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大国重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冯啸辰亲自来浦交大,是想请王宏泰出山的。这些年王宏泰的名气响了,地位高了,冯啸辰觉得应当给他一些必要的尊重,不能像过去那样直接一个电话就把他召唤过去。可谁曾想,冯啸辰亲自上门,居然也没有请动王宏泰,幸好还有一个博士生徐致远出来打圆场,表示自己可以先带几个师弟师妹过去应应急,好歹让冯啸辰有了一个台阶,不至于被晾在半空。
对于王宏泰的傲慢,冯啸辰心里很不痛快,但也打算给予回击。人各有志,王宏泰对装备工业公司的事情不积极,冯啸辰能拿他怎么样呢?在此前王宏泰拿过装备公司的资助,但他也完成了项目要求,向装备公司提交了一套基于钌触媒的合成氨工艺。这套工艺已经由装备工业公司在国内和欧美等国申请了专利,成为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之一。王宏泰与装备公司之间算是银货两讫,冯啸辰还真没有什么过硬的理由逼着王宏泰必须给自己帮忙。
请不动王宏泰,只是请到了他的一个博士生,对于冯啸辰来说,也就是聊胜于无吧。他和吴仕灿从王宏泰的办公室出来,与徐致远简单谈了一下,意外地发现这个博士生水平还颇为不错,虽然比不上今天的王宏泰,但与几年前的王宏泰相比,却并不逊色。几年前的王宏泰能够搞出钌触媒工艺,徐致远作为王宏泰的博士生,不说创造力如何,至少依葫芦画瓢的能力还是有的吧?
冯啸辰给徐致远写了个条子,让他拿着条子先到滨海第二化肥厂去,找正在那里组织技术攻关的冷飞云报到。至于冯啸辰自己以及吴仕灿,还得在浦江再呆几天,拜访一下其他几家单位的研究人员,希望能够找到几个技术过硬的专家去加强自己的力量。
在其他专家那里,冯啸辰也听到了一些对王宏泰的议论,比较集中的评价都是说这个年轻学者成名太早,未免有些心高气浮。再加上时下各高校、科研院所搞的都是唯论文制,只要你论文发得多,你的地位就高,各种荣誉都是你的,其他工作做得再烂也无妨。这样一来,各单位都出现了一些眼睛里只有论文而没有任何社会义务的“大腕”,什么国家利益、集体荣誉之类,与他们都没有关系,用后世很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们那个时候多好,不管你做出什么成绩,属名权都是属于集体的,再大的‘腕儿’,也是集体的一员,哪像现在,大家都只顾自己,有点数据资料啥的,都要藏着掖着,生怕被别人看到,抢了他的成绩。”
在走访中,冯啸辰不止一次地听到有老专家这样愤愤不平地抨击着时弊,同时把王宏泰拿出来当成一个反面典型进行数落。对于这样的话,冯啸辰也只能是听听而已,集体主义的做法有好处,但也有弊端,最大的问题就是难以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这种做法或许还有一些效果,进入七十年代之后,人们就变得越来越“实际”了,再想号召大家公而忘私,实际上是自欺欺人的。
“还是要建立一套更全面的人才评价机制吧。”在离开浦江前往滨海的火车上,冯啸辰这样与吴仕灿探讨道,“完全抹煞个人的成绩,是不现实的。但如何有效地引导科研人员为国家建设服务,需要有新的评价机制。论文是很重要的,但仅有论文是不够的,应当把社会服务也当成科研人员的义务,除了少数纯理论的方向之外,大多数的专家都必须有社会服务分,否则不能给予晋升和奖励。”
“这个难度太大了。”吴仕灿无奈地摇着头说,“关于这个问题,我早就思考过,但推行起来太困难了。国内大学、科研机构的评价,都是看发表的论文数,所以各单位对于科研人员的要求,也就必然是多发论文。要改变这种状况,靠咱们装备工业公司是不行的,恐怕得从最高层次来进行规范才行。”
冯啸辰点点头,叹道:“老吴,你说得对,高校评价原本也不是咱们装备公司能够做的。过去高校没钱,咱们手上有项目,高校多少还要看咱们几分面子。现在国家对科研越来越重视,高校的经费比过去充足了,也不在乎咱们的那几个项目了,咱们要想左右高校的想法,的确是太难了。”
“不管怎么说,王宏泰对咱们还是挺客气的,没有冷落咱们。”
“或许是他觉得我们还有一些用处吧?”
