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大明文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圣王一言传之万古,轻加拟改,必陷明主于有过之地,惟皇上俯赐谅察,仍依前定吉期,从俭从简,亦不为失,适足以光扬圣德也。”
李俊不由自主地中从林延潮手中接过封还的圣旨。
但见林延潮将方才草拟的奏本道:“臣等体察圣上之意,早已拟将典礼从简,以为节省钱粮,这是礼部,光禄寺,鸿胪寺草拟奏本,尚未具名,还请公公呈上先行御览。”
百官闻此心底都是激动不已,他们不仅佩服林延潮大胆耿直,居然在此刻封还圣旨。
而且他与沈一贯早就料到了天子会借口钱粮不足的事,让皇太子册封议改期,所以他们事先将一切典礼安排的从简从宜。
李植也是一脸惊愕之余,看向林延潮的目光渐渐也有不同,特别是相较一旁的沈一贯而言。
乾清宫中。
郑贵妃在旁不断以巾帕拭泪,天子也是眉头紧皱,长吁短叹。
田义,陈矩二人则跪在一旁。
这时李俊返回了宫中。
“回禀陛下,林老先生言万死不敢奉诏,诏书封还,这是奏本。”
天子闻言接过奏本看过,但听郑贵妃哭声欲响。
而一旁之人无不有暗喜之意。
天子看完林延潮的奏本,又看了典礼草案,虽说一切从简,节俭用度,但其余无不完备。
见此天子心底未尝不松了一口气,但在郑贵妃面前却是长叹道:“此乃众意,纵使朕乃九五之尊,也不可违背,贵妃你可看到了。”
郑贵妃垂泪不语。
天子走到郑贵妃身旁手抚其背道:“朕虽不能如孝宗皇帝那样只娶一人,但朕答允你此生只钟爱于皇贵妃你一人。”
郑贵妃道:“后宫佳丽三千,臣妾得陛下一语如此,此生夫复何求。陛下心意臣妾已是明了,其余一切皆由陛下定夺好了。”
天子点了点头对田义,陈矩道:“朕收回前旨,再下一道旨意至内阁,言朕意已决,皇太子册封仪如期举行。”
“皇上圣明!”
田义,陈矩等无不叩头言道。
圣旨下达,百官无不长出了一口气,众人无不佩服林延潮在这时候的明断。
皇长子的册立大典如期于十五日在文华殿举行。
是日,皇长子朱常洛身着冕服入文华殿,于百官面前,向天子行大礼并受册受宝。
授宝时本来当由首辅赵志皋转交给太子,但赵志皋因病在家,于是改由次辅林延潮授宝。
谕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时,林延潮亲眼见到皇长子脸上涌过复杂的神色,此中心情实难以言明。
册立大典后,孙承宗,李廷机连夜来至林延潮府上转告了皇太子的谢言,非次辅,孤此生无望为太子,此恩此德此生不忘。
林延潮笑了笑让孙承宗转告太子一些恭贺的话,并告诉太子入主东宫不过走出了第一步这样的话,盼他慎行勤学将来成为一位贤明之君。
至于林延潮办成了皇太子之事,赵志皋也是很守信用,上疏向天子要求致仕。
连上三疏后,天子见赵志皋其意甚诚,以密揭询问林延潮的意思。
林延潮却上密揭言不可。
于是赵志皋的辞疏没有通过。
但是赵志皋为了表明态度,也不给天子打招呼,直接搬出京师返回浙江老家。
当时门生们问林延潮要不要索性准许赵志皋辞疏,如此自己能名正言顺地成为首辅了。
林延潮却不肯,仍是保留着赵志皋的位子。
众门生都是无比佩服,人家都是嫌官升得太慢,唯独林延潮则是害怕升得太快,在此唯有感叹一句,我的恩师实在太稳健了。
五月时,已动身返乡的赵志皋进中极殿大学士,加官太子太师正一品。
这是林延潮所提议,赵志皋在任上完成建储之事,并以此职‘致仕’,可谓荣归故里。
赵志皋写信感谢林延潮,在自己回乡的时候,还给了他如此一个名位。
如此赵志皋也算了却心愿。
眼下虽说赵至皋仍居首辅之位,但他已是回乡,实际上林延潮以次辅执首辅之事。
朝参日,四更天。
宫门之前,灯火通明,照得犹如白昼。
