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回到明朝当暴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四月份的天气,换在大明的江南之地,已经热到需要换上短衣,就连京城和山海关,也只需要穿上一层单衣就足够了。
奴尔干都司不成,做为大明整个帝国版图最北边的那一块,奴尔干都司比之辽东还要过分,就算是到了四月初的时候,也不过是刚刚雪化河开,柳树刚刚开始抽芽。
尤其是早上的时候,还需要额外的套上一层袍子,否则的话还是会感觉到一丝凉意。
崇祯皇帝就是在这种略带着冷意的早上,集成了手下一众马仔们之后便跑了出去,来到了答兰纳木尔河附近的一个小镇子,打算看看迁移到奴尔干都司的百姓们生活如何。
这个小镇子不大,通过刘兴祚和锦衣卫呈上来的报告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一共才两千户不到的小镇子,还能算得了什么大镇?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大一些的庄子罢了。
不过,因为奴尔干都司的地不值钱,能形成一千多户的小镇子已经不容易了,也不能奢求太多了。
扬起手中的马鞭,向着镇子外面正在劳作的百姓们一指,崇祯皇帝好奇的道:“纵然这个镇子小了些,可是为什么就只有这么点儿的百姓出来耕种?其他人莫非不以耕种为生?”
刘兴祚躬身道:“陛下,这小镇子上居住的多是原来的工匠,他们平日里在这儿也不以耕种为生,都是将自家的土地佃给了他人耕种的。”
土地承包?农村合作社的雏形?
脑子里面闪过了一堆乱七八糟的念头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那租子呢?总不会有人愿意将自家的地白租给他人吧?”
刘兴祚道:“启奏陛下,这村子里的百姓大多是关内迁移出来的百姓,互相之间纵然不是沾亲带故,也能算得上是熟识,因此这租子大部分都是两成,并没有出现五成租子的情况。”
崇祯皇帝这才嗯了一声,点了点头之后继续打马向镇子里行去。
两成的地租如果放在后世,那简直就是黑了心肠一般,可是放在大明,这两成的地租简直就是良心的代名词一般。
毕竟,哪怕是崇祯的开疆扩土无数,又迁移了无数的百姓出去,再加上各种各样儿的新技术出来导致愿意种地的百姓减少,可是地租依旧维持在了三成的档位上面,两成简直已经是低到难以想象的地步了。
又向前行了一段路,崇祯皇帝才扭头问道:“朕刚才没看错吧?怎么还有毛奴和倭奴?这些蛮子干活可还老实?”
刘兴祚在马上躬身道:“回陛下,这些毛奴是通过建奴的手里买来的。
当初微臣与夏侯通过建奴收购了许多毛奴,修建行宫的那些因为知晓行宫的地形,已经被处理干净了,剩下的这些都是没参与过行宫营造的,阉割之后便卖给了百姓。
至于那些倭奴,则是从虾夷那边跑到了库页岛上被抓来的,同样卖给了这里的百姓。
至于这些蛮子们干活,倭奴倒也算是肯下力气,毕竟我大明的百姓心善,只要他们好好干活,便能让他们吃上饱饭。
只是那些毛奴总是因为没酒喝而想要闹事,还多亏了那些倭奴主动镇压了他们,也正因为如此,奴尔干都司这里的倭奴要比毛奴更受欢迎一些,待遇也更好一些。”
崇祯皇帝继续懵******子们会闹事可以理解,这些能把狗熊打哭的家伙除非有酒喝,否则会很不开心,不开心就会闹事儿,就算是已经阉割了也是如此。
倭奴主动镇压毛子也可以理解倭奴向来为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是亲爹,亲爹一旦有麻烦,这些倭奴就会冲锋在前,比任何人都积极。
但是奴尔干都司这边已经率先用上了蛮夷劳工,却是大大的出乎了崇祯皇帝的预料。
理论上来说,南方的经济要比北方更发达一些,需要用到人力的地方也要远高于北方,所以在崇祯皇帝看来,南方应该比北方更早用上蛮子劳工才对,更何况这是比北方还更北的奴尔干都司。
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南方还没有开始用上蛮子,奴尔干都司倒先用上了!