“他不是还派了徐致远和几个硕士生到滨海去吗?这也算是给咱们面... -->>
冯啸辰亲自来浦交大,是想请王宏泰出山的。这些年王宏泰的名气响了,地位高了,冯啸辰觉得应当给他一些必要的尊重,不能像过去那样直接一个电话就把他召唤过去。可谁曾想,冯啸辰亲自上门,居然也没有请动王宏泰,幸好还有一个博士生徐致远出来打圆场,表示自己可以先带几个师弟师妹过去应应急,好歹让冯啸辰有了一个台阶,不至于被晾在半空。
对于王宏泰的傲慢,冯啸辰心里很不痛快,但也打算给予回击。人各有志,王宏泰对装备工业公司的事情不积极,冯啸辰能拿他怎么样呢?在此前王宏泰拿过装备公司的资助,但他也完成了项目要求,向装备公司提交了一套基于钌触媒的合成氨工艺。这套工艺已经由装备工业公司在国内和欧美等国申请了专利,成为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之一。王宏泰与装备公司之间算是银货两讫,冯啸辰还真没有什么过硬的理由逼着王宏泰必须给自己帮忙。
请不动王宏泰,只是请到了他的一个博士生,对于冯啸辰来说,也就是聊胜于无吧。他和吴仕灿从王宏泰的办公室出来,与徐致远简单谈了一下,意外地发现这个博士生水平还颇为不错,虽然比不上今天的王宏泰,但与几年前的王宏泰相比,却并不逊色。几年前的王宏泰能够搞出钌触媒工艺,徐致远作为王宏泰的博士生,不说创造力如何,至少依葫芦画瓢的能力还是有的吧?
冯啸辰给徐致远写了个条子,让他拿着条子先到滨海第二化肥厂去,找正在那里组织技术攻关的冷飞云报到。至于冯啸辰自己以及吴仕灿,还得在浦江再呆几天,拜访一下其他几家单位的研究人员,希望能够找到几个技术过硬的专家去加强自己的力量。
在其他专家那里,冯啸辰也听到了一些对王宏泰的议论,比较集中的评价都是说这个年轻学者成名太早,未免有些心高气浮。再加上时下各高校、科研院所搞的都是唯论文制,只要你论文发得多,你的地位就高,各种荣誉都是你的,其他工作做得再烂也无妨。这样一来,各单位都出现了一些眼睛里只有论文而没有任何社会义务的“大腕”,什么国家利益、集体荣誉之类,与他们都没有关系,用后世很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们那个时候多好,不管你做出什么成绩,属名权都是属于集体的,再大的‘腕儿’,也是集体的一员,哪像现在,大家都只顾自己,有点数据资料啥的,都要藏着掖着,生怕被别人看到,抢了他的成绩。”
在走访中,冯啸辰不止一次地听到有老专家这样愤愤不平地抨击着时弊,同时把王宏泰拿出来当成一个反面典型进行数落。对于这样的话,冯啸辰也只能是听听而已,集体主义的做法有好处,但也有弊端,最大的问题就是难以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这种做法或许还有一些效果,进入七十年代之后,人们就变得越来越“实际”了,再想号召大家公而忘私,实际上是自欺欺人的。
“还是要建立一套更全面的人才评价机制吧。”在离开浦江前往滨海的火车上,冯啸辰这样与吴仕灿探讨道,“完全抹煞个人的成绩,是不现实的。但如何有效地引导科研人员为国家建设服务,需要有新的评价机制。论文是很重要的,但仅有论文是不够的,应当把社会服务也当成科研人员的义务,除了少数纯理论的方向之外,大多数的专家都必须有社会服务分,否则不能给予晋升和奖励。”
“这个难度太大了。”吴仕灿无奈地摇着头说,“关于这个问题,我早就思考过,但推行起来太困难了。国内大学、科研机构的评价,都是看发表的论文数,所以各单位对于科研人员的要求,也就必然是多发论文。要改变这种状况,靠咱们装备工业公司是不行的,恐怕得从最高层次来进行规范才行。”
冯啸辰点点头,叹道:“老吴,你说得对,高校评价原本也不是咱们装备公司能够做的。过去高校没钱,咱们手上有项目,高校多少还要看咱们几分面子。现在国家对科研越来越重视,高校的经费比过去充足了,也不在乎咱们的那几个项目了,咱们要想左右高校的想法,的确是太难了。”
“不管怎么说,王宏泰对咱们还是挺客气的,没有冷落咱们。”
“或许是他觉得我们还有一些用处吧?”
“他不是还派了徐致远和几个硕士生到滨海去吗?这也算是给咱们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