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大年初一的早上,要放开门炮,这个任务当然还是冯振昌的,他先起床,放了一挂两千响的鞭炮。
冯一平穿上父母给他买的新衣服,一件蓝色格子的夹克衫,一条墨绿色灯芯绒的裤子,一双翻毛牛皮鞋。买的时候梅义良帮着参考,考虑耐穿的同时,还兼顾了下时尚,所以都还不错。
记忆中好多年吧,没有在大年初一穿上一身的新衣服,冯一平感觉还是蛮好。他特别中意那双牛皮鞋,里面有绒,穿起来很暖和。
不像北方是吃饺子,他们这家里早上是吃面,而且是用鱼煮面,取“年年有余”的意思。
一条鲤鱼,处理好后切断,放在锅里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加水煮,煮熟以后加入面条,再打很多荷包蛋进去,锅里汤再煮开,加入小葱,加一点味精,就开吃。
很简单的做法,但很美味,冯一平后来在外面反复做了多次,就是做不出这个味来。
家里牵的油面,冯一平是百吃不厌,父母当然给他夹了很多鱼,好几个鸡蛋,至于面,那就是个搭头而已。
早饭还没吃完呢,拜年的就来了。
初一的时候,没有外面的人来拜年,都是塆里的后辈到长辈家拜年。隔壁冯卫东的小女儿第一个来,一会,文华、文辉等冯一平的几个堂侄,还有同一房的那些没成年的后辈,穿着新衣服,都来了。
也不能怪他们来的早,这里的规矩,拜年都要在上午,下午拜年,被认为是不懂礼的。
冯一平很理解这些小家伙的心情,原来他也和他们一样。一年就这么一次,能从各家拿到各种吃的,生怕到中午饭前该去拜年的人家都没走完,那不是少了一大块收入嘛。
为了免得兜里装满了,还要跑回家里清空耽误时间,好多小孩子都是直接背着书包来的。
这个时候,他们的嘴都很甜,进门先问好,然后就说家里大人教的吉祥话,冯振昌放下碗,去放鞭炮表示欢迎,梅秋萍则一个个的招呼,给每人都装上糖、苹果,桔子、饼干、奶油瓜子等,至于花生这些家家都有的东西,就看他们要不要。
今年买的多,梅秋萍也比往年大方,知道这里不少好东西,还给的多,其它房的小孩子也来。从辈分上说,全塆的小孩子都是冯振昌的晚辈,而且大多是孙辈,曾孙辈的,给他拜年也理所当然。
虽然给出去的东西多,冯振昌和梅秋萍还是很高兴,前几年,只有一些瓜子花生,炸的云彩果等这些家家都有,不是很稀罕的东西,同一房的后辈当然要来,但塆里的其它孩子来的很少。今年塆里的孩子来这么多,其实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这种成就感平时花钱也买不到。
冯一平吃完早饭,也要出去拜年。他现在去拜年,当然不是为了那些吃的,而是出于礼节。半大小子去拜年,当然不好空着手,一般都是带两瓶酒。好在要去的地方不多,也就三个叔叔家,隔壁的冯卫东和冯家升两家,再加上冯振昌的好伙计冯明志家,一共六家。
六家加起来就是十二瓶酒,当然没有买那么多。因为他送出去多少瓶,照样会回来多少瓶。比如他去冯卫东家拜年,带两瓶酒,一会冯宏兵也会带着两瓶就来他家拜年,人情往来就是这样。
这个时候家家的人都多,主要都是那些小拜年客一拨接一拨的,他也就每家坐一会,说会话,然后放下礼物就走。当然不会让他空手走,每家都要给包烟,抓些东西塞给他,于是等他回到家时,装酒的袋子里塞的满满的,口袋里也满满的。
梅秋萍笑,“看来出去一趟不错嘛,拿这么多东西回来,要不要再夺取几家。”
冯一平也觉得挺有意思,把烟挑出来给冯振昌,口袋里的东西全部掏出来,放到袋子里,给梅秋萍,“刚好,我怕拜年的来的多,买的东西不够。”
梅秋萍说,“再来十几个都够,买的时候就想到了。”
冯振昌也笑,“这些都是你拜年拜回来的好东西,还是你自己留着吧。”
正月初二,是去外婆家拜年的日子。
