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六零娇宠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上头有人要下放到红旗公社的事不是秘密, 没几天的功夫就传遍了附近几个村子,包括那些知青也都知道了这件事。
这些年,陆陆续续有知青下来,现在的知青一共有三种,待遇截然不同。
一种,是被送到国营农场的知青, 这部分知青能分到一件价值六七块钱的军大衣, 每个月还有工资拿,一个月三十多块钱,比一般的工人还多,下放到农场的知青是极少的,家里头没有过硬的关系,还去不了。
第二种,是被送到大城市周边郊区农村的,现在对外输出知青最多的是沿海城市, 其中以海城尤甚,拿海城来说, 有一部分知青会被送去海城的郊区农村, 户口也随着迁移到所在农村的集体户口上, 不过待遇稍稍好了些,除了挣工分得来的粮食,每个月还有十几块钱的补贴,算是次一等的出路。
最主要的,这部分知青离家里头近, 偶尔还能见见家人。
第三种,也是最差的,就是被分配到西北农村。
去到那些闭塞贫穷的小村庄,足以打破那些知青所有美好的幻想,在这样贫穷的农村插队,他们没有任何的补贴,想要养活自己,只能靠繁重的农务,从早干到晚,挣着微薄的工分,勉强填饱自己的肚子。
而被分到小丰村的知青,正是最后一种,随着城里工作岗位的紧缺,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在城里无处安放,被送来小丰村的知青,是越来越多了,知青院扩建了好几次,现在小丰村的知青,已经足足有十八个了。
前些年,传的浩浩荡荡的回城指标倒也是真的,不过名额很少,每个公社每年就一个,各个生产队抓阄决定这名额,凡是抽到过的生产队,下次就不抽了,或许是苗铁牛手气差吧,这回□□额,一次都没抓到过,五年下来,这知青回城的心思,从原本最的火热,直到现在的麻木。
毕竟知青来的时候年纪也都不小了,年纪最大的于爱国,今年都已经二十六了,在苗铁牛的主持之下,和同是知青的蒋青青结了婚。
结了婚,就不能继续住在知青院了,毕竟也组成了一个新家庭,苗铁牛做主给他们批了一块地,在农闲的时候让村里人帮着起了个房子,用的钱是小两口这些年攒的,以及双方父母支援的。
凡是要结婚的知青,苗铁牛都是宽容的,没钱建房子可以暂时从队上预支公分,每个月还一点。
有了房子,就算是彻底在这小丰村扎根,有一部分知青虽然对回城没了希望,但是潜意识里,还是盼着某一天上头的政策忽然改了,能够回城的,所以绝大多数知青,最愿意的还是和自己同个城市来的知青结婚,到时候要是能回去了,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但是同个地方来的知青毕竟是少数,更多知青到了结婚的年纪,干脆和村里人结婚的,彻底融入到了新的生活环境。
农村都是沾亲带故的,知青娶了农村的姑娘,或是嫁了农村男人,就有了帮持,生活相较以往能轻松不少,每个地方都是排外的,小丰村也不例外,凡事和小丰村结了亲的知青,更容易被村民接受,尤其是有些连孩子都生了,在村里人的眼里,那就是在村子里扎根了,俨然就是小丰村的一份子了。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那些铁了心要回城的,赵晶今年都二十四了,即便是搁城里,那也是个老姑娘了,也不是没人想过给她做亲,可是一想到她那个性子,所有想要做媒的人都退却了。
今年上头下了文件,所有知青一律不能回城,原本好歹还有那么一个回城指标,现在是彻底没有了,赵晶那仅剩的一点希望,也被彻底打破。
这让早就把回城当做执念的赵晶怎么接受的了。
******
“老哥是哪儿人?”
