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北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另一个时空中著名的杨文干事件爆发了,可在这里却已面目全非。
杨文干乃关西杨氏远支,和李氏是亲戚,算是李唐外戚中的末流,只是杨文干一直跟随在李建成身边,李建成登太子位,杨文干便转任东宫宿卫。
像是贴身侍卫这种职位,非亲信之人不能担任,由此可见,杨文干与太子李建成情谊还是非常深厚的,所以升迁的也非常迅速。
其实从武德元年开始,这人就发迹了起来,先是领千牛备身,再入左武卫府领校尉之职,后又转任骠骑将军。
看这轨迹也许有人会说,这人靠着太子李建成,就在京师打转,然后节节升迁,肯定是个无能之辈,谄上欺下之徒。
这你就错了,此人早年参加过征伐辽东之战,在辽东城下是出过力的,之后杨玄感叛乱,他也参加过平叛之战。
之后追随于李建成身边,在晋地剿匪,南下长安,都曾立下军功,是实实在在开国之臣中的一个。
有人可能又要说了,这样一个人为何到李建成登上太子之位才开始发迹?
这就要追溯到汉王杨谅谋反的时候了,杨文干一脉受到了很大的牵连,一家人死的死,被贬的被贬,等到杨文干长成,也只能靠着和李氏的一点点关系,弄个小军官来当当了。
这样的人在关西族群中数不胜数,根本没人会看重,若非机缘巧合,在李建成身边呆了几天,李建成觉着其人说话还算顺耳,办事也还爽利,杨文干这一辈子也别想有何出头之日。
所以说,这人对李建成那叫个忠心耿耿,办起太子交代下来的事情,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务求完美。
而这一年,就有人举起私藏兵甲,密谋不轨事。
和李元吉那事其实差不多,不算捕风捉影,可也绝对属于欲加之罪的范畴。
当然,作为骠骑将军,掌管着一部分宫廷禁卫,又出身东宫部属,这身份确实比较敏感。
而最为可怕的是,武德三年的时候,这人曾被外派出去,督造玉华山仁智宫,举报他的人言之凿凿,他在督造仁智宫期间,在仁智宫中藏了许多兵器衣甲,只等皇帝去行宫避暑时便要发作。
仁智宫是李渊登基之后命令建造的行宫之一,其实都是从杨广的离宫中挑出来,重新修缮而成,规模都不大,不然的话,李渊就是倾家荡产他也修不起。
而这些行宫都有讲究,算是李渊为将来巡视关西选定的地方,可见李渊野心不小,只是遗憾的是,李渊进了长安城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这件事动静先是不大,可在玉华宫隐蔽处真的搜出兵甲之后,事情就闹大了。
杨文干随即被拘押,又从他府中搜出兵甲若干,还有他和太子来往的一些书信,其中一些影影绰绰的话语,让李渊看了震怒非常。
其实李渊怒的不是太子有取而代之之心,太子嘛,若没有登上皇位的野心,那叫什么太子?
实际上,杨文干或者其他人为太子,秦王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只要没有切实的证据,都不算什么。
比如说长孙无忌在长安县,就能老老实实的当个县令了?为秦王蓄养些死士,藏点兵器甲胄什么的,还不是挺正常的事情。
再者说了,满长安你寻摸一下,贵族府邸中哪个会毫无准备?这年头别说防贼防盗,你疏忽一下,说不定就稀里糊涂的掉了脑袋呢。
其实真正让李渊愤怒的是,他认为两个儿子又掐起来了,在这样一个时节,弄的一地鸡毛,是他绝对无法容忍的事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两个儿子的争斗变本加厉,李渊终于感觉到了厌烦。
厌烦的结果就是,杨文干当即人头落地,随后李元吉被当庭责打,还被送进了大理寺牢狱待勘。
秦王……嗯,秦王还病着呢,李渊一气之下,也不再派人探看其病情,病的那么重,还让人耍弄手脚,那你就一直病着吧,再给你加派些护卫,老老实实的呆在府中面壁思过就是。
一番风雨,又被皇帝压了下来,随即便有人提请招太子李建成回京,李渊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这封诏书没能到得了潼关,半路上就被人劫了下来。
此事预示着,围绕着储君之位,争斗数载的人们,纷纷失去了耐心,开始放开手脚,肆意施为。
这样一个过程和结果,其实除了李唐内部的原因,外部的环境也在起着作用。
这一年三月间,在李渊召回太子的诏书刚刚出城之际,一行十余人,大摇大摆的纵马出了长安城。
>
在另一个时空中著名的杨文干事件爆发了,可在这里却已面目全非。
杨文干乃关西杨氏远支,和李氏是亲戚,算是李唐外戚中的末流,只是杨文干一直跟随在李建成身边,李建成登太子位,杨文干便转任东宫宿卫。
像是贴身侍卫这种职位,非亲信之人不能担任,由此可见,杨文干与太子李建成情谊还是非常深厚的,所以升迁的也非常迅速。
其实从武德元年开始,这人就发迹了起来,先是领千牛备身,再入左武卫府领校尉之职,后又转任骠骑将军。
看这轨迹也许有人会说,这人靠着太子李建成,就在京师打转,然后节节升迁,肯定是个无能之辈,谄上欺下之徒。
这你就错了,此人早年参加过征伐辽东之战,在辽东城下是出过力的,之后杨玄感叛乱,他也参加过平叛之战。
之后追随于李建成身边,在晋地剿匪,南下长安,都曾立下军功,是实实在在开国之臣中的一个。
有人可能又要说了,这样一个人为何到李建成登上太子之位才开始发迹?
