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楼 www.zhuishulou.com,大汉奸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动乱完全结束,那些刘行琮的心腹部将不是被杀,就是被王存收编。
这场只持续了三天的闹剧就这样以极快的速度结束了,除了一开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士兵都在忙着抢掠。
最终王存成功掌控了整个蔡州,将士们也跟着发了一笔大财,算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唯有城中百姓和已经死去的刘行琮倒了大霉。
而此时,王安率领的五千吴军才刚刚到达新蔡,距离蔡州还有一百多里路程。
得知蔡州城中的变故之后,王安除了感叹一声“刘行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外,也没有别的办法。
他的兵力毕竟只有这么点,想要攻城显然是不可能成功的;至于等待后续的李简再发兵前来,只怕那时候梁军的后续军队也到了。
不过到底还是心存着一丝侥幸,所以王安并没有立刻撤军回去,而是暂时驻兵在新蔡城外,想看看还没有新的变故发生。
可惜在几天之后,蔡州城中的局势完全被王存所掌控,并没有出现新的机会。
倒是留守开封的博王朱友文在得知蔡州变乱的消息后,立即就发兵讨伐,可惜后来被朱温派人制止了。
对朱温来说,王存虽然是打着镇压刘行琮暴乱的名义起兵的,不过他的心思到底如何,朱温自然也明白。
但就如同王存所预料的那样,此时朱温若是对蔡州逼迫得太紧,那么蔡州就有可能倒向吴国一方。
所以朱温最终也只能捏着鼻子任命王存为新的蔡州刺史。
到了此时,蔡州局势尘埃落定,吴军也没有了继续入侵的立场,只好撤军回去。
……
蔡州兵乱的消息迅速被传到了金陵,引得朝堂众臣一个个都叹息不已,觉得如此良机却最终功亏一篑,实在有些可惜。
不过在众臣的叹息之中,也有人看到了一些不同之处。
“大王,各位大人,此次蔡州变乱虽然的确可惜,不过诸位也没必要太在意!”郭崇韬捋着下巴上的一小撮胡须,脸带笑意向众人说道。
陈彦谦也向众人大声道:“不错,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一次仅仅是一个高邑之败,就使得蔡州出现动荡,那刘行琮更是有意主动来投。”
“虽然这一次失败了,不过等以后梁国势力更加衰落的时候,肯定会有更多人主动归顺我朝的!”
众臣听了脸色才好了许多。
的确,如今梁国大致上还能维持稳定,再加上朱温还在,梁国自然难以乱起来。
但将来朱温不在了,梁国失去了这位枭雄的带领,其局势必然会更加动荡。
别的不说,杨渥就知道历史上在朱温被其子所弑后,梁国内部为了争夺皇位曾经有一段剧烈动荡的时期。
在这段时期内,晋军固然是趁机大举入侵,一连夺取了大片梁国领地;梁国内部更是人心惶惶。
在梁国与吴国交界的地区,就有不少人主动南投,其中就有一些乃是梁国的地方官员。
所以说这次蔡州之变的确只是一个开始,将来这种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看来对朝中众臣来说,他们虽然看着吴国一日日的兴盛起来,但“中原”这个概念对他们还是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让他们下意识的觉得梁国就应该代表着强盛,以至于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如今梁国的衰微和吴国的强盛啊!”杨渥看着众臣的欣喜神色,心中暗暗想着。
前段时间他的昭容何依依给他生下一个儿子,这也是他的第二个儿子,让整个吴国上下一片欢呼。
当初杨渥虽然已经有了一个长子,而且还是嫡长子,年仅三岁就被册封为王太子。
不过一个儿子毕竟还是不保险,在这个年代,别说是不到十岁的小孩子,就算已经成年的人都随时有可能病亡,光一个儿子若是夭折了怎么办?
