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陛下回来了 (1/2)
69中文网 zhuishulou.com,唐朝贵公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世民沉思了半响,突的凝视着陈正泰道:“你说了这么多,岂不是说,你可以解决这物价上涨?”
这就是李世民的聪明之处。
他不在乎你说的对不对,而在于,你能不能解决问题。
陈正泰正等着皇帝这句话呢!
显然,他心中早有准备,便道:“要解决,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树立一个利润较好的东西,但凡只要能让钱生出钱,那么天下的钱,便会自觉地流入这里,这市面上的钱都流入了一个地方,自然而然……市面上的钱也就少了。”
“只是……从前的时候,在人们眼里,将钱藏在家里,便能让这钱越来越值钱,因而……就有了储蓄藏钱的习惯。可到了如今,世道变了,因此,就要重新引导钱的流向。”
陈正泰生怕李世民还不够理解,于是指着这远处的河堤道:“这钱的本质,就是水,鄠县采铜,便相当于连下了暴雨。这暴雨一直下,迟早要泛滥成灾,一旦成灾,大水就会冲垮河堤,祸害百姓。因而……治理当下的问题,其本质,就是治水,此前民部所用的办法是堵,可是水就在这里,堵是堵不住的,因而……堵不如疏。学生的办法和戴胄的不一样,在学生看来,堵不如疏,怎么疏导呢,我们可以先寻一个洼地,而后再将这大水引到洼地里来,形成湖泊,如此……这大水成灾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陈正泰继续道:“那么眼下最困难的问题是,怎么选择这个洼地,又如何将水引进去。若是这洼地,对钱没有足够的吸引力,钱是不会来的。可有了吸引力,又如何让这钱于天下有好处,却也是一个问题。”
“请恩师放心,学生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只不过……单凭学生一人,只怕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有些单薄,此事,还是需请恩师来牵头,让太子来负责具体的实务,拟定细则,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律法,而学生呢,在旁打打下手,此事便能成功。”
听着陈正泰说的头头是道,又见陈正泰信誓旦旦的样子,李世民颔首:“既然堵不成,朕就等你来疏通吧?”
说到这里,他脸色凝重起来:“只是,朕丑话说在前头,此事关系重大,维系了不知多少百姓,倘若你如戴胄这般,朕绝不饶你。”
随即,李世民又瞥了一眼李承乾,脸上的威严更多了几分:“你也一样。”
李承乾:“……”
李承乾很心塞,为什么每一次好事都没有孤的份,若是惩罚,就你也一样了?
此时,李世民已经站了起来:“现在该去哪里?”
他没理一脸幽怨的李承乾,直接看向陈正泰。
陈正泰脸上露出一笑,显然已有打算。
…………
在中书省,房玄龄召集了三省六部的官员坐于此,这二十多个朝中的重臣,如往常一般,聚在此议事。
除了皇帝的朝会之外,宰相和各部的尚书,也都要齐聚一堂。
大致是在一起,沟通一下当下的政务,好让各部之间可以去除沟壑,免得各部自行其是。
此时,有文吏煮了茶来,房玄龄看着众人,呷了口茶,便道:“这几日的奏报,还有陛下的旨意,诸公都看了吧?今日清早,户部这边上了一个条子,说是此次平抑物价,东西市的市长以及交易丞有功,尤其是交易丞刘彦,功劳最大,他这些日子以来,每日在市场巡查,听说有月余功夫都没有归家了,吃住都在东市,如此干吏,真是难得啊。”
听到这里,戴胄觉得面上有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毕竟……房玄龄亲自夸口了这交易丞,其实就是肯定了民部这些日子的成绩,交易丞有功,他这民部尚书,岂不也有功劳?
各部尚书纷纷颔首。
随即,房玄龄便看向长孙无忌:“吏部这边如何看待?”
长孙无忌道:“吏部自当根据功劳大小,予以奖励。”
“很好。”房玄龄颔首点头,又对礼部尚书豆卢宽道:“礼部这里,也要费费心。”
豆卢宽明白房玄龄的意思,便道:“下官自当让人修撰一篇文章,好教天下人知道他们的功绩。”
“如此甚好。”房玄龄叹了口气:“无论如何,平抑物价的事,总算是有了眉目,我与诸公,也都可以松一口气。”
他说着,笑起来。
这公房里,顿时洋溢着轻松的气氛。
房玄龄随即又道:“接下来,我们就议一议……”
正说着,外头有文吏匆匆进来道:“房公,陛下回长安了。”
一听陛下回宫,房玄龄打起了精神,他打量着这文吏:“... -->>
李世民沉思了半响,突的凝视着陈正泰道:“你说了这么多,岂不是说,你可以解决这物价上涨?”