这就要追溯到汉王杨谅谋反的时候了,杨文干一脉受到了很大的牵连,一家人死的死,被贬的被贬,等到杨文干长成,也只能靠着和李氏的一点点关系,弄个小军官来当当了。
这样的人在关西族群中数不胜数,根本没人会看重,若非机缘巧合,在李建成身边呆了几天,李建成觉着其人说话还算顺耳,办事也还爽利,杨文干这一辈子也别想有何出头之日。
所以说,这人对李建成那叫个忠心耿耿,办起太子交代下来的事情,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务求完美。
而这一年,就有人举起私藏兵甲,密谋不轨事。
和李元吉那事其实差不多,不算捕风捉影,可也绝对属于欲加之罪的范畴。
当然,作为骠骑将军,掌管着一部分宫廷禁卫,又出身东宫部属,这身份确实比较敏感。
而最为可怕的是,武德三年的时候,这人曾被外派出去,督造玉华山仁智宫,举报他的人言之凿凿,他在督造仁智宫期间,在仁智宫中藏了许多兵器衣甲,只等皇帝去行宫避暑时便要发作。
仁智宫是李渊登基之后命令建造的行宫之一,其实都是从杨广的离宫中挑出来,重新修缮而成,规模都不大,不然的话,李渊就是倾家荡产他也修不起。
而这些行宫都有讲究,算是李渊为将来巡视关西选定的地方,可见李渊野心不小,只是遗憾的是,李渊进了长安城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这件事动静先是不大,可在玉华宫隐蔽处真的搜出兵甲之后,事情就闹大了。
杨文干随即被拘押,又从他府中搜出兵甲若干,还有他和太子来往的一些书信,其中一些影影绰绰的话语,让李渊看了震怒非常。
其实李渊怒的不是太子有取而代之之心,太子嘛,若没有登上皇位的野心,那叫什么太子?
实际上,杨文干或者其他人为太子,秦王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只要没有切实的证据,都不算什么。
比如说长孙无忌在长安县,就能老老实实的当个县令了?为秦王蓄养些死士,藏点兵器甲胄什么的,还不是挺正常的事情。
再者说了,满长安你寻摸一下,贵族府邸中哪个会毫无准备?这年头别说防贼防盗,你疏忽一下,说不定就稀里糊涂的掉了脑袋呢。
其实真正让李渊愤怒的是,他认为两个儿子又掐起来了,在这样一个时节,弄的一地鸡毛,是他绝对无法容忍的事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两个儿子的争斗变本加厉,李渊终于感觉到了厌烦。
厌烦的结果就是,杨文干当即人头落地,随后李元吉被当庭责打,还被送进了大理寺牢狱待勘。
秦王……嗯,秦王还病着呢,李渊一气之下,也不再派人探看其病情,病的那么重,还让人耍弄手脚,那你就一直病着吧,再给你加派些护卫,老老实实的呆在府中面壁思过就是。
一番风雨,又被皇帝压了下来,随即便有人提请招太子李建成回京,李渊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这封诏书没能到得了潼关,半路上就被人劫了下来。
此事预示着,围绕着储君之位,争斗数载的人们,纷纷失去了耐心,开始放开手脚,肆意施为。
这样一个过程和结果,其实除了李唐内部的原因,外部的环境也在起着作用。
这一年三月间,在李渊召回太子的诏书刚刚出城之际,一行十余人,大摇大摆的纵马出了长安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