所以以前后宫迟迟没有新的子嗣诞生,这让许多大臣心中有些不安。
如今第二个儿子的出生正好让众臣放心不少。
此外,更让杨渥感到高兴的是,他的另一个妃子徐氏,最近也怀了身孕,这就意味着不久之后他将再多一个孩子。
等到这些子嗣一个个长大后,吴国的传承才算彻底稳固下来。
正当杨渥在心中想着心事之时,枢密院副使严可求突然站出来道:
“大王,以前南方各国若是有刺史来投,大王一般都会在留用一段时间后就改为他用。这一点只怕会让那些有意归顺大王的梁国地方刺史等心怀顾虑。所以臣请大王将这一点加以变更!”
杨渥听了顿时有些不悦,“变更?那么严卿打算如何变更?”
“大王可以向那些主动来投之人许诺,若是地方刺史来投,在加入吴国之后他们的职务不发生任何变更,可以继续担任地方刺史,并且他们手中的权利也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一切都按照他们之前在梁国时的来,以安其心!”严可求道。
“那么若是敌方将领来投呢?孤是不是也要按照他们原本的职务给他们安排职位?然后让他们像以前那样目无军纪?”杨渥听了更加不悦,当即提高了声音道。
那些主动来投的敌方刺史或者将军们,一般都带着一些桀骜不训,毕竟他们在原本所处的梁国中都有些极大的权利。
梁国的地方刺史一般都是同时执掌着军权、司法、税收、人事等大权,这与淮南当初军政分离之前是一样的。
若是向这些人保证一切照旧,那么当初杨渥在吴国辛辛苦苦推行的军政分离等一系列的措施,岂不是一切都要被推翻了?
此外,若是向这些外来者开了口子,那么原本吴国的大臣们也要求同样待遇,这样一来整个吴国还不得乱套了。
所以杨渥对于严可求的提议极为不满,不过他更加好奇的是,以严可求的聪明才智,不至于看不到这么做的后果,那么他为什么还会这样提议呢?
想一会儿没有想出严可求的目的,杨渥当即道:“严卿,你要记住,军政分离乃是我国的国策,这一点不可商议!”
“至于说吸引更多人来归顺之事,只要我吴国足够强盛,又何必担心没有人来归顺呢?”
的动乱完全结束,那些刘行琮的心腹部将不是被杀,就是被王存收编。
这场只持续了三天的闹剧就这样以极快的速度结束了,除了一开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士兵都在忙着抢掠。
最终王存成功掌控了整个蔡州,将士们也跟着发了一笔大财,算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唯有城中百姓和已经死去的刘行琮倒了大霉。
而此时,王安率领的五千吴军才刚刚到达新蔡,距离蔡州还有一百多里路程。
得知蔡州城中的变故之后,王安除了感叹一声“刘行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外,也没有别的办法。
他的兵力毕竟只有这么点,想要攻城显然是不可能成功的;至于等待后续的李简再发兵前来,只怕那时候梁军的后续军队也到了。
不过到底还是心存着一丝侥幸,所以王安并没有立刻撤军回去,而是暂时驻兵在新蔡城外,想看看还没有新的变故发生。
可惜在几天之后,蔡州城中的局势完全被王存所掌控,并没有出现新的机会。
倒是留守开封的博王朱友文在得知蔡州变乱的消息后,立即就发兵讨伐,可惜后来被朱温派人制止了。
对朱温来说,王存虽然是打着镇压刘行琮暴乱的名义起兵的,不过他的心思到底如何,朱温自然也明白。
但就如同王存所预料的那样,此时朱温若是对蔡州逼迫得太紧,那么蔡州就有可能倒向吴国一方。
所以朱温最终也只能捏着鼻子任命王存为新的蔡州刺史。
到了此时,蔡州局势尘埃落定,吴军也没有了继续入侵的立场,只好撤军回去。
……
蔡州兵乱的消息迅速被传到了金陵,引得朝堂众臣一个个都叹息不已,觉得如此良机却最终功亏一篑,实在有些可惜。
不过在众臣的叹息之中,也有人看到了一些不同之处。
“大王,各位大人,此次蔡州变乱虽然的确可惜,不过诸位也没必要太在意!”郭崇韬捋着下巴上的一小撮胡须,脸带笑意向众人说道。
陈彦谦也向众人大声道:“不错,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一次仅仅是一个高邑之败,就使得蔡州出现动荡,那刘行琮更是有意主动来投。”
“虽然这一次失败了,不过等以后梁国势力更加衰落的时候,肯定会有更多人主动归顺我朝的!”
