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汉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一日,霍光对任弘确是发肺腑之言推心置腹,却说一半藏一半。
对真正的继业者,以霍光的性格,才不会与他谈虚无缥缈的梦想。
而是会和他谈现实。
以及完完整整的孝武皇帝遗言。
“世宗皇帝临终前告诉我。”
霍光说一句话喘一下气:“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凌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
他抓住了皇帝的手,就像汉武帝当初在也如此抓着他一样:“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
“匈奴必灭,但绝不可急切,否则外敌未灭,又起内患也!天下之危,不在匈奴肘腋之患,亦不在诸侯瓦解,而在人心土崩。只要是征伐打仗,必伤民力,朝野舆论与普通百姓都是会怨声载道的。”
霍光言罢竟涕下:“老臣本想在生前做完此这恶事,扫清廊郭,好让陛下安然而治。然竟不能,愧对孝武皇帝,愧对陛下。”
刘询立刻道:“大将军戡燕王、上官之乱,扶庙堂之将倾,挽社稷于既倒,又从民间策立了朕,于汉之功勋,已超过了萧、曹,匈奴已衰,被大汉击灭是迟早的事,大将军且安心养病,待大好后自可看到那一天……还望大将军勉粥饭。”
说着竟接过皇后霍成君送来的粥,亲自端在手上喂给霍光,还不忘温柔地将滚烫的粥吹凉些,这姿态,任谁看了都觉得是在伺候亲父,还真是霍家半子了。
从霍夫人显到霍禹、范明友等人,见到这一幕,都纷纷点头欣慰,觉得霍家真是找个了好女婿,即便大将军去了,他们的富贵也不会减少半分。
霍光却也不谦虚,吃了皇帝喂的几口粥,他当得起,似乎又恢复了点力气,挥挥手让屋内其他人退下,只余天子与他。
这是要留遗言的节奏。
“老臣命不久矣,陛下是时候考虑往后的事了。”
说完霍光就闭上了眼睛,虚弱无比,一半是演,一半为真,他在等,等皇帝主动问。
果然,刘询默然了许久后,说道:“自大将军病笃,朕日夜惶恐不能寐……国事多艰,若是君即有不讳,谁可以代大将军之位者?”
霍光不答:“群臣行能,明主所知,愚臣无所能识。”
“没了大将军,朕当真不知该如何治国。”刘询拭泪,再问道:“禹、云、山三人能否胜任?亦或度辽将军……”
天子的话任弘真是一模一样啊,你们商量好的么?但又不太可能,霍光笑了,粥都笑了出来,既然如此,那便说罢。
“车骑将军富平侯张子孺,事孝武、孝昭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可为陛下安定朝局人心,但此人只可守成,难以进取,数载之后,还是要另有其人代之,方能助陛下扫灭匈奴。”
刘询舒眉:“大将军的意思是,富平侯之后谁当继任?”
“西安侯任道远。”
霍光笑道:“此子兼有文武之才,得群臣之谊,麾下列侯关内侯者七,有百战百胜之功,无祖先荫蔽之助,只凭自己,二十余岁便列为万户,入中朝。威震外国,诸王畏惧,内有贤名,六郡良家子甘为鹰犬,凉州河西之士愿随骥尾!”
“任弘能在臣右,唯上察之!”
霍光会举荐任弘,这倒是事先没想到的,刘询先是一愣,然后恍然点头,只不知内心感触如何,是欣慰还是狐疑?
这是霍光临死前给任弘留的绊子,他想将这颗小石子放在皇帝心里。以霍光预料,足以让刘询膈应一辈子,毕竟哪位天子,能再希望出他这么一位强势的权臣呢?
这既是为了拔高任弘,好平衡朝局,让霍氏作为外戚,能够享受一代人的富贵,也是为了提醒皇帝,以防不测。
“上下一日百战,别看他二人过去亲如兄弟,如今也其乐融融,朝堂上眉来眼去。”
霍光又搞错辈分了,分明是姑父。
“可这是因为老夫尚在,压着他二人,老夫若去……假以时日,二人也只有三种结局。”
差则为秦昭王与白起,君臣反目,狡兔死走狗烹,管你赫赫战功,赐死杜邮。
中等则是高皇帝与韩信,飞鸟尽良弓藏,收其兵权,养于身边,死不死另说。
最好的,也不过是孝武皇帝同卫青,至少在生时能体面收场,善始善终,得一个君臣相宜的佳话。
跟老伙计们勾心斗角了一辈子后,霍光骨子里不信人,在他的眼光和见识看,不觉得二人能走出新路来。
但霍光没有说太明显,点到为止,让天子自己体会就好。只当是他将死前的善言,现在他将任弘夸得多高,日后皇帝就会多忌惮。
这些事耗尽了最后的精力,接下来霍光与刘询的对话,已经有些乱了。但这恰恰是霍光想要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情真意切。
“贤良文学虽多为腐儒,不足以任大事,但却不能像秦始皇帝那般公然罢黜驱之,而应效世宗,崇其地位宣扬其学说,却只做虚职不为实务。”
“臣死后,陛下可找个由头大赦天下,让郡邸狱中的魏相、梁丘贺等人获释,再增加博士弟子数量,使之不治而议论。譬如楚狙得枣,彼辈自然心满意足,为陛下歌功颂德。”
“臣执政偏严苛,陛下可持之以宽,如此天下人自然会欣喜,很快就会忘了老臣。”