官员们大声谈论着。明军在朝鲜两败倭寇,倭人求和,岁贡百万白银。
至于播州之杨应龙连连求和,皆为明廷严词拒绝。
杨应龙绝望之下言‘如今朝廷不容我,只有舍命出綦江,拼着做’。于是杨应龙率众八万攻克血洗綦江,明军五千全军覆没,全城百姓被屠。
这时朝廷用李化龙为湖广,四川,云南贵州总督,合数省之力围剿。明军调派朝鲜之战屡次奇功的刘綎,麻贵为将,从朝鲜行路数千里入播州平叛。
此外朝廷不断拨粮拨银,还以各省一半矿税改作军饷,李化龙从容地从各省调集了二十余万大军进剿播州。
杨应龙连战连败,明军以刘綎部最为骁勇,其鲁密铳已是大规模装备于驻朝明军,并在第二次平倭之战中大显身手,此番又用于杨应龙身上。
于是有了刘挺率五千孤军于娄山关大破杨应龙数万人马之事。
娄山关被刘挺攻破后,播州无险可守,杨应龙退守海龙囤,成为困兽。
娄山关大胜,杨应龙授首,指日可待。
闻此战大胜,朝中大臣无不扬眉吐气。天子龙颜大悦连连下旨嘉奖前线将士,亦赐林延潮步辇入宫。
这几年朝鲜,播州大胜以及建储定心,又加之不少提倡事功的年轻官员被提拔,使得朝堂上下气象有所改变。
年轻的官员们慷慨陈词谈着播州事,谈着建功立业,谈着变法中兴。
不少老成持重的官员们闻言有些皱眉,国家积弊未除,两度出兵令国库空空如也,林延潮所言变法新政口号喊得很响亮,却丝毫未见端倪,张位,赵志皋辞相后,林延潮除了建储之事,对天子一直是言听计从,这样也敢谈中兴大业。
但见御河边,年轻官员与一旁谈着道德文章,朝廷人事的官员显得格格不入。
正在此时,有小吏骑马而至,大声呼道:“次辅官轿就要到了,诸位大人快快引避。”
众官员闻此纷纷熄灭烛火,然后来至御桥边等侯。
但见数十羽骑举着火把在前开路,其余随员仆役浩浩荡荡随轿行来。
八人齐抬大轿内,林延潮正在秉烛批改公文。
写了一半,林延潮搁笔从袖中取出一枚银币,这是学功书院铸的万历新币。
1792年以后,一美元相当于二十四克白银。
而明朝一两白银则为三十七克,一两银子相当于后来的一块五美元,也就是说七银三铜所制的万历银元等价为一块五美元,其中利差就是铸币税。
而之前林延潮给张位的西班牙银币,被称为十字银币。
银币上有十字盾徽,及狮子,城堡等图案,参考可见西班牙国徽中间。自隆庆开关后,这样的银币大量流入广东,福建。
十字银币的做工还是很粗糙的。
到了十七世纪改为机器冲压的银币,这才拉开了差距,这样的银币左右刻上海格立斯银柱,这也被刻在今日西班牙国徽的两侧,故被称为双柱钱。
虽说现在西班牙人还未点出双柱钱的科技。但以十字银币而论,重二十七克,含银二十四克,含银量接近九成,比之万历银币成色胜过不少。
如此万历新币放在国际贸易之中肯定吃亏,不过放在国内还行。
老百姓拿万历银币缴税,官府可以不收火耗,但西班牙银币就不行了,哪怕你成色比我好。
但这也有问题,地方官府收火耗为明里暗里的收入,若朝廷将铸币权收回,此举必遭地方官员阻扰。
此中弊端可以参考历史上的火耗归公,不过林延潮不会立即着手此事。
因为这些都是次要的,林延潮眼下最重要是将日本,朝鲜都纳入明朝的白银贸易体系之内。
倭国的石见银山正值当打之年,年产白银百万两,仅一个石见银山即等于明日贸易总和。
国家用丝绸瓷器茶叶兑换倭国的白银,来促进国内的通商惠工。等到贸易流通之时,七银三铜的弊病自然而然就会显露的清清楚楚,那时再革此陋习。
这也是自己当初与郭正域所云,国家的事放在天下来办的思路。
正当林延潮想着此事时,大轿已至宫门前。
林延潮下轿时,但见百官齐是跪拜行礼,林延潮点点头。
随即宫门开启,林延潮又换乘步辇直入宫中。
早朝之后,林延潮方至阁内。
这时候王衡向林延潮道:“阁老,邹山长来信。”
林延潮点了点头,将政务先推至一边,从王衡手里接过邹元标的信看了一遍不由皱眉。
信中说了什么?
