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宗明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个职位刚刚复设的现在,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四辅官到底会代表着什么,以为只不过又是一个顾问机构,和翰林院、内阁一样,只不过有武将而已。所以大家都没有说什么。
最后王喜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禁止天下女子裹脚。凡官员女儿裹脚者,一律不许升官;凡勋贵女儿裹脚者,一律降爵;凡平民女儿裹脚者,倍其赋。”
“今尚未婚配之女子,一律放脚,违者同上处置。已婚配之女子,如为二十岁以下者,放脚,违者夫家同上处置。”
是的,允熥今日的最后一道圣旨是说裹脚的。裹脚是华夏男人对于女人实行的最为卑劣的行为之一,也是随着皇权日盛,百姓的血性越来越被阉割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男人变得不像是男人,唯唯诺诺逆来顺受,那女人只能变成残废。
允熥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好在现在还是明初,南方裹脚的人很少,北方稍多,但是也不是多数,裹成‘三寸金莲’的更是少数,还不像晚明时节有‘品味’女人小脚的什么狗屁书籍,只要下大力度禁止,就能禁绝。
等到以后随着国家再一次变得开放,老百姓的血性也会慢慢恢复,类似裹脚的行为就不会再发生了。
就在这时,一名御史说道:“陛下,裹脚之事,为民间百姓自发之事,与国事无涉,还请陛下三思。”
允熥认得这名御史,是洪武三十年老朱亲自补录的北方举子,那一科的探花郎。只不过允熥不记得他的名字了。
允熥平静地说道:“你名叫?”
那名御史说道:“臣名叫焦胜。”
允熥说道:“焦胜,你被任命为提邢使司知事了,明日去找吏部领告身。”
这名御史顿时楞在当地,不知如何是好。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韩宜可说道:“陛下,虽然焦胜之话不合陛下的想法,但是言者无罪,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还望陛下恕焦胜之罪。”
允熥这次才生气了。韩宜可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说他不能容人不听人言?是看自己刚刚即位好欺负?‘就不能给这种傻逼文人好脸!’允熥想着。
然后他说道:“韩宜可副都御史,你家女儿可是裹脚?”
韩宜可说道:“禀陛下,臣之女并不裹脚。”
允熥说道:“那你是赞同裹脚?”
韩宜可说道:“臣并不赞同裹脚。”
允熥说道:“既然你的女儿既不裹脚,你又不赞同裹脚,为何支持赞同裹脚之人?”
韩宜可刚刚说道:“臣,……”
允熥打断他说道:“你是想说朕因言罪人,不能容人?”
韩宜可低头说道:“臣不敢。”
允熥说道:“《皇明祖训》有言:敢进言离间皇家骨肉者,皆斩。你的意思是说太祖也是不能容人之言的皇帝了?”
韩宜可头更低了,惶恐的说道:“臣不敢。”
允熥说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韩宜可不知道说什么了。
允熥说道:“韩宜可,朕以你为琼州府临高县县令,你即刻去上任吧。”
韩宜可顿时也愣住了,实在没有想到允熥如此决绝和果断。他和焦胜两个人半天没有反应过来该干什么。而允熥也不再搭理他们两个了。
官员们倒是都看出了允熥的态度,对于敢于暗讽的文臣绝不姑息。焦胜虽然从中央到地方被认为是贬官,但是好歹都是七品的官,名义上还是平调。韩宜可直接从正四品的副都御史贬为正七品县令,处罚很重。
同时大臣们也看出了允熥对于禁止裹脚的重视。可怜的韩宜可,成为了大家实验新皇帝为人的小白鼠。
明初皇帝权力很大,允熥又已经当了六年的储君,在各个衙门都有亲信,没有人可以阻止允熥命令的通过。其他的文臣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和皇帝对着干的。
焦胜和韩宜可被处置以后,没有其他的大臣出来提出异议了。毕竟,这五件事情虽然说起来事情多,但是并没有触犯哪个部门的利益,更没有触犯文官集体的利益,允熥选择在上朝当日的这几件事情都是深思熟虑出来的,保证不会触犯谁的利益。所以大臣们也犯不上出来反对。
允熥今日要说的事情都已经说完了,看看时间,打算让奉御宣布下朝了。
但是就在这时,一人出列说道:“臣有事奏。”
允熥仔细看了一眼,是宋麟。多数有资格上中朝的官员允熥都认识,上小朝的官员允熥更是全部认识。允熥说道:“卿有何事?”
