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大宋燕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连续十天不间断的学习终于告一段落,迎来了一天休息时间。
武学生们异常兴奋,绝大多数人走出讲武堂就直接出了武学,直奔他们心中的乐园,大瓦子。
这些天杨丛义也从陈惠他们几个口中渐渐了解到关于大瓦子的一些事,一开始还不太明白,这大瓦子到底是个什么所在,直到脑袋里突然蹦出一个词出来‘勾栏瓦肆’,才终于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想去这个听起来不怎么样的地方‘大瓦子’。
杨丛义自然不会去这种娱乐场所,一是没钱,二是打心底不能接受那个地方,毕竟也是受过现代教育的人,红灯区是干嘛的,他也略有耳闻,这个大瓦子估计也差不多。
吃完饭,天色也不早了,与汤鷽一起来到演武场,演武场只有他两人,活动活动身手,准备开始练功。
“杨兄,明天休息,你想去哪儿?”
“哪都不想去,武学里待着看看书。你呢?要出去?”
“武学里也挺憋闷的,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出去走走。来临安一个月了,好多地方都没去过。”
“嗯,去看看也好,回来跟我讲讲。”
简单聊了几句,两人便开始练剑练枪。
一天休息时间很快过完,杨丛义一个人在讲武堂看了一天书,等天黑从演武场回去,整个斋舍只有汤鷽一人在,陈惠等人不见踪影。
汤鷽就着蜡烛在写信,杨丛义没有打扰,径自去打水洗漱。别人写信有人收,他在这儿孤苦无亲,就是想写信,也不知道写给谁去。既是苦苦挣扎的孤儿,无牵无挂,那就更应该一往无前,实现自己的抱负。
第二天继续开课,人数少了一大半,休息时,杨丛义看了看,不到三十人。学生人数一少,当天的进度果然就加快了一些,之前一天学不了半篇《孙子兵法》,这天早早的就将半篇学完,剩下大半个时辰自由学习。为了不使时间虚度,武学博士黄忱居然破天荒第一次允许大家就学习过的内容提问。
当然不会有人提问,他逐字逐句讲解,讲的很细致,只要是想听的,没可能听不懂。
原本杨丛义是有疑问,但经他一讲,也能明白,至于如何实际操练,却不是先生能说清的,不是军队统帅,就无法对兵法有切实的感知,学到的也只是死知识。但现阶段,对武学生来说,牢牢记住兵法知识就够了,以后进了军队再慢慢体悟。
后面一天再开课,前一天不到三十人,这天就只有二十人不到,课程结束的更早。
后面每天都会少人,等到十天结束,最终只剩十多人了。黄忱也不管,他是教授,只管教好想学的学生,其他人去干嘛,轮不到他管,他也不想多事。这些衙内能有三五个人认真听他讲课,他就满足,其他的也不多想。
杨丛义所在的斋舍只剩他跟汤鷽,陈惠等人家都距离临安不远,远的骑快马两内天就能到,近的当天能来回。
休息日汤鷽照例出去,杨丛义留在武学内,看书练武,他把这当成了修行,一心一意学习,其他的暂不去想,等学有所成,再好好考虑,如果现在不努力,想的再好也是白想和空想,理想和抱负终究会是幻影。
从此以后,整个讲武堂内,每天十多人倒也清静。一天内容讲完,留下大把的时间,黄忱干坐着,也觉得无事可做,便一再加快学习进度。
《孙子兵法》十三篇,原本计划学习两个月,结果一个月就学完,花了五天复习考试之后,随即开始学习《吴子兵法》。
一个月后,《吴子兵法》学完,考试之后,又接着学习《太公六韬》这部长篇巨著。
《太公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篇幅巨大,这一学就学了整整半年之久。
这半年继续在学的学生不多,加上杨丛义和汤鷽,就只有五六个人,当然讲武堂内不止他们几个,但其他人学不进去,离家又远不方便回家,白天便也只能在讲武堂睡觉打瞌睡。
入冬天冷以后,上课地点直接改在斋舍取暖的石室,反正人少,围着一坐,怎么讲都行。而杨丛义和汤鷽除了白天学兵法,早晚还在演武场练习武艺,偶尔也练练射箭,亦文亦武,勤练不辍。
绍兴十七年,春节期间,停课七天。
几乎半年没出武学的杨丛义,和汤鷽一起出去走了走,临安确实繁华,大街小巷人满为患,南从和宁门,北到景福宫,西起钱塘门,东至北土门,一坊坊各有特色,一巷巷各有所专,临安虽小,三百六十行,行行俱全,说书听曲,花船游灯,昼夜不息,热闹非凡。但杨丛义是穷人,临安城里的物价实在令人乍舌,跟汤鷽一起在清河坊喝了壶茶,点了些干果小吃点心,就花去了五贯零两百八十文钱,最后还是汤鷽付钱请客,自此杨丛义再也不敢进茶楼。
临安的繁华,汤鷽在这个春节,第一次真真切切的见到了,异常兴奋与激动,不止一次跟...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连续十天不间断的学习终于告一段落,迎来了一天休息时间。
武学生们异常兴奋,绝大多数人走出讲武堂就直接出了武学,直奔他们心中的乐园,大瓦子。
这些天杨丛义也从陈惠他们几个口中渐渐了解到关于大瓦子的一些事,一开始还不太明白,这大瓦子到底是个什么所在,直到脑袋里突然蹦出一个词出来‘勾栏瓦肆’,才终于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想去这个听起来不怎么样的地方‘大瓦子’。
杨丛义自然不会去这种娱乐场所,一是没钱,二是打心底不能接受那个地方,毕竟也是受过现代教育的人,红灯区是干嘛的,他也略有耳闻,这个大瓦子估计也差不多。
吃完饭,天色也不早了,与汤鷽一起来到演武场,演武场只有他两人,活动活动身手,准备开始练功。
“杨兄,明天休息,你想去哪儿?”