冯宏兵外婆家也在下面,比梅家塆更远一些,和他妹妹一起,三个人结伴。
是他们新年里第一次出远门,两家都放了很长的鞭炮,两家的家长都送到后岗上,再三叮嘱,路上小心,一路顺顺利利的,东西不要摔了。也许重点还是在这后面一句,因为三个人都两手不空,都拿着糖酒和罐头。
一路上,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都在迎来送往。路上逐渐汇合了其它人,都是去拜年的。路上也碰到上去拜年的亲戚,冯一平就碰到大姨二姨家的老表们上来拜年,一个表姐说,“哎呦一平,你穿这身还真好看。”
表哥们则是感觉,虽然就短短一年的时间,原本那个很腼腆,有些害羞,不太爱讲话的表弟大方了许多,话也多了起来。
紧赶慢赶的,9点多到了外公家,好些人不在家。小舅不在,外婆娘家还有一个弟弟健在,四兄弟里还没成家的小舅每年去拜年。表弟妹们也都不在,全都去了各自外婆家,二舅和三舅妈也不在,他们和孩子们一起去的。
外公准备好了糖和酒,大舅带着冯一平去塆里的堂舅家拜年,说实话,这些堂舅,基本没什么来往,谁是谁,冯一平都分不清楚,二十来户人家,他拜年拜了一半,都是进门叫一声舅,问声过年好,喝杯糖水,舅舅们问几句家里的情况,关心下他的学习,放下礼物就去下一家,最后,赶在中午前,到了王昌宁家。
王昌宁也去外婆家了,他姐姐在家,还是印象当中的那么朴素实在。家里还有其它客人也在,冯一平都不太认识,也到了饭点,冯一平被强留着吃中午饭。
菜都没吃几口,就有王昌宁的叔伯家来请,看到冯一平,“哦,这是建中叔的外孙,昌宁的同学是吧,听说成绩很好的,那就一起去我家坐坐吧,让我们也沾沾你的才气。”
这话太过誉了,让冯一平有些无地自容的赶脚。
冯一平于是跟着一大群人去另外一家做客,照样没吃一会,又有下一家过来叫,如果不是后来梅建中来叫,...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大年初一的早上,要放开门炮,这个任务当然还是冯振昌的,他先起床,放了一挂两千响的鞭炮。
冯一平穿上父母给他买的新衣服,一件蓝色格子的夹克衫,一条墨绿色灯芯绒的裤子,一双翻毛牛皮鞋。买的时候梅义良帮着参考,考虑耐穿的同时,还兼顾了下时尚,所以都还不错。
记忆中好多年吧,没有在大年初一穿上一身的新衣服,冯一平感觉还是蛮好。他特别中意那双牛皮鞋,里面有绒,穿起来很暖和。
不像北方是吃饺子,他们这家里早上是吃面,而且是用鱼煮面,取“年年有余”的意思。
一条鲤鱼,处理好后切断,放在锅里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加水煮,煮熟以后加入面条,再打很多荷包蛋进去,锅里汤再煮开,加入小葱,加一点味精,就开吃。
很简单的做法,但很美味,冯一平后来在外面反复做了多次,就是做不出这个味来。
家里牵的油面,冯一平是百吃不厌,父母当然给他夹了很多鱼,好几个鸡蛋,至于面,那就是个搭头而已。
早饭还没吃完呢,拜年的就来了。
初一的时候,没有外面的人来拜年,都是塆里的后辈到长辈家拜年。隔壁冯卫东的小女儿第一个来,一会,文华、文辉等冯一平的几个堂侄,还有同一房的那些没成年的后辈,穿着新衣服,都来了。
也不能怪他们来的早,这里的规矩,拜年都要在上午,下午拜年,被认为是不懂礼的。
冯一平很理解这些小家伙的心情,原来他也和他们一样。一年就这么一次,能从各家拿到各种吃的,生怕到中午饭前该去拜年的人家都没走完,那不是少了一大块收入嘛。
为了免得兜里装满了,还要跑回家里清空耽误时间,好多小孩子都是直接背着书包来的。
这个时候,他们的嘴都很甜,进门先问好,然后就说家里大人教的吉祥话,冯振昌放下碗,去放鞭炮表示欢迎,梅秋萍则一个个的招呼,给每人都装上糖、苹果,桔子、饼干、奶油瓜子等,至于花生这些家家都有的东西,就看他们要不要。