宋麟说道:“陛下,臣昨日听闻,陛下欲实封亲王封国,臣可有说错?”
允熥说道:“确实如此。”
宋麟说道:“陛下,六年以前,臣等就说过分封制不可行,为何陛下还要分封。”
宋麟的父亲就是大儒,他本人也是深受程朱理学影响的儒臣。六年以前他就参加过那次没有明确结果的讨论。现在那一批大儒都不在朝堂之上了,宋麟就站出来代表理学派儒家了。
允熥对于他的话很重视,真正的儒臣最好不要通过强硬手段来对付,这类人都带有殉道者的理想,从肉体上干掉他们不仅没有用处,甚至会适得其反。
但是当允熥正想要开口与宋麟辩论的时候,林嘉猷站了出来,说道:“宋学士此言差矣,孔圣人之本意也是封邦建国以拱卫中央,怎么分封制就不可行了?只不过依何制而行分封还是需慎重。”
宋麟一怔,然后说道:“……”然后他二人就你一言,我一语的斗了起来。
允熥一开始也是一怔,然后才反应过来,林嘉猷虽然也是真正的儒臣,但是是崇尚周礼的,认为那才是儒家的本源,所以支持分封。
允熥又想起现在大明官场,信奉周礼的儒臣还不少,六年以前的时候,在巴蜀的方孝孺在听说这件事以后,还特地写折子支持允熥的观点。
这其实也是必然的。因为大宋亡于蒙古人之手,当时的儒臣不知道铁木真时代的蒙古人是开挂的,所以一直从自身寻找亡国的原因,再加上洪武时代当官不一定从科举,所以宋代的思想在洪武时代不太受欢迎,大家纷纷从古老的时代寻找正确的儒家思想,所以信奉什么的都有。
没过一会儿,就有更多的文臣卷入了争论,都是引经据典,旁边的武将不知道他们在说啥,纷纷神游物外,就连允熥都开小差了。
允熥也是在想儒家的事情。对于儒家,允熥的思想是复杂的,儒家帮助华夏成为大一统的国家,但是同时到了后期却越来越封闭,阻碍了国家的发展。虽然允熥知道这是因为皇帝的选择,并不全赖儒家,但是还是不太舒服。
但是允熥必须坚持儒家思想。从大了说,儒家一千多年都是中国的主体思想,虽然在具体运用上并不遵从儒家,但是毕竟都打着儒家的牌子,废除一定会造成精英阶层思想混乱,那国家就完蛋了。
从小了说,允熥现在自己就是儒家思想的受益者。为什么允熥是比允炆排名更靠前的继承人?按照朱元璋的册封,常妃和吕妃都是朱标的妻,允炆还比允熥要大。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儒家不承认平妻的存在,认为一个人只能有一个正妻,并且反对以妾为妻。常妃在先、吕妃在后,所以按照儒家的观点,常妃是正妻,吕妃只能是妾。
而等到常妃去世以后,就算吕妃可以算作正妻了,但是儒家反对以妾为妻,由妾扶正的妻子的孩子的地位是低于直接就是正妻的孩子的地位的。所以允熥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当然,要是朱标在常妃死后从宫外再另娶一个正妻来,那这个新正妻的孩子的地位就和允熥一样了。
并且允熥现在其实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儒家派别的,还是有选择余地的。
不过,允熥看了看他放在旁边的刻漏,已经快到午时了,这些文臣讨论这件事情已经有一个半时辰了,还没有结束,难道他们就不口渴吗?
