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清穿奋斗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按照历来贪污官员的习惯,一般在京城他们都会相当的低调,不会置办多少惹人眼的家产来,一般都是在外面其他省市尤其是自己祖宅老家所在地置办相当大的家产,如今一看,和珅这奏折上面的数字明显不对嘛?
桂林和阿桂对视一眼,然后桂林故作疑惑的说道:“难道李侍尧提前得到了消息将一部分家产给隐藏起来了,和大人没有查抄到?”
“应该不会呀,李侍尧都将所有的罪证都认了,他隐藏起来做什么?”
“话不能这么讲,说不一定李侍尧就打着皇上会下恩典的主意,到时候命保住了,再隔个几年大家都将他的事情忘记了的时候将那隐藏的家产找出来,他不一样可以荣华富贵的过一辈子。”
底下的众人积极的讨论着,可没有一个人敢说那句“说不一定就是和珅将李侍尧的家产贪污”了的话。
嘉庆皇帝坐在宝座上被底下的人吵得头疼,一时之间也没有了主意,只要一步下旨让和珅将李侍尧一干罪人和抄家得来的家财都运回京城,另外一步又让人悄悄调查此事,他总觉得这事不对劲。
某些时候男人的第六感也是挺准确的,就在和珅前一脚将李侍尧等人送入天牢的时候,嘉庆皇帝后一脚也得到了事情调查得来的结果。调查得非常的仔细,绝对没有冤枉任何一个人。
结果表明,那一部分银子被人“贪污”了,而被“贪污”的银子占了和珅抄李侍尧云南家财的四成。面对着结果,嘉庆皇帝不够淡定的气炸了,立马将和珅下狱了,让人调查和珅。
坐在牢房里,和珅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下狱后,觉得自己特别冤枉。历朝历代但凡抄家什么的其中的猫腻多着了,压根就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抄家全部的银子都归了皇帝。
就如这次他主持李侍尧抄家一样,首先抄家的时候侍卫难免会顺手牵羊贪污一些小的东西,比如戒指项链玉佩等等小东西。然后抄家得来的东西最初也不会立马呈给皇上,而是底下的官员捡一些没有逾越也不是特别精贵的东西,私底下大家分了美其名曰:“辛苦费”,一般都是总数的三成至四成。
底下抄家的士兵得一成,底下的官员得一成,再有半成或者一成用来打点上头的关系,剩下的半成或者一成由几个领头的官员分了。
和珅纵然现在还没有成为大清朝的特大贪官,可他也不是一个清官,再加上小时候过得苦因此和珅对于银子还是很看重的,他虽然现在没有贪污受贿,可也不是君子,该拿的冰炭孝敬每年他都会拿,平时人来客往的送礼他也会接。
再者他之前有在云南不知道嘉庆皇帝整治内务府的“雄心”,因此不可避免的和珅就按照古往今来的潜规则干了,前面好几次他领头抄家都是这么干的,和珅一点其他的想法都没有。
可是!可是!