原来邹元标向自己举荐李三才入阁。
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已办近十年。
作为理学正宗的东林书院,这些年也培养了不少读书人。
但东林三巨头邹元标,赵南星,顾宪成而言,未免空怀抱负,却不得不于林下教书。
这日三巨头于桃花树下饮酒联诗。
但见赵南星道:“张新建去位,赵兰溪归乡,眼下朝中阁臣独林侯官,沈四明二人,朝野有增补阁臣之议,听闻林侯官亦在这月内要举荐阁臣了。”
邹元标道:“林侯官这一次倡议建储,可谓有大功于社稷百姓,眼下赵兰溪归乡,他肯提议增补阁臣,不大权独揽,实在是难能可贵。”
赵南星笑道:“若他不提议增补阁臣,那么满朝清议怕也是要批他擅权。”
众人都是笑了笑。
赵南星道:“这一次林侯官入阁,山长为其中奔走出力甚多,眼下也是到了林侯官投桃报李的时候了。”
邹元标道:“诶,我举林侯官入阁乃是出自公心,岂是出于权位之私相授受之意。”
赵南星想了想道:“山长,内阁为政本之地,我们不争岂可拱手让人,如此又何谈正本清源?之前张新建招权示威,排挤清流大臣,此实为前车之鉴,眼下又听说沈四明欲汲引朱山阴入阁,若是我们不推举贤良,恐怕……”
邹元标微微笑了笑道:“梦白言之有理,我也并非迂腐之人,你们二人心底可有什么人选?”
赵南星道:“吾举沈归德。”
邹元标道:“沈归德之清名天下皆知,我当向林侯官举荐之。”
这时候一直不说话的顾宪成出声道:“兰溪、四明木偶也、山阴、新建婴儿而已,吾以为朝中唯足所虑者独侯官一人。”
此话好大的口气,换了旁人肯定惊呆了。
赵志皋,沈一贯,朱赓,张位等内阁宰相顾宪成眼中不过木偶婴儿,在顾宪成眼底唯独所虑唯有林延潮一人。
而顾宪成的身份是什么?
不过是一名教书先生而已。人说山中宰相,顾宪成竟是操控宰相人选,不是比宰相厉害十倍。
“那叔时的意思?”
“眼下之势,沈四明难遏林侯官,内阁不可令一人独大,必然举一人入阁来均衡,吾举淮督李修吾。”
邹元标,赵南星都是看向顾宪成。
赵南星道:“淮督这几年治河确实卓有政绩,而且又诱杀税使陈增,实是我辈中人,但他与林侯官素来不和,推举他入阁,怕林侯官不肯。”
顾宪成正色道:“宰相之位岂可怀授受之私心,唯有凭公心为国举才,林侯官若不肯,即是有私。”
赵南星有些犹豫,但见邹元标道:“叔时之言,吾虽不能完全认同,但也有道理在其中。”
邹元标道:“眼下林侯官门生遍布朝堂,朝野间不知有多少读书人为他发声,长此以往怕是又要出一个张太岳。故而叔时所言举淮督入阁,我实认同。”
“但林侯官肯定多半是不肯的。”
邹元标笑了笑道:“未必,我先不提沈归德,而荐淮督李修吾入阁,我等看一看林侯官之雅量如何?”
