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苏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题应该是什么。
分析:歌颂文王清明,其德可以与高天相媲美。
最重要的,是《易》的那一句——“圣人与天地合其德”。
再结合上一题——“王者通天地人”,就会发现,这是相互呼应,一脉而通的两篇题目。
找到了共同点,也找到了出题官埋下的扣子。
第三题,《水几于道论》,则是前两题的发挥。因为是论,所以必须引述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是《道德经》中的一句。看起来有些突兀,与前两题无甚关联。
其实这题得倒解才行——文王几于道,若水,处众人之所恶,利万物而不争,故得上善。
这也与《易》循环往复之意暗合。
苏油估计,这崇政殿的这么多考生里边,大多数得栽在这俩坑里。能看破这几点的剩下那些人,才是自己的竞争对手。
这一次的详定官,是王安石与杨乐道,如今看来,王安石的意志得到了支持和体现。
王安石的文化水平,管中窥豹,也可见一斑。
天地人水,文王演易,核心都是一个字——变。
再联系到王安石当政之后的作为,这几篇文章要怎么写,不言自明。
老王在偷偷埋着自己的私货。
总分析:
赋,要写王者所因,圣王之道;
诗,要歌颂文王,将他作为圣王的样板,通天地人的王者范例;
论,则要写文王的治国思想,需要结合史实和当今,从《易》和《道德经》里边摘出主要论据,旁引申述。
核心思想——变化,变化,变化。
至于如何应对变化,老王如今还不太敢直接亮招,那自己也就藏着掖着地做答为好。
到此三题贯通,一气呵成。
审题完毕,苏油取过草稿纸,思索如何起赋。
思路清晰,接下来就简单,要先从王字的结构说起,扯到《易经》中的乾卦,然后分别罗列三阳,论述天地人的特征和相同之处——易,也就是三者在不停的变化和运动之中。
再扯到周礼祭祀通天地的讲究,最后论述王通天地人的方法,表现,功绩。
最后引述天地人道都蕴含其变化规律,指出掌握了《易》的精髓,自然就会得心应手。
圣王之所以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掌握了不易之易,上善若水的道理。也就是他用来通天地人的神器——道。以呼应下一题。
还可以偷偷点一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给老王一颗甜枣,又让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不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通了,还得得巧妙地敷衍成文字才行。
这点很重要,得让考官眼前一亮,才有高中的可能。
思索良久,苏油提笔写下:
“天行日月之序,地谧山川之理,人于其中,别领贤愚。
察阴阳之气,识高下之机,燮聪顽之具。道贯唯一,圣王是举……”
两句扣死题目,然后洋洋洒洒五千字,好多段落都是这两年来反复洗刷淬炼过的,如今就是将能用的那些挑选出来,串联起来,融合为一体。
今日状态非常好,行文极为顺畅,转眼间写到收尾。
“……于是绥五方,立四仪,明流易。良臣星列而北拱,圣主日熠而南居。承天庆运,奉祖灵希。运甄道庆,兆衍昭祺。”
一篇赋结束,这只是通草,字句还需琢磨,不过也是之后的事情了。
接下来是考虑诗歌。
唐宋制诗,用五言六韵,比如唐代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就是一篇标准的范文。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所谓五言,就是一句五字;所谓六韵,就是六个韵字押尾,以此篇为例——灵,听,冥,馨,庭,青。
然后除首尾两联,其余均要对仗,内容要扣题,就这么简单。
题应该是什么。
分析:歌颂文王清明,其德可以与高天相媲美。
最重要的,是《易》的那一句——“圣人与天地合其德”。
再结合上一题——“王者通天地人”,就会发现,这是相互呼应,一脉而通的两篇题目。
找到了共同点,也找到了出题官埋下的扣子。
第三题,《水几于道论》,则是前两题的发挥。因为是论,所以必须引述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是《道德经》中的一句。看起来有些突兀,与前两题无甚关联。
其实这题得倒解才行——文王几于道,若水,处众人之所恶,利万物而不争,故得上善。
这也与《易》循环往复之意暗合。
苏油估计,这崇政殿的这么多考生里边,大多数得栽在这俩坑里。能看破这几点的剩下那些人,才是自己的竞争对手。
这一次的详定官,是王安石与杨乐道,如今看来,王安石的意志得到了支持和体现。
王安石的文化水平,管中窥豹,也可见一斑。
天地人水,文王演易,核心都是一个字——变。
再联系到王安石当政之后的作为,这几篇文章要怎么写,不言自明。
老王在偷偷埋着自己的私货。
总分析:
赋,要写王者所因,圣王之道;
诗,要歌颂文王,将他作为圣王的样板,通天地人的王者范例;
论,则要写文王的治国思想,需要结合史实和当今,从《易》和《道德经》里边摘出主要论据,旁引申述。
核心思想——变化,变化,变化。
至于如何应对变化,老王如今还不太敢直接亮招,那自己也就藏着掖着地做答为好。
到此三题贯通,一气呵成。
审题完毕,苏油取过草稿纸,思索如何起赋。
思路清晰,接下来就简单,要先从王字的结构说起,扯到《易经》中的乾卦,然后分别罗列三阳,论述天地人的特征和相同之处——易,也就是三者在不停的变化和运动之中。
再扯到周礼祭祀通天地的讲究,最后论述王通天地人的方法,表现,功绩。
最后引述天地人道都蕴含其变化规律,指出掌握了《易》的精髓,自然就会得心应手。
圣王之所以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掌握了不易之易,上善若水的道理。也就是他用来通天地人的神器——道。以呼应下一题。
还可以偷偷点一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给老王一颗甜枣,又让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不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通了,还得得巧妙地敷衍成文字才行。
这点很重要,得让考官眼前一亮,才有高中的可能。
思索良久,苏油提笔写下:
“天行日月之序,地谧山川之理,人于其中,别领贤愚。
察阴阳之气,识高下之机,燮聪顽之具。道贯唯一,圣王是举……”
两句扣死题目,然后洋洋洒洒五千字,好多段落都是这两年来反复洗刷淬炼过的,如今就是将能用的那些挑选出来,串联起来,融合为一体。
今日状态非常好,行文极为顺畅,转眼间写到收尾。
“……于是绥五方,立四仪,明流易。良臣星列而北拱,圣主日熠而南居。承天庆运,奉祖灵希。运甄道庆,兆衍昭祺。”
一篇赋结束,这只是通草,字句还需琢磨,不过也是之后的事情了。
接下来是考虑诗歌。
唐宋制诗,用五言六韵,比如唐代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就是一篇标准的范文。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所谓五言,就是一句五字;所谓六韵,就是六个韵字押尾,以此篇为例——灵,听,冥,馨,庭,青。
然后除首尾两联,其余均要对仗,内容要扣题,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