堆满裹着粪便的茅草的卡车的后车兜里,坐着四五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其中一对似是夫妻,男的狼狈中带着儒雅,女的头发凌乱,嘴角还带着点淤青,但是看上去气质高雅,是个很有气质的老妇人。
另外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一个身材高大,因为后头的位置小,四肢尽量蜷缩,给别人留下更多的空地,他的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就如刀刻一般,显得有些冷漠,不怒自威。显然在落魄之前,是个很有权势,说一不二的上位者,这个人,正是被下.放劳.改的萧文忠。
另一个老人有些瘦小,带着个瘸腿的金框眼镜,刚刚朝萧文忠说话的,正是这个老头。
除了这四个年迈的老人,还有三个年轻人,其实也说不上太年轻,大概也有约莫三四十岁了吧。
沙坤护在老爷子的身旁,同样是蜷缩地蹲着的,他就如同一个猎豹,仿佛随时都能跃起攻击,让人隐隐有些畏惧。
另外两个中年人一个老实模样,还有一个虽然没怎么说话,但是眼底的眼神微微透露的倨傲,让人意识到这并不是什么好接触的人,或许还没什么脑子。
说实话,能一块坐在这辆卡车上,说明都是下放劳改的,处在这样的境地,还一副高洁凛然的模样,这不是志气。这是蠢。
他们这一行人都是从黔西下来的,现在正坐着运着农肥的车,要被送去红旗农场,一路上,大伙这心都是忐忑的,互相不熟识,也没怎么说过话,现在快要到他们以后生活的地方了,提了这么多天的心,忽然也就放起来。
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怕又能怎么样呢,还不如想清楚点,以后都是一块受罪的难兄难弟了,早早培养感情,反而还互相有个照应。
温伯偃生性豁达,为人机敏,虽然忽逢巨变,一时受到太大打击,但是还是懂得,在这危境之中,给自己找寻最好的盟友。
眼前这一老一少,一看就不是什么普通人,而且这两人显然是以那个稍稍年迈的男人为主,两人不似父子,但是那个中年男子一直都隐隐是护着那老人的架势,如果能和那个老兄弟交好,或许就等于一下子拉拢了两人。
也不是温伯偃过于心机,而是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下,作为一个见不能提手不能扛的老大夫,他想要好好活下去,势必得给自己找几个盟友。
都不是全然天真的人,谁不想活下去呢,即便这日子再苦再难熬,只有活下去,才有机会看到曙光,人这要是死了,就什么都没了,留下这一身的污名,谁又能替你洗刷呢。
“在下姓萧名文忠,曾经在隶属黔西军区。”萧文忠的模样比起其他人已经好了不少了,他的脸上除了连日赶路的疲累,并没有明显的外伤,守在他边上的沙坤也是如此,至于其他人,身上多多少少都带了些伤,这些伤都是前些日子在被拎出去批.斗的时候,被群情激奋的红.卫.兵以及一部分急于表现的围观群众给打的,不只是面上,身上也有不少伤,相较之下,萧文忠和沙坤两人实在是显得太突兀了。
不过在场的众人也没有多想,只以为他们俩没经过□□就下来了,只是有些艳羡,不过这下放劳改的农场还不知道怎么样呢,谁知道还有什么磨难等着他们,这点羡慕,也只是一闪而过罢了。
“你是萧老军长?”
温伯偃肃然起敬,同时黔西的,谁没听过萧文忠的名字,这可是鬼子尸堆里爬起来的老前辈了。
当初他被调去平南市进行医学交流的时候,就听老朋友提过,这萧军长身上一身旧伤,都是当初打鬼子时候留下的,其中有一处弹伤,留了七块碎片在老首长的体内,这些年陆陆续续取出来四块,还有三块留在比较棘手的位置,当时老朋友还让他一起看了检查报告,对方知道他是这方面的专家,还想请自己一块合作做手术,当初的探讨还历历在目,哪知道一转眼,医生和病人,都在被下.放劳.改的路上了。
可是这可是华国的英雄,当年为了华国的解放流过血流过泪,还带着一身旧伤的老首长啊,怎么连他也下来了?