Ps:这两章查证吉利大学宋立杰所作论文《理身理国:沈一贯研究》较多。
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圣王一言传之万古,轻加拟改,必陷明主于有过之地,惟皇上俯赐谅察,仍依前定吉期,从俭从简,亦不为失,适足以光扬圣德也。”
李俊不由自主地中从林延潮手中接过封还的圣旨。
但见林延潮将方才草拟的奏本道:“臣等体察圣上之意,早已拟将典礼从简,以为节省钱粮,这是礼部,光禄寺,鸿胪寺草拟奏本,尚未具名,还请公公呈上先行御览。”
百官闻此心底都是激动不已,他们不仅佩服林延潮大胆耿直,居然在此刻封还圣旨。
而且他与沈一贯早就料到了天子会借口钱粮不足的事,让皇太子册封议改期,所以他们事先将一切典礼安排的从简从宜。
李植也是一脸惊愕之余,看向林延潮的目光渐渐也有不同,特别是相较一旁的沈一贯而言。
乾清宫中。
郑贵妃在旁不断以巾帕拭泪,天子也是眉头紧皱,长吁短叹。
田义,陈矩二人则跪在一旁。
这时李俊返回了宫中。
“回禀陛下,林老先生言万死不敢奉诏,诏书封还,这是奏本。”
天子闻言接过奏本看过,但听郑贵妃哭声欲响。
而一旁之人无不有暗喜之意。
天子看完林延潮的奏本,又看了典礼草案,虽说一切从简,节俭用度,但其余无不完备。
见此天子心底未尝不松了一口气,但在郑贵妃面前却是长叹道:“此乃众意,纵使朕乃九五之尊,也不可违背,贵妃你可看到了。”
郑贵妃垂泪不语。
天子走到郑贵妃身旁手抚其背道:“朕虽不能如孝宗皇帝那样只娶一人,但朕答允你此生只钟爱于皇贵妃你一人。”
郑贵妃道:“后宫佳丽三千,臣妾得陛下一语如此,此生夫复何求。陛下心意臣妾已是明了,其余一切皆由陛下定夺好了。”
天子点了点头对田义,陈矩道:“朕收回前旨,再下一道旨意至内阁,言朕意已决,皇太子册封仪如期举行。”
“皇上圣明!”
田义,陈矩等无不叩头言道。
圣旨下达,百官无不长出了一口气,众人无不佩服林延潮在这时候的明断。
皇长子的册立大典如期于十五日在文华殿举行。
是日,皇长子朱常洛身着冕服入文华殿,于百官面前,向天子行大礼并受册受宝。
授宝时本来当由首辅赵志皋转交给太子,但赵志皋因病在家,于是改由次辅林延潮授宝。
谕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时,林延潮亲眼见到皇长子脸上涌过复杂的神色,此中心情实难以言明。
册立大典后,孙承宗,李廷机连夜来至林延潮府上转告了皇太子的谢言,非次辅,孤此生无望为太子,此恩此德此生不忘。
林延潮笑了笑让孙承宗转告太子一些恭贺的话,并告诉太子入主东宫不过走出了第一步这样的话,盼他慎行勤学将来成为一位贤明之君。
至于林延潮办成了皇太子之事,赵志皋也是很守信用,上疏向天子要求致仕。
连上三疏后,天子见赵志皋其意甚诚,以密揭询问林延潮的意思。
林延潮却上密揭言不可。
于是赵志皋的辞疏没有通过。
但是赵志皋为了表明态度,也不给天子打招呼,直接搬出京师返回浙江老家。
当时门生们问林延潮要不要索性准许赵志皋辞疏,如此自己能名正言顺地成为首辅了。
林延潮却不肯,仍是保留着赵志皋的位子。
众门生都是无比佩服,人家都是嫌官升得太慢,唯独林延潮则是害怕升得太快,在此唯有感叹一句,我的恩师实在太稳健了。
五月时,已动身返乡的赵志皋进中极殿大学士,加官太子太师正一品。
这是林延潮所提议,赵志皋在任上完成建储之事,并以此职‘致仕’,可谓荣归故里。
赵志皋写信感谢林延潮,在自己回乡的时候,还给了他如此一个名位。
如此赵志皋也算了却心愿。
眼下虽说赵至皋仍居首辅之位,但他已是回乡,实际上林延潮以次辅执首辅之事。
朝参日,四更天。
宫门之前,灯火通明,照得犹如白昼。