众臣听了脸色才好了许多。
的确,如今梁国大致上还能维持稳定,再加上朱温还在,梁国自然难以乱起来。
但将来朱温不在了,梁国失去了这位枭雄的带领,其局势必然会更加动荡。
别的不说,杨渥就知道历史上在朱温被其子所弑后,梁国内部为了争夺皇位曾经有一段剧烈动荡的时期。
在这段时期内,晋军固然是趁机大举入侵,一连夺取了大片梁国领地;梁国内部更是人心惶惶。
在梁国与吴国交界的地区,就有不少人主动南投,其中就有一些乃是梁国的地方官员。
所以说这次蔡州之变的确只是一个开始,将来这种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看来对朝中众臣来说,他们虽然看着吴国一日日的兴盛起来,但“中原”这个概念对他们还是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让他们下意识的觉得梁国就应该代表着强盛,以至于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如今梁国的衰微和吴国的强盛啊!”杨渥看着众臣的欣喜神色,心中暗暗想着。
前段时间他的昭容何依依给他生下一个儿子,这也是他的第二个儿子,让整个吴国上下一片欢呼。
当初杨渥虽然已经有了一个长子,而且还是嫡长子,年仅三岁就被册封为王太子。
不过一个儿子毕竟还是不保险,在这个年代,别说是不到十岁的小孩子,就算已经成年的人都随时有可能病亡,光一个儿子若是夭折了怎么办?
所以以前后宫迟迟没有新的子嗣诞生,这让许多大臣心中有些不安。
如今第二个儿子的出生正好让众臣放心不少。
此外,更让杨渥感到高兴的是,他的另一个妃子徐氏,最近也怀了身孕,这就意味着不久之后他将再多一个孩子。
等到这些子嗣一个个长大后,吴国的传承才算彻底稳固下来。
正当杨渥在心中想着心事之时,枢密院副使严可求突然站出来道:
“大王,以前南方各国若是有刺史来投,大王一般都会在留用一段时间后就改为他用。这一点只怕会让那些有意归顺大王的梁国地方刺史等心怀顾虑。所以臣请大王将这一点加以变更!”
杨渥听了顿时有些不悦,“变更?那么严卿打算如何变更?”
“大王可以向那些主动来投之人许诺,若是地方刺史来投,在加入吴国之后他们的职务不发生任何变更,可以继续担任地方刺史,并且他们手中的权利也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一切都按照他们之前在梁国时的来,以安其心!”严可求道。
“那么若是敌方将领来投呢?孤是不是也要按照他们原本的职务给他们安排职位?然后让他们像以前那样目无军纪?”杨渥听了更加不悦,当即提高了声音道。
那些主动来投的敌方刺史或者将军们,一般都带着一些桀骜不训,毕竟他们在原本所处的梁国中都有些极大的权利。
梁国的地方刺史一般都是同时执掌着军权、司法、税收、人事等大权,这与淮南当初军政分离之前是一样的。
若是向这些人保证一切照旧,那么当初杨渥在吴国辛辛苦苦推行的军政分离等一系列的措施,岂不是一切都要被推翻了?
此外,若是向这些外来者开了口子,那么原本吴国的大臣们也要求同样待遇,这样一来整个吴国还不得乱套了。
所以杨渥对于严可求的提议极为不满,不过他更加好奇的是,以严可求的聪明才智,不至于看不到这么做的后果,那么他为什么还会这样提议呢?
想一会儿没有想出严可求的目的,杨渥当即道:“严卿,你要记住,军政分离乃是我国的国策,这一点不可商议!”
“至于说吸引更多人来归顺之事,只要我吴国足够强盛,又何必担心没有人来归顺呢?”