在他不知道的事情阿桂就阴了他一把,阿桂可是老老实实的压着底下的手下也老老实实的,一分钱都没有拿的将李侍尧在京城的家产抄给了嘉庆皇帝。
然后不明情况的和珅就倒霉了。
前面说了和珅压过阿桂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欢,他之所以能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欢,还是因为这几年他有突出的业绩,啥业绩呀,反腐抄家业绩呀!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三年内和珅就弹劾了不下十个官员贪污,而且个个家世背景都是杠杠的权二代。
在这样的情况下和珅不畏强权的作风就入了乾隆皇帝眼,再加上和珅长得不错是一个美男子,乾隆皇帝某些时候就是颜控生物,再加上和珅又懂得奉承乾隆皇帝,自己的心机手段也够,自然是一路扶摇直上做到了乾隆皇帝最信任的臣子的位子上。
如今他马失前蹄被嘉庆皇帝下狱了,因为他的原因得到好处的人有,可更多的却是因为他的原因倒大霉的人,不可避免的落井下石的人出现了。再加上和珅的确是收了那些潜规则的银子,这可就是铁证了。
作为一个接触朝廷政务不到六年,亲手触碰政务不到半年的,前面又被内务府的奴才贪污刺激了的嘉庆皇帝,他才不会管你是什么潜规则不潜规则的,直接让和珅悲剧了。
若不是因为和珅对雅利奇的计划还有那么一点点用,和珅这次搞不好小命都没有了,纵然如此他辛辛苦苦奋斗了十几年的官位还有家产都没有了,和他一起悲剧的还有李侍尧。
和珅作为乾隆朝反腐第一线的人物,竟然因为贪污悲剧了,这简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尤其是之前和珅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嘉庆皇帝如此作为岂不是间接的扇了乾隆皇帝一个大巴掌,自然有不少老臣跳出来反对。
他们自然不是同情和珅,而是为了自己的,谁身上没这种潜规则的事情呀。如果嘉庆皇帝连潜规则都容不下去了,那他们不也一样要完蛋了吗?
除了为了自己的,还有一些跟着起哄的人的理由就不一样了,他们背后的人就是嘉庆皇帝那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可还没有死掉那颗贼心了。
然而现实残酷的扇了这些人狠狠的一巴掌,不久后甘肃爆发了以苏四十三为首的回民起事,不久又揭发出以陕甘总督勒尔谨与前甘肃省布政使王亶望为首的“折监冒赈”贪污大案。嘉庆皇帝才刚刚派人去占压回民起事了,没有想到不久后山东巡抚国泰、于易简亏空库帑案发。
这几人可都和和珅交好,尤其是国泰那更是标明了的和珅的党羽,之前查抄和珅家的时候还翻出来他写给和珅的不少信件。
这两件事情一出后,没人再敢在朝廷上唧唧歪歪的说嘉庆皇帝处理和珅处理得不好了,纷纷称赞皇上英明。(未完待续。)
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按照历来贪污官员的习惯,一般在京城他们都会相当的低调,不会置办多少惹人眼的家产来,一般都是在外面其他省市尤其是自己祖宅老家所在地置办相当大的家产,如今一看,和珅这奏折上面的数字明显不对嘛?
桂林和阿桂对视一眼,然后桂林故作疑惑的说道:“难道李侍尧提前得到了消息将一部分家产给隐藏起来了,和大人没有查抄到?”
“应该不会呀,李侍尧都将所有的罪证都认了,他隐藏起来做什么?”
“话不能这么讲,说不一定李侍尧就打着皇上会下恩典的主意,到时候命保住了,再隔个几年大家都将他的事情忘记了的时候将那隐藏的家产找出来,他不一样可以荣华富贵的过一辈子。”
底下的众人积极的讨论着,可没有一个人敢说那句“说不一定就是和珅将李侍尧的家产贪污”了的话。
嘉庆皇帝坐在宝座上被底下的人吵得头疼,一时之间也没有了主意,只要一步下旨让和珅将李侍尧一干罪人和抄家得来的家财都运回京城,另外一步又让人悄悄调查此事,他总觉得这事不对劲。
某些时候男人的第六感也是挺准确的,就在和珅前一脚将李侍尧等人送入天牢的时候,嘉庆皇帝后一脚也得到了事情调查得来的结果。调查得非常的仔细,绝对没有冤枉任何一个人。
结果表明,那一部分银子被人“贪污”了,而被“贪污”的银子占了和珅抄李侍尧云南家财的四成。面对着结果,嘉庆皇帝不够淡定的气炸了,立马将和珅下狱了,让人调查和珅。
坐在牢房里,和珅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下狱后,觉得自己特别冤枉。历朝历代但凡抄家什么的其中的猫腻多着了,压根就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抄家全部的银子都归了皇帝。
就如这次他主持李侍尧抄家一样,首先抄家的时候侍卫难免会顺手牵羊贪污一些小的东西,比如戒指项链玉佩等等小东西。然后抄家得来的东西最初也不会立马呈给皇上,而是底下的官员捡一些没有逾越也不是特别精贵的东西,私底下大家分了美其名曰:“辛苦费”,一般都是总数的三成至四成。
底下抄家的士兵得一成,底下的官员得一成,再有半成或者一成用来打点上头的关系,剩下的半成或者一成由几个领头的官员分了。
和珅纵然现在还没有成为大清朝的特大贪官,可他也不是一个清官,再加上小时候过得苦因此和珅对于银子还是很看重的,他虽然现在没有贪污受贿,可也不是君子,该拿的冰炭孝敬每年他都会拿,平时人来客往的送礼他也会接。
再者他之前有在云南不知道嘉庆皇帝整治内务府的“雄心”,因此不可避免的和珅就按照古往今来的潜规则干了,前面好几次他领头抄家都是这么干的,和珅一点其他的想法都没有。
可是!可是!