这简直是自己做坏事... -->>
那一日,霍光对任弘确是发肺腑之言推心置腹,却说一半藏一半。
对真正的继业者,以霍光的性格,才不会与他谈虚无缥缈的梦想。
而是会和他谈现实。
以及完完整整的孝武皇帝遗言。
“世宗皇帝临终前告诉我。”
霍光说一句话喘一下气:“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凌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
他抓住了皇帝的手,就像汉武帝当初在也如此抓着他一样:“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
“匈奴必灭,但绝不可急切,否则外敌未灭,又起内患也!天下之危,不在匈奴肘腋之患,亦不在诸侯瓦解,而在人心土崩。只要是征伐打仗,必伤民力,朝野舆论与普通百姓都是会怨声载道的。”
霍光言罢竟涕下:“老臣本想在生前做完此这恶事,扫清廊郭,好让陛下安然而治。然竟不能,愧对孝武皇帝,愧对陛下。”
刘询立刻道:“大将军戡燕王、上官之乱,扶庙堂之将倾,挽社稷于既倒,又从民间策立了朕,于汉之功勋,已超过了萧、曹,匈奴已衰,被大汉击灭是迟早的事,大将军且安心养病,待大好后自可看到那一天……还望大将军勉粥饭。”
说着竟接过皇后霍成君送来的粥,亲自端在手上喂给霍光,还不忘温柔地将滚烫的粥吹凉些,这姿态,任谁看了都觉得是在伺候亲父,还真是霍家半子了。
从霍夫人显到霍禹、范明友等人,见到这一幕,都纷纷点头欣慰,觉得霍家真是找个了好女婿,即便大将军去了,他们的富贵也不会减少半分。
霍光却也不谦虚,吃了皇帝喂的几口粥,他当得起,似乎又恢复了点力气,挥挥手让屋内其他人退下,只余天子与他。
这是要留遗言的节奏。
“老臣命不久矣,陛下是时候考虑往后的事了。”
说完霍光就闭上了眼睛,虚弱无比,一半是演,一半为真,他在等,等皇帝主动问。
果然,刘询默然了许久后,说道:“自大将军病笃,朕日夜惶恐不能寐……国事多艰,若是君即有不讳,谁可以代大将军之位者?”
霍光不答:“群臣行能,明主所知,愚臣无所能识。”
“没了大将军,朕当真不知该如何治国。”刘询拭泪,再问道:“禹、云、山三人能否胜任?亦或度辽将军……”
天子的话任弘真是一模一样啊,你们商量好的么?但又不太可能,霍光笑了,粥都笑了出来,既然如此,那便说罢。
“车骑将军富平侯张子孺,事孝武、孝昭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可为陛下安定朝局人心,但此人只可守成,难以进取,数载之后,还是要另有其人代之,方能助陛下扫灭匈奴。”
刘询舒眉:“大将军的意思是,富平侯之后谁当继任?”
“西安侯任道远。”
霍光笑道:“此子兼有文武之才,得群臣之谊,麾下列侯关内侯者七,有百战百胜之功,无祖先荫蔽之助,只凭自己,二十余岁便列为万户,入中朝。威震外国,诸王畏惧,内有贤名,六郡良家子甘为鹰犬,凉州河西之士愿随骥尾!”
“任弘能在臣右,唯上察之!”
霍光会举荐任弘,这倒是事先没想到的,刘询先是一愣,然后恍然点头,只不知内心感触如何,是欣慰还是狐疑?
这是霍光临死前给任弘留的绊子,他想将这颗小石子放在皇帝心里。以霍光预料,足以让刘询膈应一辈子,毕竟哪位天子,能再希望出他这么一位强势的权臣呢?
这既是为了拔高任弘,好平衡朝局,让霍氏作为外戚,能够享受一代人的富贵,也是为了提醒皇帝,以防不测。
“上下一日百战,别看他二人过去亲如兄弟,如今也其乐融融,朝堂上眉来眼去。”
霍光又搞错辈分了,分明是姑父。
“可这是因为老夫尚在,压着他二人,老夫若去……假以时日,二人也只有三种结局。”
差则为秦昭王与白起,君臣反目,狡兔死走狗烹,管你赫赫战功,赐死杜邮。
中等则是高皇帝与韩信,飞鸟尽良弓藏,收其兵权,养于身边,死不死另说。
最好的,也不过是孝武皇帝同卫青,至少在生时能体面收场,善始善终,得一个君臣相宜的佳话。
跟老伙计们勾心斗角了一辈子后,霍光骨子里不信人,在他的眼光和见识看,不觉得二人能走出新路来。
但霍光没有说太明显,点到为止,让天子自己体会就好。只当是他将死前的善言,现在他将任弘夸得多高,日后皇帝就会多忌惮。
这些事耗尽了最后的精力,接下来霍光与刘询的对话,已经有些乱了。但这恰恰是霍光想要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情真意切。
“贤良文学虽多为腐儒,不足以任大事,但却不能像秦始皇帝那般公然罢黜驱之,而应效世宗,崇其地位宣扬其学说,却只做虚职不为实务。”
“臣死后,陛下可找个由头大赦天下,让郡邸狱中的魏相、梁丘贺等人获释,再增加博士弟子数量,使之不治而议论。譬如楚狙得枣,彼辈自然心满意足,为陛下歌功颂德。”
“臣执政偏严苛,陛下可持之以宽,如此天下人自然会欣喜,很快就会忘了老臣。”
这简直是自己做坏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