允熥忙大声说道:“列位臣工,列位臣工。”他说了几遍大家才安静下来。
然后允熥说道:“众卿,朕意已决,分封必行,不必再讨论。”
然后允熥看着林嘉猷这一派人的脸色说道:“但是如何分封,昨日朕只是与二位王叔初次商议,尚未决定。朕会和列位臣工商量如何分封,不会独断专行。”
林嘉猷这一派的人脸色变得好看了。允熥趁热打铁说道:“今日已经快到午时了,各位的衙门里恐怕已经堆积了不少事情了,朕也要回去批阅奏折了,今日就到这里吧。”
然后奉御马上喊道:“退朝!”允熥忙走了,怕还有文官拦着他。
其实他不这么快的走也是可以的,毕竟他说的退朝理由很对,不少人确实是想起来自己的衙门里还有不少的事情,得回去处理,所以大家都互相拜别之后就纷纷返回自己的衙门了。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个职位刚刚复设的现在,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四辅官到底会代表着什么,以为只不过又是一个顾问机构,和翰林院、内阁一样,只不过有武将而已。所以大家都没有说什么。
最后王喜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禁止天下女子裹脚。凡官员女儿裹脚者,一律不许升官;凡勋贵女儿裹脚者,一律降爵;凡平民女儿裹脚者,倍其赋。”
“今尚未婚配之女子,一律放脚,违者同上处置。已婚配之女子,如为二十岁以下者,放脚,违者夫家同上处置。”
是的,允熥今日的最后一道圣旨是说裹脚的。裹脚是华夏男人对于女人实行的最为卑劣的行为之一,也是随着皇权日盛,百姓的血性越来越被阉割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男人变得不像是男人,唯唯诺诺逆来顺受,那女人只能变成残废。
允熥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好在现在还是明初,南方裹脚的人很少,北方稍多,但是也不是多数,裹成‘三寸金莲’的更是少数,还不像晚明时节有‘品味’女人小脚的什么狗屁书籍,只要下大力度禁止,就能禁绝。
等到以后随着国家再一次变得开放,老百姓的血性也会慢慢恢复,类似裹脚的行为就不会再发生了。
就在这时,一名御史说道:“陛下,裹脚之事,为民间百姓自发之事,与国事无涉,还请陛下三思。”
允熥认得这名御史,是洪武三十年老朱亲自补录的北方举子,那一科的探花郎。只不过允熥不记得他的名字了。
允熥平静地说道:“你名叫?”
那名御史说道:“臣名叫焦胜。”
允熥说道:“焦胜,你被任命为提邢使司知事了,明日去找吏部领告身。”
这名御史顿时楞在当地,不知如何是好。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韩宜可说道:“陛下,虽然焦胜之话不合陛下的想法,但是言者无罪,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还望陛下恕焦胜之罪。”
允熥这次才生气了。韩宜可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说他不能容人不听人言?是看自己刚刚即位好欺负?‘就不能给这种傻逼文人好脸!’允熥想着。
然后他说道:“韩宜可副都御史,你家女儿可是裹脚?”
韩宜可说道:“禀陛下,臣之女并不裹脚。”
允熥说道:“那你是赞同裹脚?”
韩宜可说道:“臣并不赞同裹脚。”
允熥说道:“既然你的女儿既不裹脚,你又不赞同裹脚,为何支持赞同裹脚之人?”
韩宜可刚刚说道:“臣,……”
允熥打断他说道:“你是想说朕因言罪人,不能容人?”
韩宜可低头说道:“臣不敢。”
允熥说道:“《皇明祖训》有言:敢进言离间皇家骨肉者,皆斩。你的意思是说太祖也是不能容人之言的皇帝了?”
韩宜可头更低了,惶恐的说道:“臣不敢。”
允熥说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韩宜可不知道说什么了。
允熥说道:“韩宜可,朕以你为琼州府临高县县令,你即刻去上任吧。”
韩宜可顿时也愣住了,实在没有想到允熥如此决绝和果断。他和焦胜两个人半天没有反应过来该干什么。而允熥也不再搭理他们两个了。
官员们倒是都看出了允熥的态度,对于敢于暗讽的文臣绝不姑息。焦胜虽然从中央到地方被认为是贬官,但是好歹都是七品的官,名义上还是平调。韩宜可直接从正四品的副都御史贬为正七品县令,处罚很重。
同时大臣们也看出了允熥对于禁止裹脚的重视。可怜的韩宜可,成为了大家实验新皇帝为人的小白鼠。
明初皇帝权力很大,允熥又已经当了六年的储君,在各个衙门都有亲信,没有人可以阻止允熥命令的通过。其他的文臣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和皇帝对着干的。
焦胜和韩宜可被处置以后,没有其他的大臣出来提出异议了。毕竟,这五件事情虽然说起来事情多,但是并没有触犯哪个部门的利益,更没有触犯文官集体的利益,允熥选择在上朝当日的这几件事情都是深思熟虑出来的,保证不会触犯谁的利益。所以大臣们也犯不上出来反对。
允熥今日要说的事情都已经说完了,看看时间,打算让奉御宣布下朝了。
但是就在这时,一人出列说道:“臣有事奏。”
允熥仔细看了一眼,是宋麟。多数有资格上中朝的官员允熥都认识,上小朝的官员允熥更是全部认识。允熥说道:“卿有何事?”
