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艾尚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青瓜绿枣,谁见谁咬”是我们偷瓜时节最强硬的精神支撑。
那年月,瓜是我们夏季唯一的水果,也是愉悦我们神经的唯一食粮。瓜是生产队种的,通常是两条地,大约十来亩。一条种菜瓜,一条种甜瓜、西瓜,有时也在地边种些南瓜、芒瓜,防备有人打草时顺手牵羊。分瓜是我们的节日,队长一声招呼,全队的老少一个不剩,像一队蚂蚁沿着小路、沟坎聚到瓜棚。不多一会儿,便成了一只只负重的蜗牛,驮着大筐子、小袋子的甜蜜收成,欣悦撒满一道儿。“三儿,别光偷嘴吃,看把你落下。”“哎,狗子,回家我们扔几个瓜到塘里去。”“小五子,别光挑熟的吃,小心你奶奶揍你。”
这样的欢乐,随着瓜吃完很快消失,接着是一种漫长热切的期待,或在看别队伙伴儿去分瓜的艳羡中渡过。
偷瓜的方式多是上一拨儿的言传身教,也有在战斗片中学到的。偷瓜最主要的是选时机。中午,看瓜人回家吃饭或午睡为最好,其次是夜晚,最下策则是不分时机强攻。前两种方法颇有点渡江侦察记的味道,先是派个眼线跟踪老头,然后派一个悄悄潜入瓜地,摸清瓜的位置、质地,最后则是一哄而上的大扫荡。这种方式吃得舒服,只是缺乏刺激。遇到认死理儿的爱骂人的倔老头,也只好采取第三种方法。通常由几个老头不认识的伙伴明目张胆地进地里摘瓜,此时老头必定大怒,骂着街急追。这几个也不拼命跑,始终和老头保持一定的距离。你进我退,你退我进,反复几次,老头在蹊跷中明白过来,朝瓜地的另一头猛追。这时,潜进田里的我们大胜而归,钻进玉米地会师去了。偷瓜的人大都守三条规矩:不偷自己队的瓜,不偷别的村的瓜,不糟蹋瓜。这些规矩没人道破,一代代地沿袭下来。当然也有例外。一次,邻村的几个小伙伴,黑灯瞎火地撞到了三队的瓜地里。一顿乱吃后,被看瓜的三爷堵个正着,人跑了,模样认了个瓷实。第二天,这件事就传遍了全村。这可是偷瓜伙伴儿的耻辱。下午,各个队的小头头聚到一块儿,决心讨回些颜面。夜晚,几个人摸进邻村瓜棚,把看瓜的老头用绳子绑住,把即将熟透的甜瓜拉了秧。村与村之间的关系总有个尺度,就像新婚的小两口儿,虽免不了吵架拌嘴,但不至于大打出手。而这个度又很容易在传统的冤冤相报中被突破。第二天,邻村的小队长带来一帮人,找到村长,指名点姓非要会会偷瓜的人。还是村长仗义,对偷瓜的人只字未提,与来人排排辈份,论论亲戚,又派人送去一车瓜,硬是把这事压下。自此两村各不相干、秋毫无犯。
每片瓜地正中都有一间土坯房,孤零零地立在那儿,活像一座土地庙,这便是看瓜人的住所。房子不大,只容下半截土炕,炕上铺些稻草,屋顶吊个蚊帐。瓜棚没有烟囱,只在外面找块空地盘个土灶。看瓜的人都是侍弄瓜的好手,这些庄稼地的细活也只有老年人在行。因此,看瓜人都是老头。因为年岁大,看瓜也算是一种照顾,必定乡下人注重情分。很多人以为看瓜远离村庄,与花鸟鱼虫为伍,看朝霞莹莹、晚霞映天,颇有世外桃源的味道。其实活还是很杂的,如培台、放风、打药捉虫、压蔓、打顶,整日里没有闲歇,至于看瓜也只是个附带。在乡下,同队的、过路的吃几个瓜、抽袋旱烟、唠唠家常、扯扯年景是不犯歹的,就是小孩子调皮偷几个瓜吃(只要不糟蹋),也只是喊几嗓子,吓唬一下,从没有向家长或队长告过状,父辈对小孩子偷瓜只是当个乐子。那时家里穷,顾不上孩子的嘴,吃几个就吃几个,瓜还不是给他们种的?现在想来,那语气透着种无奈,也许是没能让孩子过上好日子的一种深深的自责吧。在当时对我们可是莫大的恩赐,以至这种游戏在乡下久玩不衰。