官员们大声谈论着。明军在朝鲜两败倭寇,倭人求和,岁贡百万白银。
至于播州之杨应龙连连求和,皆为明廷严词拒绝。
杨应龙绝望之下言‘如今朝廷不容我,只有舍命出綦江,拼着做’。于是杨应龙率众八万攻克血洗綦江,明军五千全军覆没,全城百姓被屠。
这时朝廷用李化龙为湖广,四川,云南贵州总督,合数省之力围剿。明军调派朝鲜之战屡次奇功的刘綎,麻贵为将,从朝鲜行路数千里入播州平叛。
此外朝廷不断拨粮拨银,还以各省一半矿税改作军饷,李化龙从容地从各省调集了二十余万大军进剿播州。
杨应龙连战连败,明军以刘綎部最为骁勇,其鲁密铳已是大规模装备于驻朝明军,并在第二次平倭之战中大显身手,此番又用于杨应龙身上。
于是有了刘挺率五千孤军于娄山关大破杨应龙数万人马之事。
娄山关被刘挺攻破后,播州无险可守,杨应龙退守海龙囤,成为困兽。
娄山关大胜,杨应龙授首,指日可待。
闻此战大胜,朝中大臣无不扬眉吐气。天子龙颜大悦连连下旨嘉奖前线将士,亦赐林延潮步辇入宫。
这几年朝鲜,播州大胜以及建储定心,又加之不少提倡事功的年轻官员被提拔,使得朝堂上下气象有所改变。
年轻的官员们慷慨陈词谈着播州事,谈着建功立业,谈着变法中兴。
不少老成持重的官员们闻言有些皱眉,国家积弊未除,两度出兵令国库空空如也,林延潮所言变法新政口号喊得很响亮,却丝毫未见端倪,张位,赵志皋辞相后,林延潮除了建储之事,对天子一直是言听计从,这样也敢谈中兴大业。
但见御河边,年轻官员与一旁谈着道德文章,朝廷人事的官员显得格格不入。
正在此时,有小吏骑马而至,大声呼道:“次辅官轿就要到了,诸位大人快快引避。”
众官员闻此纷纷熄灭烛火,然后来至御桥边等侯。
但见数十羽骑举着火把在前开路,其余随员仆役浩浩荡荡随轿行来。
八人齐抬大轿内,林延潮正在秉烛批改公文。
写了一半,林延潮搁笔从袖中取出一枚银币,这是学功书院铸的万历新币。
1792年以后,一美元相当于二十四克白银。
而明朝一两白银则为三十七克,一两银子相当于后来的一块五美元,也就是说七银三铜所制的万历银元等价为一块五美元,其中利差就是铸币税。
而之前林延潮给张位的西班牙银币,被称为十字银币。
银币上有十字盾徽,及狮子,城堡等图案,参考可见西班牙国徽中间。自隆庆开关后,这样的银币大量流入广东,福建。
十字银币的做工还是很粗糙的。
到了十七世纪改为机器冲压的银币,这才拉开了差距,这样的银币左右刻上海格立斯银柱,这也被刻在今日西班牙国徽的两侧,故被称为双柱钱。
虽说现在西班牙人还未点出双柱钱的科技。但以十字银币而论,重二十七克,含银二十四克,含银量接近九成,比之万历银币成色胜过不少。
如此万历新币放在国际贸易之中肯定吃亏,不过放在国内还行。
老百姓拿万历银币缴税,官府可以不收火耗,但西班牙银币就不行了,哪怕你成色比我好。
但这也有问题,地方官府收火耗为明里暗里的收入,若朝廷将铸币权收回,此举必遭地方官员阻扰。
此中弊端可以参考历史上的火耗归公,不过林延潮不会立即着手此事。
因为这些都是次要的,林延潮眼下最重要是将日本,朝鲜都纳入明朝的白银贸易体系之内。
倭国的石见银山正值当打之年,年产白银百万两,仅一个石见银山即等于明日贸易总和。
国家用丝绸瓷器茶叶兑换倭国的白银,来促进国内的通商惠工。等到贸易流通之时,七银三铜的弊病自然而然就会显露的清清楚楚,那时再革此陋习。
这也是自己当初与郭正域所云,国家的事放在天下来办的思路。
正当林延潮想着此事时,大轿已至宫门前。
林延潮下轿时,但见百官齐是跪拜行礼,林延潮点点头。
随即宫门开启,林延潮又换乘步辇直入宫中。
早朝之后,林延潮方至阁内。
这时候王衡向林延潮道:“阁老,邹山长来信。”
林延潮点了点头,将政务先推至一边,从王衡手里接过邹元标的信看了一遍不由皱眉。
信中说了什么?