温伯偃郑大了眼满是不敢置信。
莫庭初和傅荏苒,也就是那对气质高雅的老夫妻,同样一脸差异。毕竟只要是在黔西生活的人,谁没听过萧文忠这个名字。
中年人里,其中一个面带倨傲的人睨了萧文忠一眼,只是个莽夫罢了,就知道打打杀杀,哪里值得别人那样敬重。
“老首长,你怎么?”温伯偃实际上和萧文忠差不多年纪,但是在面对他时,自觉低了一个辈分,毕竟只要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过来的人,就没有一个不对这些伟大的红军战士感到崇敬的。
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华国。
“我是平西市人民医院的大夫温伯偃,不知道林大夫有没有和老首长提过我。”温伯偃一把年纪了,激动地到像个毛头小子,被下放的紧张稍稍散去了些,面带欣喜。
&nb... -->>
上头有人要下放到红旗公社的事不是秘密, 没几天的功夫就传遍了附近几个村子,包括那些知青也都知道了这件事。
这些年,陆陆续续有知青下来,现在的知青一共有三种,待遇截然不同。
一种,是被送到国营农场的知青, 这部分知青能分到一件价值六七块钱的军大衣, 每个月还有工资拿,一个月三十多块钱,比一般的工人还多,下放到农场的知青是极少的,家里头没有过硬的关系,还去不了。
第二种,是被送到大城市周边郊区农村的,现在对外输出知青最多的是沿海城市, 其中以海城尤甚,拿海城来说, 有一部分知青会被送去海城的郊区农村, 户口也随着迁移到所在农村的集体户口上, 不过待遇稍稍好了些,除了挣工分得来的粮食,每个月还有十几块钱的补贴,算是次一等的出路。
最主要的,这部分知青离家里头近, 偶尔还能见见家人。
第三种,也是最差的,就是被分配到西北农村。
去到那些闭塞贫穷的小村庄,足以打破那些知青所有美好的幻想,在这样贫穷的农村插队,他们没有任何的补贴,想要养活自己,只能靠繁重的农务,从早干到晚,挣着微薄的工分,勉强填饱自己的肚子。
而被分到小丰村的知青,正是最后一种,随着城里工作岗位的紧缺,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在城里无处安放,被送来小丰村的知青,是越来越多了,知青院扩建了好几次,现在小丰村的知青,已经足足有十八个了。
前些年,传的浩浩荡荡的回城指标倒也是真的,不过名额很少,每个公社每年就一个,各个生产队抓阄决定这名额,凡是抽到过的生产队,下次就不抽了,或许是苗铁牛手气差吧,这回□□额,一次都没抓到过,五年下来,这知青回城的心思,从原本最的火热,直到现在的麻木。
毕竟知青来的时候年纪也都不小了,年纪最大的于爱国,今年都已经二十六了,在苗铁牛的主持之下,和同是知青的蒋青青结了婚。
结了婚,就不能继续住在知青院了,毕竟也组成了一个新家庭,苗铁牛做主给他们批了一块地,在农闲的时候让村里人帮着起了个房子,用的钱是小两口这些年攒的,以及双方父母支援的。
凡是要结婚的知青,苗铁牛都是宽容的,没钱建房子可以暂时从队上预支公分,每个月还一点。
有了房子,就算是彻底在这小丰村扎根,有一部分知青虽然对回城没了希望,但是潜意识里,还是盼着某一天上头的政策忽然改了,能够回城的,所以绝大多数知青,最愿意的还是和自己同个城市来的知青结婚,到时候要是能回去了,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但是同个地方来的知青毕竟是少数,更多知青到了结婚的年纪,干脆和村里人结婚的,彻底融入到了新的生活环境。
农村都是沾亲带故的,知青娶了农村的姑娘,或是嫁了农村男人,就有了帮持,生活相较以往能轻松不少,每个地方都是排外的,小丰村也不例外,凡事和小丰村结了亲的知青,更容易被村民接受,尤其是有些连孩子都生了,在村里人的眼里,那就是在村子里扎根了,俨然就是小丰村的一份子了。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那些铁了心要回城的,赵晶今年都二十四了,即便是搁城里,那也是个老姑娘了,也不是没人想过给她做亲,可是一想到她那个性子,所有想要做媒的人都退却了。
今年上头下了文件,所有知青一律不能回城,原本好歹还有那么一个回城指标,现在是彻底没有了,赵晶那仅剩的一点希望,也被彻底打破。
这让早就把回城当做执念的赵晶怎么接受的了。
******
“老哥是哪儿人?”
