曹氏、夏侯氏等亲信,或者是张辽、徐晃等非士族将领。
因此,曹操时代,士族势力始终没有过分出头,只能在政治领域出彩。而且,对于士族,曹操是既利用,同时也在打压。比如边让、孔融、荀彧、崔琰、杨修等士族名士,都死于曹操之手,这其中,虽然也有着其他原因,但多数还是因为曹操个人出色的政治手段。
然而,到了曹丕继位后,或许因为自己出身,以及夺位时士族出力多,使得曹丕对士族却过分信任了,改变了曹操一直限制士族的初衷。
最简单明了的,便是司马懿、陈群在曹操时代,职位都不高,更没有染指兵权,但在曹丕继位后,二人都位极人臣,且都开始掌握兵权。比如陈群在曹操时代,仅仅是侍中,曹丕继位几年后,他官至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司马懿在曹操时代,只是军司马,曹丕继位后,司马懿官至抚军、假节,加给事中、录尚书事。曹丕临死前,还任命司马懿、陈群、曹真为顾命大臣,并高诉曹叡,三人可完全信任。
当然,如果仅仅是重视士族,这还不会完全影响曹魏皇权对于朝堂和地方的掌控,而曹丕更疯狂的是,他不仅仅是重用士族,而且还同时打压和限制宗族势力。
对于曹氏和夏侯氏宗族,曹操一直非常信任,如曹洪、曹仁、曹真、曹休、夏侯渊、夏侯惇等,都是曹操麾下手握重兵的大将。
只是曹丕继位后,大概是出于他夺位后的艰辛缘故,曹丕对自家兄弟甚是防备,使得曹魏的宗族势力,一改曹操时期的鼎盛。比如曹彰的离奇死亡,曹植被严厉看管,而曹丕的其他兄弟,也都同样被严格看管,如囚犯一般。当然如曹真、曹休这些非亲兄弟将领,虽然也被曹丕重用,但受信任程度却不如陈群、司马懿这些士族人才。
并且,在国家的选官政策上,曹丕也改变了曹操原本重用寒门人士的政策,而重用士族之人。毕竟在用人方面,曹操是坚持“唯才是举”的原则,不看出身,如五子良将、李典、许褚、典韦等人,都不是出身大族的人脉,可是却都得到曹操的重用。
然而到了曹丕,他对于寒门士人,却是极其不重视,甚至他还通过了陈群提出的对于士族而言是福音的九品中正制,选人上完全向士族倾斜。
从此之后,曹魏选人才,比汉选人才方式更加明确。主要看出身为主,原本就势力巨大的门阀士族势力,一下子又进入了质的飞跃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