原来邹元标向自己举荐李三才入阁。
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已办近十年。
作为理学正宗的东林书院,这些年也培养了不少读书人。
但东林三巨头邹元标,赵南星,顾宪成而言,未免空怀抱负,却不得不于林下教书。
这日三巨头于桃花树下饮酒联诗。
但见赵南星道:“张新建去位,赵兰溪归乡,眼下朝中阁臣独林侯官,沈四明二人,朝野有增补阁臣之议,听闻林侯官亦在这月内要举荐阁臣了。”
邹元标道:“林侯官这一次倡议建储,可谓有大功于社稷百姓,眼下赵兰溪归乡,他肯提议增补阁臣,不大权独揽,实在是难能可贵。”
赵南星笑道:“若他不提议增补阁臣,那么满朝清议怕也是要批他擅权。”
众人都是笑了笑。
赵南星道:“这一次林侯官入阁,山长为其中奔走出力甚多,眼下也是到了林侯官投桃报李的时候了。”
邹元标道:“诶,我举林侯官入阁乃是出自公心,岂是出于权位之私相授受之意。”
赵南星想了想道:“山长,内阁为政本之地,我们不争岂可拱手让人,如此又何谈正本清源?之前张新建招权示威,排挤清流大臣,此实为前车之鉴,眼下又听说沈四明欲汲引朱山阴入阁,若是我们不推举贤良,恐怕……”
邹元标微微笑了笑道:“梦白言之有理,我也并非迂腐之人,你们二人心底可有什么人选?”
赵南星道:“吾举沈归德。”
邹元标道:“沈归德之清名天下皆知,我当向林侯官举荐之。”
这时候一直不说话的顾宪成出声道:“兰溪、四明木偶也、山阴、新建婴儿而已,吾以为朝中唯足所虑者独侯官一人。”
此话好大的口气,换了旁人肯定惊呆了。
赵志皋,沈一贯,朱赓,张位等内阁宰相顾宪成眼中不过木偶婴儿,在顾宪成眼底唯独所虑唯有林延潮一人。
而顾宪成的身份是什么?
不过是一名教书先生而已。人说山中宰相,顾宪成竟是操控宰相人选,不是比宰相厉害十倍。
“那叔时的意思?”
“眼下之势,沈四明难遏林侯官,内阁不可令一人独大,必然举一人入阁来均衡,吾举淮督李修吾。”
邹元标,赵南星都是看向顾宪成。
赵南星道:“淮督这几年治河确实卓有政绩,而且又诱杀税使陈增,实是我辈中人,但他与林侯官素来不和,推举他入阁,怕林侯官不肯。”
顾宪成正色道:“宰相之位岂可怀授受之私心,唯有凭公心为国举才,林侯官若不肯,即是有私。”
赵南星有些犹豫,但见邹元标道:“叔时之言,吾虽不能完全认同,但也有道理在其中。”
邹元标道:“眼下林侯官门生遍布朝堂,朝野间不知有多少读书人为他发声,长此以往怕是又要出一个张太岳。故而叔时所言举淮督入阁,我实认同。”
“但林侯官肯定多半是不肯的。”
邹元标笑了笑道:“未必,我先不提沈归德,而荐淮督李修吾入阁,我等看一看林侯官之雅量如何?”
Ps:这两章查证吉利大学宋立杰所作论文《理身理国:沈一贯研究》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