堆满裹着粪便的茅草的卡车的后车兜里,坐着四五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其中一对似是夫妻,男的狼狈中带着儒雅,女的头发凌乱,嘴角还带着点淤青,但是看上去气质高雅,是个很有气质的老妇人。
另外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一个身材高大,因为后头的位置小,四肢尽量蜷缩,给别人留下更多的空地,他的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就如刀刻一般,显得有些冷漠,不怒自威。显然在落魄之前,是个很有权势,说一不二的上位者,这个人,正是被下.放劳.改的萧文忠。
另一个老人有些瘦小,带着个瘸腿的金框眼镜,刚刚朝萧文忠说话的,正是这个老头。
除了这四个年迈的老人,还有三个年轻人,其实也说不上太年轻,大概也有约莫三四十岁了吧。
沙坤护在老爷子的身旁,同样是蜷缩地蹲着的,他就如同一个猎豹,仿佛随时都能跃起攻击,让人隐隐有些畏惧。
另外两个中年人一个老实模样,还有一个虽然没怎么说话,但是眼底的眼神微微透露的倨傲,让人意识到这并不是什么好接触的人,或许还没什么脑子。
说实话,能一块坐在这辆卡车上,说明都是下放劳改的,处在这样的境地,还一副高洁凛然的模样,这不是志气。这是蠢。
他们这一行人都是从黔西下来的,现在正坐着运着农肥的车,要被送去红旗农场,一路上,大伙这心都是忐忑的,互相不熟识,也没怎么说过话,现在快要到他们以后生活的地方了,提了这么多天的心,忽然也就放起来。
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怕又能怎么样呢,还不如想清楚点,以后都是一块受罪的难兄难弟了,早早培养感情,反而还互相有个照应。
温伯偃生性豁达,为人机敏,虽然忽逢巨变,一时受到太大打击,但是还是懂得,在这危境之中,给自己找寻最好的盟友。
眼前这一老一少,一看就不是什么普通人,而且这两人显然是以那个稍稍年迈的男人为主,两人不似父子,但是那个中年男子一直都隐隐是护着那老人的架势,如果能和那个老兄弟交好,或许就等于一下子拉拢了两人。
也不是温伯偃过于心机,而是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下,作为一个见不能提手不能扛的老大夫,他想要好好活下去,势必得给自己找几个盟友。
都不是全然天真的人,谁不想活下去呢,即便这日子再苦再难熬,只有活下去,才有机会看到曙光,人这要是死了,就什么都没了,留下这一身的污名,谁又能替你洗刷呢。
“在下姓萧名文忠,曾经在隶属黔西军区。”萧文忠的模样比起其他人已经好了不少了,他的脸上除了连日赶路的疲累,并没有明显的外伤,守在他边上的沙坤也是如此,至于其他人,身上多多少少都带了些伤,这些伤都是前些日子在被拎出去批.斗的时候,被群情激奋的红.卫.兵以及一部分急于表现的围观群众给打的,不只是面上,身上也有不少伤,相较之下,萧文忠和沙坤两人实在是显得太突兀了。
不过在场的众人也没有多想,只以为他们俩没经过□□就下来了,只是有些艳羡,不过这下放劳改的农场还不知道怎么样呢,谁知道还有什么磨难等着他们,这点羡慕,也只是一闪而过罢了。
“你是萧老军长?”
温伯偃肃然起敬,同时黔西的,谁没听过萧文忠的名字,这可是鬼子尸堆里爬起来的老前辈了。
当初他被调去平南市进行医学交流的时候,就听老朋友提过,这萧军长身上一身旧伤,都是当初打鬼子时候留下的,其中有一处弹伤,留了七块碎片在老首长的体内,这些年陆陆续续取出来四块,还有三块留在比较棘手的位置,当时老朋友还让他一起看了检查报告,对方知道他是这方面的专家,还想请自己一块合作做手术,当初的探讨还历历在目,哪知道一转眼,医生和病人,都在被下.放劳.改的路上了。
可是这可是华国的英雄,当年为了华国的解放流过血流过泪,还带着一身旧伤的老首长啊,怎么连他也下来了?
温伯偃郑大了眼满是不敢置信。
莫庭初和傅荏苒,也就是那对气质高雅的老夫妻,同样一脸差异。毕竟只要是在黔西生活的人,谁没听过萧文忠这个名字。
中年人里,其中一个面带倨傲的人睨了萧文忠一眼,只是个莽夫罢了,就知道打打杀杀,哪里值得别人那样敬重。
“老首长,你怎么?”温伯偃实际上和萧文忠差不多年纪,但是在面对他时,自觉低了一个辈分,毕竟只要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过来的人,就没有一个不对这些伟大的红军战士感到崇敬的。
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华国。
“我是平西市人民医院的大夫温伯偃,不知道林大夫有没有和老首长提过我。”温伯偃一把年纪了,激动地到像个毛头小子,被下放的紧张稍稍散去了些,面带欣喜。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