想了半天之后,崇祯皇帝才回过味儿来。
南方需要用蛮子的地方确实很多,但是铁道部和交通部早就把蛮子们瓜分一空,不是拉去修铁路就是拉去铺沥青直道,哪里有多余的可以流入民间?
倒是奴尔干都司这边,地理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铁道部在奴尔干都司规划的铁道线路不是很多,用的时间和人力都要少的多,而毛奴却是源源不断的通过建奴手流入大明。
剩下的蛮子多了,铁道部自然就会挑肥拣瘦,选一些强壮的通过铁路运回大明去修铁路,剩下的就无所谓了,直接扔给了奴尔干都司都指挥使刘兴祚。
刘兴祚也不可能养这么多的蛮子蛮子们能吃,还好喝酒,自己养他们干什么?又不是想要造反。
自觉得养不起这么多蛮子的刘兴祚寻了一众马仔们商议了半天之后,干脆把这些蛮子们卖给了民间百姓,每个蛮子作价十两银子。
移民到奴尔干都司的大明百姓们高兴啊,一家哪怕只有两口人,就有二十两的安家银子,房子是官府分配的,耕牛和种子还有一应农具也是官府分配的,就连第一年需要的口粮,官府也给了。
如此一来,自己家里的二十两银子基本上就没了什么用处,除非是买一些鸡仔儿鸭苗什么的,或者是买些吃食改善一下生活,否则还真就没地方花。
现在好了,能买个蛮子劳工,这意味着什么?这就跟花十两银子买头大牲口差不多啊,虽然劳工吃的得跟人一样,可是量也比大牲口少啊,还能听得懂人话,这买卖怎么算都不亏!
手里有银子花不出去的百姓跟手里有蛮子打算卖蛮子劳工的刘兴祚简直就是干柴遇烈火,野鸡遇流氓,双方确认过眼神,对面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百姓们兴高采烈的拉着劳工回家干活耕种去了,刘兴祚也兴高采烈的数起了崇祯宝钞。
... -->>
四月份的天气,换在大明的江南之地,已经热到需要换上短衣,就连京城和山海关,也只需要穿上一层单衣就足够了。
奴尔干都司不成,做为大明整个帝国版图最北边的那一块,奴尔干都司比之辽东还要过分,就算是到了四月初的时候,也不过是刚刚雪化河开,柳树刚刚开始抽芽。
尤其是早上的时候,还需要额外的套上一层袍子,否则的话还是会感觉到一丝凉意。
崇祯皇帝就是在这种略带着冷意的早上,集成了手下一众马仔们之后便跑了出去,来到了答兰纳木尔河附近的一个小镇子,打算看看迁移到奴尔干都司的百姓们生活如何。
这个小镇子不大,通过刘兴祚和锦衣卫呈上来的报告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一共才两千户不到的小镇子,还能算得了什么大镇?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大一些的庄子罢了。
不过,因为奴尔干都司的地不值钱,能形成一千多户的小镇子已经不容易了,也不能奢求太多了。
扬起手中的马鞭,向着镇子外面正在劳作的百姓们一指,崇祯皇帝好奇的道:“纵然这个镇子小了些,可是为什么就只有这么点儿的百姓出来耕种?其他人莫非不以耕种为生?”
刘兴祚躬身道:“陛下,这小镇子上居住的多是原来的工匠,他们平日里在这儿也不以耕种为生,都是将自家的土地佃给了他人耕种的。”
土地承包?农村合作社的雏形?
脑子里面闪过了一堆乱七八糟的念头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那租子呢?总不会有人愿意将自家的地白租给他人吧?”
