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寒门枭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燕京城的失守不仅在京城百姓中引起掀然大波,同时也让朝廷异常震惊,实施了将近一年的鸵鸟政策,当战争终于来临后,无论天子赵佶还是王黼等重臣,都不得不将头从沙子里拔出来,面对即将来临的政权危机。
这是一个千古不破的定理,当权力机构因操作不当引发巨大的危机时,它的权力合法性就会受到广泛的质疑,掌握相权的知政堂如此,掌握君权的天子也同样难以回避。
一大早,在宣政殿的偏殿内,赵佶便召开了紧急军政议事,所有三品以上的数十名职事官都参加了这次议事,讨论如何应对金国入侵引发的危机。
此时的大宋朝廷可谓内忧外患,虽然从燕京城得到大量的辽国财富,但这些财富只用了不到半年便消耗殆尽,现在不仅国库严重空虚,就连天子内库也所剩无几,朝廷财政异常窘迫,连日常的军费也难以支撑,朝廷无法大规模在河北备战,也无法应对西夏的军事挑衅,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财政拮据。
“各位爱卿,事已至此,朕也不想追究谁的责任,大家都说说吧!我们该如何应对金国的入侵?”
赵佶声音不高,神情显得十分疲惫,金国入侵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令他寝食不安,他已无法独自应对席卷而来的危机,只能向群臣寻计。
大殿内一片寂静,在这个关键时刻,大家都不约而同保持了沉默,他们不希望自己的言论影响到最后的决策,这个责任谁也背负不起。
赵佶半晌也没有人说话,不由有些不悦,便对高俅道:“高枢密使先说吧!”
高俅被点了名,无奈,他只得起身道:“陛下,应对入侵其实就八个字,‘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既然金兵杀来了,那我们就出兵应对,无外乎两条线,一条河北线,一条河东线,河北一线部署了十万厢军,但厢军战斗力较弱,微臣建议再向河北增加禁军八万,微臣推荐刘延庆为主将,率军北上防御,另外河东一线主要是太原防御,目前太原府有精兵两万,军队略有不足,微臣再建议向太原府增兵两万,不过姚平仲稍显文弱,临危决断不足,微臣建议换人。”
王黼重重哼了一声,起身道:“刘延庆屡战屡败,这种败军之将还能再堪大用?高太尉,现在是国家危急关头,希望你不要再带上个人情绪。”
赵佶也听出高俅有私心,他心中也有些不悦,便摆摆手示意高俅坐下,又道:“其他大臣再说说吧!”
这时,坐在玉阶前的太子赵桓道:“父皇,能否容儿臣提个方案!”
这个时候赵桓主动表态,令赵佶颇感欣慰,便点点头道:“皇儿请说!”
赵桓起身道:“其实刚才高太尉的两个方案倒也和儿臣不谋而合,主要加强两线防御,一条是河北线,一条是河东线,河北是三面防御,真定府、雄霸两州以及河间府,八万禁军和十万厢军配合,人数上差不多够了,而河东线也主要是太原防御战,不过太原只是第二道防御,第一道防御应该在代州,给太原增兵两万,然后将防御西夏的两万军转到代州雁门关和土墩关一带防御,这就是儿臣的意见。”
大殿内议论纷纷,太子没有提及带兵之人,有点意犹未尽啊!赵佶眉头一皱,“那皇儿认为应该由谁来带兵?”
“这......”赵桓踌躇难言。
蔡京在一旁道:“殿下,现在是危急时刻,殿下尽管直言,提出妥善的方案以解陛下之忧!”
赵佶点点头,“蔡蔡相公说得对,皇儿尽管直言,朕听着。”
赵桓只得躬身道:“儿臣以为,要解眼前之危,还得种师道出山!”
大殿霎时间鸦雀无声,赵佶心中着实有点苦涩,难道除了种师道,大宋就无人了吗?
半晌,赵佶缓缓道:“种师道年迈,恐怕已经没有精力再为国效力了,皇儿还有别的方案吗?”
赵佶无法接受种师道再出山,他颜面上实在挂不住,赵桓当然明白父皇无法接受种师道再出山,他便道:“儿臣还另一个方案。”
“你说,什么方案?”
“父皇,儿臣推荐张叔夜为河间府兵马总管,负责河北东线防御,种师中为雄霸总管,负责雄州和霸州一线的中线防御,推荐刘光世为真定府总管,负责河北路西线真定府的防御,儿臣再推荐康王为相州总管,和大名府的郓王负责河北路的第二条防线,将京西两路以及开封府的八万厢军部署在第二条防线上,这样,河北路两道防线可保京师无恙。”
赵佶点点头,这个方案他可以接受,他又问道:“那河东路的部署呢?”
“父皇,河东路是关键,正如高太尉所言,姚平仲略显优柔,勇烈果断不足,不宜守城,儿臣建议任命姚平仲为代州总管,率两万军部署在雁门关一线,如果雁门关被金兵突破,那么姚平仲可以率军退守井陉,甚至可以退守洛阳,但太原必须派勇烈之将来镇守,儿臣推荐李延庆率两万京兆军进驻太原。”
这个方案激起了一片议论之声,王黼问道:“请问殿下,陕西路也面临西夏的威胁,如果李延庆调去太原,那陕西路那边谁来总管?”