“哪都不想去,武学里待着看看书。你呢?要出去?”
“武学里也挺憋闷的,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出去走走。来临安一个月了,好多地方都没去过。”
“嗯,去看看也好,回来跟我讲讲。”
简单聊了几句,两人便开始练剑练枪。
一天休息时间很快过完,杨丛义一个人在讲武堂看了一天书,等天黑从演武场回去,整个斋舍只有汤鷽一人在,陈惠等人不见踪影。
汤鷽就着蜡烛在写信,杨丛义没有打扰,径自去打水洗漱。别人写信有人收,他在这儿孤苦无亲,就是想写信,也不知道写给谁去。既是苦苦挣扎的孤儿,无牵无挂,那就更应该一往无前,实现自己的抱负。
第二天继续开课,人数少了一大半,休息时,杨丛义看了看,不到三十人。学生人数一少,当天的进度果然就加快了一些,之前一天学不了半篇《孙子兵法》,这天早早的就将半篇学完,剩下大半个时辰自由学习。为了不使时间虚度,武学博士黄忱居然破天荒第一次允许大家就学习过的内容提问。
当然不会有人提问,他逐字逐句讲解,讲的很细致,只要是想听的,没可能听不懂。
原本杨丛义是有疑问,但经他一讲,也能明白,至于如何实际操练,却不是先生能说清的,不是军队统帅,就无法对兵法有切实的感知,学到的也只是死知识。但现阶段,对武学生来说,牢牢记住兵法知识就够了,以后进了军队再慢慢体悟。
后面一天再开课,前一天不到三十人,这天就只有二十人不到,课程结束的更早。
后面每天都会少人,等到十天结束,最终只剩十多人了。黄忱也不管,他是教授,只管教好想学的学生,其他人去干嘛,轮不到他管,他也不想多事。这些衙内能有三五个人认真听他讲课,他就满足,其他的也不多想。
杨丛义所在的斋舍只剩他跟汤鷽,陈惠等人家都距离临安不远,远的骑快马两内天就能到,近的当天能来回。
休息日汤鷽照例出去,杨丛义留在武学内,看书练武,他把这当成了修行,一心一意学习,其他的暂不去想,等学有所成,再好好考虑,如果现在不努力,想的再好也是白想和空想,理想和抱负终究会是幻影。
从此以后,整个讲武堂内,每天十多人倒也清静。一天内容讲完,留下大把的时间,黄忱干坐着,也觉得无事可做,便一再加快学习进度。
《孙子兵法》十三篇,原本计划学习两个月,结果一个月就学完,花了五天复习考试之后,随即开始学习《吴子兵法》。
一个月后,《吴子兵法》学完,考试之后,又接着学习《太公六韬》这部长篇巨著。
《太公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篇幅巨大,这一学就学了整整半年之久。
这半年继续在学的学生不多,加上杨丛义和汤鷽,就只有五六个人,当然讲武堂内不止他们几个,但其他人学不进去,离家又远不方便回家,白天便也只能在讲武堂睡觉打瞌睡。
入冬天冷以后,上课地点直接改在斋舍取暖的石室,反正人少,围着一坐,怎么讲都行。而杨丛义和汤鷽除了白天学兵法,早晚还在演武场练习武艺,偶尔也练练射箭,亦文亦武,勤练不辍。
绍兴十七年,春节期间,停课七天。
几乎半年没出武学的杨丛义,和汤鷽一起出去走了走,临安确实繁华,大街小巷人满为患,南从和宁门,北到景福宫,西起钱塘门,东至北土门,一坊坊各有特色,一巷巷各有所专,临安虽小,三百六十行,行行俱全,说书听曲,花船游灯,昼夜不息,热闹非凡。但杨丛义是穷人,临安城里的物价实在令人乍舌,跟汤鷽一起在清河坊喝了壶茶,点了些干果小吃点心,就花去了五贯零两百八十文钱,最后还是汤鷽付钱请客,自此杨丛义再也不敢进茶楼。
临安的繁华,汤鷽在这个春节,第一次真真切切的见到了,异常兴奋与激动,不止一次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