宋麟说道:“陛下,臣昨日听闻,陛下欲实封亲王封国,臣可有说错?”
允熥说道:“确实如此。”
宋麟说道:“陛下,六年以前,臣等就说过分封制不可行,为何陛下还要分封。”
宋麟的父亲就是大儒,他本人也是深受程朱理学影响的儒臣。六年以前他就参加过那次没有明确结果的讨论。现在那一批大儒都不在朝堂之上了,宋麟就站出来代表理学派儒家了。
允熥对于他的话很重视,真正的儒臣最好不要通过强硬手段来对付,这类人都带有殉道者的理想,从肉体上干掉他们不仅没有用处,甚至会适得其反。
但是当允熥正想要开口与宋麟辩论的时候,林嘉猷站了出来,说道:“宋学士此言差矣,孔圣人之本意也是封邦建国以拱卫中央,怎么分封制就不可行了?只不过依何制而行分封还是需慎重。”
宋麟一怔,然后说道:“……”然后他二人就你一言,我一语的斗了起来。
允熥一开始也是一怔,然后才反应过来,林嘉猷虽然也是真正的儒臣,但是是崇尚周礼的,认为那才是儒家的本源,所以支持分封。
允熥又想起现在大明官场,信奉周礼的儒臣还不少,六年以前的时候,在巴蜀的方孝孺在听说这件事以后,还特地写折子支持允熥的观点。
这其实也是必然的。因为大宋亡于蒙古人之手,当时的儒臣不知道铁木真时代的蒙古人是开挂的,所以一直从自身寻找亡国的原因,再加上洪武时代当官不一定从科举,所以宋代的思想在洪武时代不太受欢迎,大家纷纷从古老的时代寻找正确的儒家思想,所以信奉什么的都有。
没过一会儿,就有更多的文臣卷入了争论,都是引经据典,旁边的武将不知道他们在说啥,纷纷神游物外,就连允熥都开小差了。
允熥也是在想儒家的事情。对于儒家,允熥的思想是复杂的,儒家帮助华夏成为大一统的国家,但是同时到了后期却越来越封闭,阻碍了国家的发展。虽然允熥知道这是因为皇帝的选择,并不全赖儒家,但是还是不太舒服。
但是允熥必须坚持儒家思想。从大了说,儒家一千多年都是中国的主体思想,虽然在具体运用上并不遵从儒家,但是毕竟都打着儒家的牌子,废除一定会造成精英阶层思想混乱,那国家就完蛋了。
从小了说,允熥现在自己就是儒家思想的受益者。为什么允熥是比允炆排名更靠前的继承人?按照朱元璋的册封,常妃和吕妃都是朱标的妻,允炆还比允熥要大。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儒家不承认平妻的存在,认为一个人只能有一个正妻,并且反对以妾为妻。常妃在先、吕妃在后,所以按照儒家的观点,常妃是正妻,吕妃只能是妾。
而等到常妃去世以后,就算吕妃可以算作正妻了,但是儒家反对以妾为妻,由妾扶正的妻子的孩子的地位是低于直接就是正妻的孩子的地位的。所以允熥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当然,要是朱标在常妃死后从宫外再另娶一个正妻来,那这个新正妻的孩子的地位就和允熥一样了。
并且允熥现在其实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儒家派别的,还是有选择余地的。
不过,允熥看了看他放在旁边的刻漏,已经快到午时了,这些文臣讨论这件事情已经有一个半时辰了,还没有结束,难道他们就不口渴吗?
允熥忙大声说道:“列位臣工,列位臣工。”他说了几遍大家才安静下来。
然后允熥说道:“众卿,朕意已决,分封必行,不必再讨论。”
然后允熥看着林嘉猷这一派人的脸色说道:“但是如何分封,昨日朕只是与二位王叔初次商议,尚未决定。朕会和列位臣工商量如何分封,不会独断专行。”
林嘉猷这一派的人脸色变得好看了。允熥趁热打铁说道:“今日已经快到午时了,各位的衙门里恐怕已经堆积了不少事情了,朕也要回去批阅奏折了,今日就到这里吧。”
然后奉御马上喊道:“退朝!”允熥忙走了,怕还有文官拦着他。
其实他不这么快的走也是可以的,毕竟他说的退朝理由很对,不少人确实是想起来自己的衙门里还有不少的事情,得回去处理,所以大家都互相拜别之后就纷纷返回自己的衙门了。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