赵桓微微一笑,“西夏国力尚未恢复,未必会攻打陕西路,可让陕西路转运使刘韐暂时出任陕西路防御使,... -->>
燕京城的失守不仅在京城百姓中引起掀然大波,同时也让朝廷异常震惊,实施了将近一年的鸵鸟政策,当战争终于来临后,无论天子赵佶还是王黼等重臣,都不得不将头从沙子里拔出来,面对即将来临的政权危机。
这是一个千古不破的定理,当权力机构因操作不当引发巨大的危机时,它的权力合法性就会受到广泛的质疑,掌握相权的知政堂如此,掌握君权的天子也同样难以回避。
一大早,在宣政殿的偏殿内,赵佶便召开了紧急军政议事,所有三品以上的数十名职事官都参加了这次议事,讨论如何应对金国入侵引发的危机。
此时的大宋朝廷可谓内忧外患,虽然从燕京城得到大量的辽国财富,但这些财富只用了不到半年便消耗殆尽,现在不仅国库严重空虚,就连天子内库也所剩无几,朝廷财政异常窘迫,连日常的军费也难以支撑,朝廷无法大规模在河北备战,也无法应对西夏的军事挑衅,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财政拮据。
“各位爱卿,事已至此,朕也不想追究谁的责任,大家都说说吧!我们该如何应对金国的入侵?”
赵佶声音不高,神情显得十分疲惫,金国入侵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令他寝食不安,他已无法独自应对席卷而来的危机,只能向群臣寻计。
大殿内一片寂静,在这个关键时刻,大家都不约而同保持了沉默,他们不希望自己的言论影响到最后的决策,这个责任谁也背负不起。
赵佶半晌也没有人说话,不由有些不悦,便对高俅道:“高枢密使先说吧!”
高俅被点了名,无奈,他只得起身道:“陛下,应对入侵其实就八个字,‘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既然金兵杀来了,那我们就出兵应对,无外乎两条线,一条河北线,一条河东线,河北一线部署了十万厢军,但厢军战斗力较弱,微臣建议再向河北增加禁军八万,微臣推荐刘延庆为主将,率军北上防御,另外河东一线主要是太原防御,目前太原府有精兵两万,军队略有不足,微臣再建议向太原府增兵两万,不过姚平仲稍显文弱,临危决断不足,微臣建议换人。”
王黼重重哼了一声,起身道:“刘延庆屡战屡败,这种败军之将还能再堪大用?高太尉,现在是国家危急关头,希望你不要再带上个人情绪。”
赵佶也听出高俅有私心,他心中也有些不悦,便摆摆手示意高俅坐下,又道:“其他大臣再说说吧!”
这时,坐在玉阶前的太子赵桓道:“父皇,能否容儿臣提个方案!”
这个时候赵桓主动表态,令赵佶颇感欣慰,便点点头道:“皇儿请说!”
赵桓起身道:“其实刚才高太尉的两个方案倒也和儿臣不谋而合,主要加强两线防御,一条是河北线,一条是河东线,河北是三面防御,真定府、雄霸两州以及河间府,八万禁军和十万厢军配合,人数上差不多够了,而河东线也主要是太原防御战,不过太原只是第二道防御,第一道防御应该在代州,给太原增兵两万,然后将防御西夏的两万军转到代州雁门关和土墩关一带防御,这就是儿臣的意见。”
大殿内议论纷纷,太子没有提及带兵之人,有点意犹未尽啊!赵佶眉头一皱,“那皇儿认为应该由谁来带兵?”
“这......”赵桓踌躇难言。
蔡京在一旁道:“殿下,现在是危急时刻,殿下尽管直言,提出妥善的方案以解陛下之忧!”
赵佶点点头,“蔡蔡相公说得对,皇儿尽管直言,朕听着。”
赵桓只得躬身道:“儿臣以为,要解眼前之危,还得种师道出山!”
大殿霎时间鸦雀无声,赵佶心中着实有点苦涩,难道除了种师道,大宋就无人了吗?
半晌,赵佶缓缓道:“种师道年迈,恐怕已经没有精力再为国效力了,皇儿还有别的方案吗?”
赵佶无法接受种师道再出山,他颜面上实在挂不住,赵桓当然明白父皇无法接受种师道再出山,他便道:“儿臣还另一个方案。”
“你说,什么方案?”
“父皇,儿臣推荐张叔夜为河间府兵马总管,负责河北东线防御,种师中为雄霸总管,负责雄州和霸州一线的中线防御,推荐刘光世为真定府总管,负责河北路西线真定府的防御,儿臣再推荐康王为相州总管,和大名府的郓王负责河北路的第二条防线,将京西两路以及开封府的八万厢军部署在第二条防线上,这样,河北路两道防线可保京师无恙。”
赵佶点点头,这个方案他可以接受,他又问道:“那河东路的部署呢?”
“父皇,河东路是关键,正如高太尉所言,姚平仲略显优柔,勇烈果断不足,不宜守城,儿臣建议任命姚平仲为代州总管,率两万军部署在雁门关一线,如果雁门关被金兵突破,那么姚平仲可以率军退守井陉,甚至可以退守洛阳,但太原必须派勇烈之将来镇守,儿臣推荐李延庆率两万京兆军进驻太原。”
这个方案激起了一片议论之声,王黼问道:“请问殿下,陕西路也面临西夏的威胁,如果李延庆调去太原,那陕西路那边谁来总管?”
赵桓微微一笑,“西夏国力尚未恢复,未必会攻打陕西路,可让陕西路转运使刘韐暂时出任陕西路防御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