这就是李世民的聪明之处。
他不在乎你说的对不对,而在于,你能不能解决问题。
陈正泰正等着皇帝这句话呢!
显然,他心中早有准备,便道:“要解决,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树立一个利润较好的东西,但凡只要能让钱生出钱,那么天下的钱,便会自觉地流入这里,这市面上的钱都流入了一个地方,自然而然……市面上的钱也就少了。”
“只是……从前的时候,在人们眼里,将钱藏在家里,便能让这钱越来越值钱,因而……就有了储蓄藏钱的习惯。可到了如今,世道变了,因此,就要重新引导钱的流向。”
陈正泰生怕李世民还不够理解,于是指着这远处的河堤道:“这钱的本质,就是水,鄠县采铜,便相当于连下了暴雨。这暴雨一直下,迟早要泛滥成灾,一旦成灾,大水就会冲垮河堤,祸害百姓。因而……治理当下的问题,其本质,就是治水,此前民部所用的办法是堵,可是水就在这里,堵是堵不住的,因而……堵不如疏。学生的办法和戴胄的不一样,在学生看来,堵不如疏,怎么疏导呢,我们可以先寻一个洼地,而后再将这大水引到洼地里来,形成湖泊,如此……这大水成灾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陈正泰继续道:“那么眼下最困难的问题是,怎么选择这个洼地,又如何将水引进去。若是这洼地,对钱没有足够的吸引力,钱是不会来的。可有了吸引力,又如何让这钱于天下有好处,却也是一个问题。”
“请恩师放心,学生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只不过……单凭学生一人,只怕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有些单薄,此事,还是需请恩师来牵头,让太子来负责具体的实务,拟定细则,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律法,而学生呢,在旁打打下手,此事便能成功。”
听着陈正泰说的头头是道,又见陈正泰信誓旦旦的样子,李世民颔首:“既然堵不成,朕就等你来疏通吧?”
说到这里,他脸色凝重起来:“只是,朕丑话说在前头,此事关系重大,维系了不知多少百姓,倘若你如戴胄这般,朕绝不饶你。”
随即,李世民又瞥了一眼李承乾,脸上的威严更多了几分:“你也一样。”
李承乾:“……”
李承乾很心塞,为什么每一次好事都没有孤的份,若是惩罚,就你也一样了?
此时,李世民已经站了起来:“现在该去哪里?”
他没理一脸幽怨的李承乾,直接看向陈正泰。
陈正泰脸上露出一笑,显然已有打算。
…………
在中书省,房玄龄召集了三省六部的官员坐于此,这二十多个朝中的重臣,如往常一般,聚在此议事。
除了皇帝的朝会之外,宰相和各部的尚书,也都要齐聚一堂。
大致是在一起,沟通一下当下的政务,好让各部之间可以去除沟壑,免得各部自行其是。
此时,有文吏煮了茶来,房玄龄看着众人,呷了口茶,便道:“这几日的奏报,还有陛下的旨意,诸公都看了吧?今日清早,户部这边上了一个条子,说是此次平抑物价,东西市的市长以及交易丞有功,尤其是交易丞刘彦,功劳最大,他这些日子以来,每日在市场巡查,听说有月余功夫都没有归家了,吃住都在东市,如此干吏,真是难得啊。”
听到这里,戴胄觉得面上有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毕竟……房玄龄亲自夸口了这交易丞,其实就是肯定了民部这些日子的成绩,交易丞有功,他这民部尚书,岂不也有功劳?
各部尚书纷纷颔首。
随即,房玄龄便看向长孙无忌:“吏部这边如何看待?”
长孙无忌道:“吏部自当根据功劳大小,予以奖励。”
“很好。”房玄龄颔首点头,又对礼部尚书豆卢宽道:“礼部这里,也要费费心。”
豆卢宽明白房玄龄的意思,便道:“下官自当让人修撰一篇文章,好教天下人知道他们的功绩。”
“如此甚好。”房玄龄叹了口气:“无论如何,平抑物价的事,总算是有了眉目,我与诸公,也都可以松一口气。”
他说着,笑起来。
这公房里,顿时洋溢着轻松的气氛。
房玄龄随即又道:“接下来,我们就议一议……”
正说着,外头有文吏匆匆进来道:“房公,陛下回长安了。”
一听陛下回宫,房玄龄打起了精神,他打量着这文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