在他不知道的事情阿桂就阴了他一把,阿桂可是老老实实的压着底下的手下也老老实实的,一分钱都没有拿的将李侍尧在京城的家产抄给了嘉庆皇帝。
然后不明情况的和珅就倒霉了。
前面说了和珅压过阿桂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欢,他之所以能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欢,还是因为这几年他有突出的业绩,啥业绩呀,反腐抄家业绩呀!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三年内和珅就弹劾了不下十个官员贪污,而且个个家世背景都是杠杠的权二代。
在这样的情况下和珅不畏强权的作风就入了乾隆皇帝眼,再加上和珅长得不错是一个美男子,乾隆皇帝某些时候就是颜控生物,再加上和珅又懂得奉承乾隆皇帝,自己的心机手段也够,自然是一路扶摇直上做到了乾隆皇帝最信任的臣子的位子上。
如今他马失前蹄被嘉庆皇帝下狱了,因为他的原因得到好处的人有,可更多的却是因为他的原因倒大霉的人,不可避免的落井下石的人出现了。再加上和珅的确是收了那些潜规则的银子,这可就是铁证了。
作为一个接触朝廷政务不到六年,亲手触碰政务不到半年的,前面又被内务府的奴才贪污刺激了的嘉庆皇帝,他才不会管你是什么潜规则不潜规则的,直接让和珅悲剧了。
若不是因为和珅对雅利奇的计划还有那么一点点用,和珅这次搞不好小命都没有了,纵然如此他辛辛苦苦奋斗了十几年的官位还有家产都没有了,和他一起悲剧的还有李侍尧。
和珅作为乾隆朝反腐第一线的人物,竟然因为贪污悲剧了,这简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尤其是之前和珅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嘉庆皇帝如此作为岂不是间接的扇了乾隆皇帝一个大巴掌,自然有不少老臣跳出来反对。
他们自然不是同情和珅,而是为了自己的,谁身上没这种潜规则的事情呀。如果嘉庆皇帝连潜规则都容不下去了,那他们不也一样要完蛋了吗?
除了为了自己的,还有一些跟着起哄的人的理由就不一样了,他们背后的人就是嘉庆皇帝那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可还没有死掉那颗贼心了。
然而现实残酷的扇了这些人狠狠的一巴掌,不久后甘肃爆发了以苏四十三为首的回民起事,不久又揭发出以陕甘总督勒尔谨与前甘肃省布政使王亶望为首的“折监冒赈”贪污大案。嘉庆皇帝才刚刚派人去占压回民起事了,没有想到不久后山东巡抚国泰、于易简亏空库帑案发。
这几人可都和和珅交好,尤其是国泰那更是标明了的和珅的党羽,之前查抄和珅家的时候还翻出来他写给和珅的不少信件。
这两件事情一出后,没人再敢在朝廷上唧唧歪歪的说嘉庆皇帝处理和珅处理得不好了,纷纷称赞皇上英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