既然看瓜,就要负起全责,不光管人,也管獾猪、刺猬、田鼠、大眼贼。别看刺猬、田鼠个儿小,糟蹋瓜可是行家,专找熟透的下手。几天下来,就把好端端的瓜田折腾得一片狼藉。看瓜的人便找几个熟透的瓜,抹上敌敌畏或1605,放在明面。这些畜生没心计,准会上当。獾猪个儿大,心思也大,下药对他们轻易不起作用,看瓜的人便在田埂埋上线枪。这种枪为生铁铸成,长约一米,形似土铳,重的十几斤,小的也有七、八斤,枪筒小指粗细,底部有一圆锥状突起,上扣砸炮和扳机。线大约有三四十米,隐在地埂的草丛里。獾猪一碰线,就扯动扳机,轰的一声响,獾猪就吓得无影无踪,再也不敢来。原来线枪只装枪药,不装沙子,怕误伤过路人或偷瓜的孩子。
看瓜的年龄比较大,论辈份,不是爷爷就是叔叔,人也和蔼。大人领着孩子或孩子们在瓜田边过,总是召唤过来,弄几个瓜吃。大人和孩子得到如此礼遇受宠若惊,便一再嘱咐孩子:“二爷眼里有咱,咱可自己往人里长啊!”至于没有受到礼遇的,便照偷不误了。
看瓜也有较真儿的老头,喜欢和半大小子们斗智斗勇。他们通常在瓜地中竖几根秫秸,把晾晒的衣服穿在上面,再往顶上戴个草帽,远看活脱脱的一个人,胆小的孩子不敢靠前。田里草深的时候,一些嘎老头坐在草窠深处,待你费劲地爬进去,正想顺藤摸瓜时,一只鞋底不偏不倚正落在你的屁股上。一声嚎叫过后,伙伴们像一群受惊的鸭子,扑棱棱飞得无影无踪。
多年来,这种游戏一直在乡间延续。老人和孩子都默守着自己的游戏规则,没有记恨,没有报复。那一段段缠绵的旧事,短暂的爱恨,像瓜田的蔓,扯也扯不开。
“青瓜绿枣,谁见谁咬”是我们偷瓜时节最强硬的精神支撑。
那年月,瓜是我们夏季唯一的水果,也是愉悦我们神经的唯一食粮。瓜是生产队种的,通常是两条地,大约十来亩。一条种菜瓜,一条种甜瓜、西瓜,有时也在地边种些南瓜、芒瓜,防备有人打草时顺手牵羊。分瓜是我们的节日,队长一声招呼,全队的老少一个不剩,像一队蚂蚁沿着小路、沟坎聚到瓜棚。不多一会儿,便成了一只只负重的蜗牛,驮着大筐子、小袋子的甜蜜收成,欣悦撒满一道儿。“三儿,别光偷嘴吃,看把你落下。”“哎,狗子,回家我们扔几个瓜到塘里去。”“小五子,别光挑熟的吃,小心你奶奶揍你。”
这样的欢乐,随着瓜吃完很快消失,接着是一种漫长热切的期待,或在看别队伙伴儿去分瓜的艳羡中渡过。
偷瓜的方式多是上一拨儿的言传身教,也有在战斗片中学到的。偷瓜最主要的是选时机。中午,看瓜人回家吃饭或午睡为最好,其次是夜晚,最下策则是不分时机强攻。前两种方法颇有点渡江侦察记的味道,先是派个眼线跟踪老头,然后派一个悄悄潜入瓜地,摸清瓜的位置、质地,最后则是一哄而上的大扫荡。这种方式吃得舒服,只是缺乏刺激。遇到认死理儿的爱骂人的倔老头,也只好采取第三种方法。通常由几个老头不认识的伙伴明目张胆地进地里摘瓜,此时老头必定大怒,骂着街急追。这几个也不拼命跑,始终和老头保持一定的距离。你进我退,你退我进,反复几次,老头在蹊跷中明白过来,朝瓜地的另一头猛追。这时,潜进田里的我们大胜而归,钻进玉米地会师去了。偷瓜的人大都守三条规矩:不偷自己队的瓜,不偷别的村的瓜,不糟蹋瓜。这些规矩没人道破,一代代地沿袭下来。当然也有例外。