刘兴祚道:“启奏陛下,这村子里的百姓大多是关内迁移出来的百姓,互相之间纵然不是沾亲带故,也能算得上是熟识,因此这租子大部分都是两成,并没有出现五成租子的情况。”
崇祯皇帝这才嗯了一声,点了点头之后继续打马向镇子里行去。
两成的地租如果放在后世,那简直就是黑了心肠一般,可是放在大明,这两成的地租简直就是良心的代名词一般。
毕竟,哪怕是崇祯的开疆扩土无数,又迁移了无数的百姓出去,再加上各种各样儿的新技术出来导致愿意种地的百姓减少,可是地租依旧维持在了三成的档位上面,两成简直已经是低到难以想象的地步了。
又向前行了一段路,崇祯皇帝才扭头问道:“朕刚才没看错吧?怎么还有毛奴和倭奴?这些蛮子干活可还老实?”
刘兴祚在马上躬身道:“回陛下,这些毛奴是通过建奴的手里买来的。
当初微臣与夏侯通过建奴收购了许多毛奴,修建行宫的那些因为知晓行宫的地形,已经被处理干净了,剩下的这些都是没参与过行宫营造的,阉割之后便卖给了百姓。
至于那些倭奴,则是从虾夷那边跑到了库页岛上被抓来的,同样卖给了这里的百姓。
至于这些蛮子们干活,倭奴倒也算是肯下力气,毕竟我大明的百姓心善,只要他们好好干活,便能让他们吃上饱饭。
只是那些毛奴总是因为没酒喝而想要闹事,还多亏了那些倭奴主动镇压了他们,也正因为如此,奴尔干都司这里的倭奴要比毛奴更受欢迎一些,待遇也更好一些。”
崇祯皇帝继续懵******子们会闹事可以理解,这些能把狗熊打哭的家伙除非有酒喝,否则会很不开心,不开心就会闹事儿,就算是已经阉割了也是如此。
倭奴主动镇压毛子也可以理解倭奴向来为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是亲爹,亲爹一旦有麻烦,这些倭奴就会冲锋在前,比任何人都积极。
但是奴尔干都司这边已经率先用上了蛮夷劳工,却是大大的出乎了崇祯皇帝的预料。
理论上来说,南方的经济要比北方更发达一些,需要用到人力的地方也要远高于北方,所以在崇祯皇帝看来,南方应该比北方更早用上蛮子劳工才对,更何况这是比北方还更北的奴尔干都司。
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南方还没有开始用上蛮子,奴尔干都司倒先用上了!
想了半天之后,崇祯皇帝才回过味儿来。
南方需要用蛮子的地方确实很多,但是铁道部和交通部早就把蛮子们瓜分一空,不是拉去修铁路就是拉去铺沥青直道,哪里有多余的可以流入民间?
倒是奴尔干都司这边,地理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铁道部在奴尔干都司规划的铁道线路不是很多,用的时间和人力都要少的多,而毛奴却是源源不断的通过建奴手流入大明。
剩下的蛮子多了,铁道部自然就会挑肥拣瘦,选一些强壮的通过铁路运回大明去修铁路,剩下的就无所谓了,直接扔给了奴尔干都司都指挥使刘兴祚。
刘兴祚也不可能养这么多的蛮子蛮子们能吃,还好喝酒,自己养他们干什么?又不是想要造反。
自觉得养不起这么多蛮子的刘兴祚寻了一众马仔们商议了半天之后,干脆把这些蛮子们卖给了民间百姓,每个蛮子作价十两银子。
移民到奴尔干都司的大明百姓们高兴啊,一家哪怕只有两口人,就有二十两的安家银子,房子是官府分配的,耕牛和种子还有一应农具也是官府分配的,就连第一年需要的口粮,官府也给了。
如此一来,自己家里的二十两银子基本上就没了什么用处,除非是买一些鸡仔儿鸭苗什么的,或者是买些吃食改善一下生活,否则还真就没地方花。
现在好了,能买个蛮子劳工,这意味着什么?这就跟花十两银子买头大牲口差不多啊,虽然劳工吃的得跟人一样,可是量也比大牲口少啊,还能听得懂人话,这买卖怎么算都不亏!
手里有银子花不出去的百姓跟手里有蛮子打算卖蛮子劳工的刘兴祚简直就是干柴遇烈火,野鸡遇流氓,双方确认过眼神,对面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百姓们兴高采烈的拉着劳工回家干活耕种去了,刘兴祚也兴高采烈的数起了崇祯宝钞。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