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苏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四十五章随手功夫
然而不要脸的还在后面,老头拉着苏油不松手,说是少了侍应童子,苏油他一看就喜欢,就你了!
苏油倒是不怕侍候老人,相反他侍候老人还很有一套。
可问题是——我是正二八经的州学学生好不好?可不是你家的小书童!
再说刚刚那情形,我哪只眼睛看你是一见我就喜欢?!老头你怕不是想要节约经费哟!
求救的目光看向唐淹,唐淹却不敢说话了。
敬老尊贤,古有明训。只好拿眼神示意,乖徒儿,你自求多福吧……
扶着老头回到精舍,我的个去,简直跟狗窝差不多。
老头坐到书桌前:“去把书架上我治印的工具拿来。”
苏油翻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在一堆乱七八糟的书中找出了工具。
老头在桌前都拟了半天印稿了,嘴里还在挑剔:“你看你这字就没取好,明,润,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小右大,排布不好就失了变化,呆板无趣。”
说完写了个“油”字:“哈?!要不我就刻一个字吧,这个印出来倒是挺好看。”
苏油都被折磨得无语了:“老人家,除了油字,你爱怎么玩怎么玩,我先收拾屋子了。”
老头“哦”了一声,倒是没脾气,只道:“书不要给我分门别类,就按散布次序随意放到书架上便好。”
这是什么古怪的读书法子?!苏油也懒得跟老头理论,这样我还省事儿了!
吭哧吭哧搞了一下午,总算将书架,几案,床榻都收拾出来,还打来清水,该擦的擦该洗的洗,连地板都拖了几遍。
老头由得苏油折腾,直到太阳西斜,才拿刷子刷干净印上石屑,将苏油刚刚打扫干净的书桌再次弄脏,然后取来印泥印到一张小纸方上观瞧:“没法子了,只能取汉印的方正平直,简拙明快。”
说完取过老梅诗,自己毫无廉耻地将印盖了上去,然后将印章丢给苏油:“拿去玩吧。”
苏油接过图章,发现竟然是和田白玉材质,通体明润,显然是主人经常把玩的心爱之物。
翻过来一看朱文,印文和刀痕疏达苍劲,古意盎然。
再看印侧,还有两行小字:“视远惟明,温润而泽。施之为行,在心为德。”
老头调皮归调皮,学问是一等一的。
第一句取自《尚书?太甲》:“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第二句取自《礼记?聘义》:“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后两句取自《周礼注疏》:“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
四句来自三本书,都以德为中心思想,谆谆告诫用心良苦,采珠撷絮即成章韵,还完美地解释了明润二字与德的关系,随便露一手都是功夫。
苏油不由得爱不释手,对老头佩服得无以复加,漫天的怨气顿时消散无踪,乐得见眉不见眼,连连躬身:“多谢大宗师费心了,多谢大宗师费心了。”
篆刻,也是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华文字,在小小的方寸之间,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跌宕生姿,有情有致,既有时间的古朴,又有空间的浑厚。
这门非遗,集成了诗词,书法,绘画,雕刻诸多艺术。历来就是士大夫的高雅情趣。
不是文化深厚的人,不可能玩得好的。
老头笑道:“篆刻的‘篆’,古作‘瑑’,所谓‘圭璧起兆,瑑也。’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
“等到竹帛通行,篆字的形符,也由从‘玉’,改为了从‘竹’”。
“篆刻印章起源甚早,据《汉书·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
“到了周代,‘玺’大为兴起,以青铜为质,始分白文朱文两种。”
“到秦代李斯车同轨,书同文,中华文字由是一变。印文也由籀书演变成为篆书,此时的印文,圆润苍劲,笔势挺拔。”
>
第一百四十五章随手功夫
然而不要脸的还在后面,老头拉着苏油不松手,说是少了侍应童子,苏油他一看就喜欢,就你了!
苏油倒是不怕侍候老人,相反他侍候老人还很有一套。
可问题是——我是正二八经的州学学生好不好?可不是你家的小书童!
再说刚刚那情形,我哪只眼睛看你是一见我就喜欢?!老头你怕不是想要节约经费哟!
求救的目光看向唐淹,唐淹却不敢说话了。
敬老尊贤,古有明训。只好拿眼神示意,乖徒儿,你自求多福吧……
扶着老头回到精舍,我的个去,简直跟狗窝差不多。
老头坐到书桌前:“去把书架上我治印的工具拿来。”
苏油翻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在一堆乱七八糟的书中找出了工具。
老头在桌前都拟了半天印稿了,嘴里还在挑剔:“你看你这字就没取好,明,润,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小右大,排布不好就失了变化,呆板无趣。”
说完写了个“油”字:“哈?!要不我就刻一个字吧,这个印出来倒是挺好看。”
苏油都被折磨得无语了:“老人家,除了油字,你爱怎么玩怎么玩,我先收拾屋子了。”
老头“哦”了一声,倒是没脾气,只道:“书不要给我分门别类,就按散布次序随意放到书架上便好。”
这是什么古怪的读书法子?!苏油也懒得跟老头理论,这样我还省事儿了!
吭哧吭哧搞了一下午,总算将书架,几案,床榻都收拾出来,还打来清水,该擦的擦该洗的洗,连地板都拖了几遍。
老头由得苏油折腾,直到太阳西斜,才拿刷子刷干净印上石屑,将苏油刚刚打扫干净的书桌再次弄脏,然后取来印泥印到一张小纸方上观瞧:“没法子了,只能取汉印的方正平直,简拙明快。”
说完取过老梅诗,自己毫无廉耻地将印盖了上去,然后将印章丢给苏油:“拿去玩吧。”
苏油接过图章,发现竟然是和田白玉材质,通体明润,显然是主人经常把玩的心爱之物。
翻过来一看朱文,印文和刀痕疏达苍劲,古意盎然。
再看印侧,还有两行小字:“视远惟明,温润而泽。施之为行,在心为德。”
老头调皮归调皮,学问是一等一的。
第一句取自《尚书?太甲》:“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第二句取自《礼记?聘义》:“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后两句取自《周礼注疏》:“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
四句来自三本书,都以德为中心思想,谆谆告诫用心良苦,采珠撷絮即成章韵,还完美地解释了明润二字与德的关系,随便露一手都是功夫。
苏油不由得爱不释手,对老头佩服得无以复加,漫天的怨气顿时消散无踪,乐得见眉不见眼,连连躬身:“多谢大宗师费心了,多谢大宗师费心了。”
篆刻,也是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华文字,在小小的方寸之间,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跌宕生姿,有情有致,既有时间的古朴,又有空间的浑厚。
这门非遗,集成了诗词,书法,绘画,雕刻诸多艺术。历来就是士大夫的高雅情趣。
不是文化深厚的人,不可能玩得好的。
老头笑道:“篆刻的‘篆’,古作‘瑑’,所谓‘圭璧起兆,瑑也。’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
“等到竹帛通行,篆字的形符,也由从‘玉’,改为了从‘竹’”。
“篆刻印章起源甚早,据《汉书·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
“到了周代,‘玺’大为兴起,以青铜为质,始分白文朱文两种。”
“到秦代李斯车同轨,书同文,中华文字由是一变。印文也由籀书演变成为篆书,此时的印文,圆润苍劲,笔势挺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