一次,邻村的几个小伙伴,黑灯瞎火地撞到了三队的瓜地里。一顿乱吃后,被看瓜的三爷堵个正着,人跑了,模样认了个瓷实。第二天,这件事就传遍了全村。这可是偷瓜伙伴儿的耻辱。下午,各个队的小头头聚到一块儿,决心讨回些颜面。夜晚,几个人摸进邻村瓜棚,把看瓜的老头用绳子绑住,把即将熟透的甜瓜拉了秧。村与村之间的关系总有个尺度,就像新婚的小两口儿,虽免不了吵架拌嘴,但不至于大打出手。而这个度又很容易在传统的冤冤相报中被突破。第二天,邻村的小队长带来一帮人,找到村长,指名点姓非要会会偷瓜的人。还是村长仗义,对偷瓜的人只字未提,与来人排排辈份,论论亲戚,又派人送去一车瓜,硬是把这事压下。自此两村各不相干、秋毫无犯。
每片瓜地正中都有一间土坯房,孤零零地立在那儿,活像一座土地庙,这便是看瓜人的住所。房子不大,只容下半截土炕,炕上铺些稻草,屋顶吊个蚊帐。瓜棚没有烟囱,只在外面找块空地盘个土灶。看瓜的人都是侍弄瓜的好手,这些庄稼地的细活也只有老年人在行。因此,看瓜人都是老头。因为年岁大,看瓜也算是一种照顾,必定乡下人注重情分。很多人以为看瓜远离村庄,与花鸟鱼虫为伍,看朝霞莹莹、晚霞映天,颇有世外桃源的味道。其实活还是很杂的,如培台、放风、打药捉虫、压蔓、打顶,整日里没有闲歇,至于看瓜也只是个附带。在乡下,同队的、过路的吃几个瓜、抽袋旱烟、唠唠家常、扯扯年景是不犯歹的,就是小孩子调皮偷几个瓜吃(只要不糟蹋),也只是喊几嗓子,吓唬一下,从没有向家长或队长告过状,父辈对小孩子偷瓜只是当个乐子。那时家里穷,顾不上孩子的嘴,吃几个就吃几个,瓜还不是给他们种的?现在想来,那语气透着种无奈,也许是没能让孩子过上好日子的一种深深的自责吧。在当时对我们可是莫大的恩赐,以至这种游戏在乡下久玩不衰。
既然看瓜,就要负起全责,不光管人,也管獾猪、刺猬、田鼠、大眼贼。别看刺猬、田鼠个儿小,糟蹋瓜可是行家,专找熟透的下手。几天下来,就把好端端的瓜田折腾得一片狼藉。看瓜的人便找几个熟透的瓜,抹上敌敌畏或1605,放在明面。这些畜生没心计,准会上当。獾猪个儿大,心思也大,下药对他们轻易不起作用,看瓜的人便在田埂埋上线枪。这种枪为生铁铸成,长约一米,形似土铳,重的十几斤,小的也有七、八斤,枪筒小指粗细,底部有一圆锥状突起,上扣砸炮和扳机。线大约有三四十米,隐在地埂的草丛里。獾猪一碰线,就扯动扳机,轰的一声响,獾猪就吓得无影无踪,再也不敢来。原来线枪只装枪药,不装沙子,怕误伤过路人或偷瓜的孩子。
看瓜的年龄比较大,论辈份,不是爷爷就是叔叔,人也和蔼。大人领着孩子或孩子们在瓜田边过,总是召唤过来,弄几个瓜吃。大人和孩子得到如此礼遇受宠若惊,便一再嘱咐孩子:“二爷眼里有咱,咱可自己往人里长啊!”至于没有受到礼遇的,便照偷不误了。
看瓜也有较真儿的老头,喜欢和半大小子们斗智斗勇。他们通常在瓜地中竖几根秫秸,把晾晒的衣服穿在上面,再往顶上戴个草帽,远看活脱脱的一个人,胆小的孩子不敢靠前。田里草深的时候,一些嘎老头坐在草窠深处,待你费劲地爬进去,正想顺藤摸瓜时,一只鞋底不偏不倚正落在你的屁股上。一声嚎叫过后,伙伴们像一群受惊的鸭子,扑棱棱飞得无影无踪。
多年来,这种游戏一直在乡间延续。老人和孩子都默守着自己的游戏规则,没有记恨,没有报复。那一段段缠绵的旧事,短暂的爱恨,像瓜田的蔓,扯也扯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