今年买的多,梅秋萍也比往年大方,知道这里不少好东西,还给的多,其它房的小孩子也来。从辈分上说,全塆的小孩子都是冯振昌的晚辈,而且大多是孙辈,曾孙辈的,给他拜年也理所当然。
虽然给出去的东西多,冯振昌和梅秋萍还是很高兴,前几年,只有一些瓜子花生,炸的云彩果等这些家家都有,不是很稀罕的东西,同一房的后辈当然要来,但塆里的其它孩子来的很少。今年塆里的孩子来这么多,其实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这种成就感平时花钱也买不到。
冯一平吃完早饭,也要出去拜年。他现在去拜年,当然不是为了那些吃的,而是出于礼节。半大小子去拜年,当然不好空着手,一般都是带两瓶酒。好在要去的地方不多,也就三个叔叔家,隔壁的冯卫东和冯家升两家,再加上冯振昌的好伙计冯明志家,一共六家。
六家加起来就是十二瓶酒,当然没有买那么多。因为他送出去多少瓶,照样会回来多少瓶。比如他去冯卫东家拜年,带两瓶酒,一会冯宏兵也会带着两瓶就来他家拜年,人情往来就是这样。
这个时候家家的人都多,主要都是那些小拜年客一拨接一拨的,他也就每家坐一会,说会话,然后放下礼物就走。当然不会让他空手走,每家都要给包烟,抓些东西塞给他,于是等他回到家时,装酒的袋子里塞的满满的,口袋里也满满的。
梅秋萍笑,“看来出去一趟不错嘛,拿这么多东西回来,要不要再夺取几家。”
冯一平也觉得挺有意思,把烟挑出来给冯振昌,口袋里的东西全部掏出来,放到袋子里,给梅秋萍,“刚好,我怕拜年的来的多,买的东西不够。”
梅秋萍说,“再来十几个都够,买的时候就想到了。”
冯振昌也笑,“这些都是你拜年拜回来的好东西,还是你自己留着吧。”
正月初二,是去外婆家拜年的日子。
冯宏兵外婆家也在下面,比梅家塆更远一些,和他妹妹一起,三个人结伴。
是他们新年里第一次出远门,两家都放了很长的鞭炮,两家的家长都送到后岗上,再三叮嘱,路上小心,一路顺顺利利的,东西不要摔了。也许重点还是在这后面一句,因为三个人都两手不空,都拿着糖酒和罐头。
一路上,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都在迎来送往。路上逐渐汇合了其它人,都是去拜年的。路上也碰到上去拜年的亲戚,冯一平就碰到大姨二姨家的老表们上来拜年,一个表姐说,“哎呦一平,你穿这身还真好看。”
表哥们则是感觉,虽然就短短一年的时间,原本那个很腼腆,有些害羞,不太爱讲话的表弟大方了许多,话也多了起来。
紧赶慢赶的,9点多到了外公家,好些人不在家。小舅不在,外婆娘家还有一个弟弟健在,四兄弟里还没成家的小舅每年去拜年。表弟妹们也都不在,全都去了各自外婆家,二舅和三舅妈也不在,他们和孩子们一起去的。
外公准备好了糖和酒,大舅带着冯一平去塆里的堂舅家拜年,说实话,这些堂舅,基本没什么来往,谁是谁,冯一平都分不清楚,二十来户人家,他拜年拜了一半,都是进门叫一声舅,问声过年好,喝杯糖水,舅舅们问几句家里的情况,关心下他的学习,放下礼物就去下一家,最后,赶在中午前,到了王昌宁家。
王昌宁也去外婆家了,他姐姐在家,还是印象当中的那么朴素实在。家里还有其它客人也在,冯一平都不太认识,也到了饭点,冯一平被强留着吃中午饭。
菜都没吃几口,就有王昌宁的叔伯家来请,看到冯一平,“哦,这是建中叔的外孙,昌宁的同学是吧,听说成绩很好的,那就一起去我家坐坐吧,让我们也沾沾你的才气。”
这话太过誉了,让冯一平有些无地自容的赶脚。
冯一平于是跟着一大群人去另外一家做客,照样没吃一会,又有下一家过来叫,如果不是后来梅建中来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